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教育杂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管河山疆域依旧不完整,台湾也未能统一回归,但总体上中华民族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和谐和完美的融合——一个崭新的新民族已经诞生!

    ——这个新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在这个新的民族内部,尽管还分布着不同的56个部族,这和数千年前的炎黄时期类似,我们不仅有各自部族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国,我们拥有共同的文字语言,我们拥有共同的社会经济生活,我们唯一需要确立的是我们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的信仰!

    中华民族的信仰,这才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那么这个基石什么?

    这就再次回到“教育”的问题上来。历观这七次文明的融合或颤变,我想不难找到我们的问题所在以及找到我们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先看看西方人和中国人是如何做的?这里不谈佛教,虽然佛教信仰很为普遍,但却只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用来治国安邦,在南亚或东南亚比较广泛,印度教也是如此,但这些宗教信仰与中国的道教类似,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恰恰是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战”与“普世”特性,使得西方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冲突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时期——恐怖主义!而中华文明渐进式的潜移默化,与外部文明的扩张和入侵必然也将发生不同形式的冲突。

    1、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是以信仰基督为主的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这种文明的先进性源自于她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的倡导民主和自由的先进思想体系。西方文明的大发展,几乎包围了整个世界。如今唯一与之抗衡的就只有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和主宰,人类是有罪的,必须赎罪和接受上帝的安排。圣经是其最主要的教义经典,政治上倡导民主和自由。

    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徒每年增加长1。12 %,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最初的西方人到了中国,输出的不是西方的文化思想,而是鸦片和殖民统治。

    西方传教士最初是充当西方侵略者的情报组织和先遣队,直到后来才有少数真心传教的教士开始在中国大肆传播西方宗教文化。基督教进入中国几乎是跟随着鸦片和硝烟进入中国的。马可波罗,实际是西方派到中国收集中国人文情报的间谍。也正是马可波罗提供的资料和情报,促使了西方列强制定和发动了入侵中国的计划。

    2、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文明的生命力源自于他的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创传人穆罕默德,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们信奉独一无二的安拉;谴责多神信仰给阿拉伯人带来的愚昧和社会道德的堕落,宣讲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的观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归顺安拉,将在末日审判时遭到惩罚,堕入火狱,归顺安拉者将在后世得到奖赏,进入天园。

    伊斯兰教自创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兰经是其最重要经典,要求信奉安拉和使者,倡导团结和正义,追求和平,所有穆斯林都是兄弟。迫于西方文明的围追堵截,穆斯国家开始在政治上提出“圣战”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全世界穆斯林有10亿人,每年1。76 %增长。

    伊斯兰教先与基督教进驻中国,而且伊斯兰教并非以入侵或掠夺方式带入中国的,而是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冲突交流过程中渐进发展的,因此其信徒在中国的人数和分布范围都非常之多和非常广泛。

    开始中国人更容易与伊斯兰教和平相处,有更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毕竟是属于阿拉伯世界的思想文化,中国人要站起来,必须学西方。对于基督教的接受,那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之后的一种必然选择,这个时刻,西方已经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思想均传播到中国,中国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思想和信仰的主要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

    从中国国共两党的斗争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尖锐的冲突——而在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时就宣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失败。这之前无疑可以视为两种西方文明思想的决战,而这西方马克思与西方基督的决战,在1991年再次宣告彻底失败。而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一种吸纳西方新思想,结合中国实际的“毛泽东思想”诞生了。

    而从长征开始,中国革命才开始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以代表西方文化的国民党政权,正式与代表中华文明的共产党展开了殊死搏杀!战争的的结果,不仅使得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建立了新政权,更是打败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在朝鲜和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也就是思想的力量!——无疑“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信仰力量的源泉。

    只是经历了战乱之后再到建设期间“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力量被逐渐弱化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站在政治的角度看这样的思想发展过程,或许是必要的或正确的。然而当我们站在人文角度看这些思想观点的时候,我们逐渐失去了目标或方向,我们感觉更加空洞或抽象,我们的现实与之竟然是不同的真实!

    3、这个不同的真实便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目前唯一留存的古老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文明、淮河文明、长江文明的大融合——即炎黄之战,后来又在历史中融合了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和山地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文明。而同时一部分少数古代民族在融合过程中也发生了分化或消亡。突厥民族就是中国古民族分化融合过程中遭遇阿拉伯民族思想文化而形成的新民族。

    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发展完成经历了8000年的艰难历程。从原始部族的融合到隋唐帝国的鼎盛,形成了大统一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华文明体系的发展是内部自我渐进式潜移默化地融合、兼容、统一和继承,是持续性的发展。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特有素质。而其它外部文明形式则是以否定断裂的方式取代旧有文明。

    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

    ——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儒家思想家孟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为政者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国家的根本是民众,有了民众,才有一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古文化经典易经开篇的精要。易经被视为中国古文化群经之首,其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哲学思想。这是靠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华民族得以在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

    ——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儒家圣人孔子的社会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和一”追求“中庸和谐”之美。这也是中华文明自隋唐发展完善后再也没有对外扩张的思想根源。后来的成吉思汗发动的征伐,源自于那时蒙古民族还未接受中华文明的思想。后来的忽必烈虽然引进汉文化,但依旧受到排斥,这也注定元朝的必然加速灭亡。

    在这中文化思想影响下的宋、明、清政权,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几乎就没有发动过对外征战。这也正是这种“和为贵”的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中华文明思想文化体系: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百家学派儒学、道学、佛学中外思想文化研究新中华文明思想文化。

    我们已经有少数先辈已经在做或正在做这种学习或研究,然而对于国家或社会来说,投入或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这在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上可窥一斑。

    历史上和现在很多人都试图否定中华文明存在的事实,要么自怨自刈,要么希望中国西化或走西方文明之路。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前车之鉴:一是日本是由中华文明圈中接受西化的国度,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地区,似乎取得了成功;二是前苏联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导致社会主义成为幻影,而中国的社会形态却扑朔迷离。

    有人试图将两千多年前的“百家”都归入中华文明思想体系,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百家实际都是偏颇的。作为现代中国人要做的是将“百家”和“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甚至于“道学”、“佛学”等思想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扬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教条”或“否定”完全否定或全部肯定“儒学”是片面的,对于外部思想文化也是如此。

    4、文明的嬗变

    为何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民族兴衰与存亡的问题。

    统治者在高谈阔论,而执行者在我行我素,至于百姓人家则身似浮萍,由不得自己。西方思想文化却乘机涌入,淹没了中国沧桑历史的积淀,我们来不及思考的时候,也一并卷入了这物欲洪流之中。

    一部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屈辱史。自1840年直今,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掠夺、入侵、围追、堵截从未停息过。一百七十余年来,中华民族付出了多少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直到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出于西方文明的重重包围之中。

    1840年之前的中国,儒家思想也许是代表着人类社会中先进的文化思想,可是西方兴起的现代文明,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国近代史实际就是一部中西文明冲突史。虽然我们在1949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传统文明面临崩溃或瓦解的危机。

    原本属于中华文明圈的日本以及东亚、南亚各国,被西化后,迅速发展成为西方文明围攻中华的桥头堡。

    我们原本也试图象日本一样学习西方,可是西方根本给中过这个机会。西方发动了鸦片战争,日本也发动了侵华战争,美国也扶持亲美势力分裂中国。因此我们不得不一开始就放弃了西方文明,引进了马克思思想,最终赢得了这场长达约200年的文明战争的胜利。但我们依旧在重重包围之中,依旧是灾乱深重,危机四伏。

    中国传统文化自被西方文明入侵开始,从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我们试图在吸纳西方诸元文化的同时,一面坚持自己,最终我们还是被自己否定了——“毛主席万岁”的出现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再次复兴。

    民族文化的根并没又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腐烂,相反在另一层面上赋予了新的生命。邓小平灵活运用了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结合中华文明的特质,终于走上了一条艰难而最终成功的道路。我们吸纳了马克思唯物思想,引进了西方经济制度,结合中国传统政权模式,走上了一条中国特有的道路。

    但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处于混乱时期。随着现代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去世,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的结束。在新的文化形成之前,中国文化将经历一段痛苦黑暗的时期。所幸的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已经开始强大了,这就确保了中华文明再次持续发展成为必然。

    目前的文化现状是,西方文化逐渐被中国年轻一代人接受,而马克思思想却在被遗忘,甚至只是达到政治目的或获取政治资本的手段。中国“西化”与传统的冲突将再一次在民族自我意识中展开。这种自我的否定也许会像“五四运动”一样突然爆发,也许由于政治的原因只能缓慢否定。

    那么我们能够“西化”吗?能够。只是那时我们的民族就不在是中华民族了。我们将被肢解和分裂为若干小国,我们的民族将在自我内耗中最重消亡或融入西方民族之中。

    否则,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呼吁和培养新的中国思想家和哲学家,这需要圣人的再次出现,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诸元西方文化融合,总结或产生出一种全新的中华文明,这种新型的文明,无疑就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文明,那么在中国的逐渐走向强大的过程中,这种文明也必然将文明传播全世界。

    这种文明思想必须考虑社会核心问题诸如“国家与人民”、“统一与民主”、“道德与法制”的统一性。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站起来,经济上的实力是必要的基础,重要的是思想文化上要比别的民族先进。也就是说寻找和创建新的中华文明思想哲学体系,是中华民族否定自我、反思自我、寻找民族未来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紧迫需要。

    说道这里不能不提到毛泽东。毛泽东的思想获得灵魂就是“实事求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无疑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继承了传统中国文化,吸纳了马克思主义,客观地应用到中国革命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毛泽东随即发现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落后与虚伪性,于是他想创立一种新的文化,在没有取得国家稳定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势力之前,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想通过“乱而后治”和“破而后立”达到他老人家的思想目的。

    这场运动注定失败在于没有“治”和“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毛泽东无疑又是这东西文明冲突中牺牲的伟大思想家。

    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源自于邓小平再次领悟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于是我们开始了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但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大趋势,西方文明在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冲突中,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对于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做的是再次深思和反省。完全否定自己和完全西化都是错误的。但我们至今也没明确该如何走下去。茫然中,我们的党国出现了新的思想空白和思想误区——思想的误区和人性的误区!这若处置不好,势必发展成为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

    如今的中国,更是东西方文明冲突最激烈、最敏感的时期,而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传统的,教学的思想文化内容却是非传统的,如此衍生的结果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畸形发展。

    西方人把“西化中国”与“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四代和第五代中国人身上,而西方人又是怎样实现这样的“教育”过程呢?

    西方人的枪炮和鸦片不能征服中国人,那自然就希望通过“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逐渐使得中国人从内骨子里西化了。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为何当年的思想文化冲突如此激烈和惨烈,而现在却是如此和谐,如此温情脉脉?二是西化了未必不是好事呀?

    从中国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就应当清楚地知道,思想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是融合或被融合的关系,直接的结果就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最终的结局就是民族的衰败或消亡。正是因为文明的这种特性,这才决定了人类之间血腥与无情的关系。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还有阿拉伯文明的冲突与相互融合也是必然的。只有最优秀的文明和最先进的文明才能在文明冲突中战胜别的文明,而不被同化或融合。这种过程在一定的经济或政治环境下可以表现为激烈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温和的方式。

    现在很多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要亮一些,以为美国的太阳比中国要可爱一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出国留洋成为“华裔”!这些人很希望中国被西化,甚至希望自己不是中国人。这样的观点,站在某些个人角度无疑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尊严;也不知道那些外国人眼中,这些人是“中国人”么?

    过去的“华裔”大多是被迫出国的,或是被骗被卖到国外去的,这些“华人”、“华裔”大多心怀祖国,怀念家乡,总盼着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怎样的不同心境呢!?

    产生这样不同的思想,要怪还是怪在“教育”问题上。因为我们自己就已经忽视了“教育”的严重问题。

    我们有谁敢或是能去深入研究“教育”问题?

    “教育体制改革”喊了20多年了,却依然没有找到改革的目标或方向,而针对体制中的利益或矛盾,大多视而不见。每当我们要深入时,总是宣扬我们取得的成绩;每当我们要横向比较时,却总看见别人的不足。

    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自己的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更要研究西方诸侯的教育历史和现状,惟有如此方可找到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教育思想。

    我们研究的岂只是教育,思想文化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更须如此。

    我们教什么?我们为何教?我们怎么教?

    学生学什么?学生为何学?学生怎么学?

    在此,奉劝世人莫要再拿“古人”来“开涮”或是“标榜”了。“孔子”个人的是是非非已经不重要,因为“孔子”的名已经走出国门,代表的就是中华文明,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这与孔子本人的“功过是非”不再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直接取别的名字吧,最好取外国名字,或者成为外国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