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分支,林家村里很多老辈人儿想的通透,儿子成家立业就都分了家。这样的小夫妻倒也不难找,虽然离家远一些,但工钱丰厚,供吃供住,怎么看都是肥差。
特别是小媳妇尤其喜欢,远离了公婆和妯娌,少了多少是非。
当然,这话谁也不敢说出口。
总之,除了小先生,其余都安排妥当了。
林大河那里也早早送了书信过去,他赶了两日路,及时送回十七个小子,都是在府城的生意里很得重用的。
一来,这些小子在外一年多,很是想念家人,回来教书一年,不耽误赚钱,还能同家人常见面。二来,他们也愿意把自己所看所学教授给同乡的学童们。
北茅县是故乡,没人嫌弃故乡不好,但也没人否认北茅是个水井这个事实。
他们原本就是水井里的青蛙,跳出去这段时日,见识了广大的天地,花花世界,才知道人生有太多选择。
他们也想要凭借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家乡兄弟走出去。
忙乱了五六日,毕业的学童们都定了方向,除了留下做先生的,大半去了府城,还有一小半去了兴州帮林华。
而几座新学堂,也终于建好了。
上梁,摆酒席,整理瓦砾,试火烧地龙、锅灶和大炕,每一件事都让村里热闹的像过节一般。
因为姚长鸣和吕念各自要照管两座学堂,所以,他们招生的时日分了前后两日。
林护照管的三姓屯学堂,则同林家村的京华堂同日进行。
有五座新学堂分担入学压力,京华堂这里的报考学童,终于少了很多。
林大山同林老爷子和姚老先生商量了一下,也没有再添加什么别处心裁的考试,只是挨个把学童叫到跟前问询几句,诸如识得几个字,家里有什么人,平日做什么活计,甚至是喜欢吃什么点心。
两个老爷子年岁大,识人无数,林大山又惜才,还有娇娇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在偷看等候面试的孩童表现,最后倒也轻松择选出二百个孩童。
这般录取比例,几乎达到了二比一。考上的孩童自然欢喜,没考上的也不灰心,毕竟年年招生,而且又多五座学堂,自家孩子只要不放弃,总有进学堂的一日。
忙碌了三日,学童们都录取好了,小先生们走马上任,新旧学堂都迎来了新生,开始忙而有序的运行起来。
六座学堂几乎涵盖了大半北茅县,加者县城里的私塾学馆,一时间,北茅县好似处处都能听到读书声,为这样的春日,多添了三分生机。
不论男女老少,好似脚步都轻快很多。
春日来了,水田改好了,洒下的稻种也在秧池里冒了芽儿,一切都为丰收做好了准备…
春来耕种忙,秋日稻米香。
若说春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那么秋日就是一年中最欢快的季节了。
眼见用汗水灌溉了一年的稻田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