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送财神

    送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一种风俗,究竟源于何时,我没去考证,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送财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逢正月初一,那些送财神的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衣衫破烂,满面倦容,拄着打狗棍,肩挂帆布包,走进农家小院,便拖声懒洋地唱起来:

    咦——

    远看青山雾沉沉,

    来到主家送财神……

    唱腔有些深沉悠远,却非常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像一块磁石,磁住了人们的心,送财人边唱边移步,徐徐走进门槛——

    左脚进门生贵子,

    右脚进门踩麒麟;

    双双脚儿齐恰进,

    男娃富贵女聪明……

    跨进门槛,踱至香位前,唱腔不断,从帆布包里取出一张身骑白虎,手执金鞭的财神爷郑重地搁在香火上,又逐个参拜神位,主人家照例要敬烟献茶,送财人便念经似地追溯烟酒茶的来源、发展和作用,末了甩下一句:

    送财之人走了后,

    金银财宝滚进门。

    拿着主人家的钱物,在狗吠声和人们的簇拥下,又匆忙走进另外一家小院,唱腔续又响起。送财神接财神,是春节期间一道吉祥古朴的风景。

    那时,人们穷,穷得舔灰,不过大正月的,图个吉利,打发两角钱一把叶子烟或者一碗苞谷籽,迎接一个财神进家,也就寄托了一份希望。不过,当时,两角钱相当于几斤盐巴,很多人家花不起这笔“大额支出”,对送财神的人好像躲避瘟神,便派人外出“侦察”,发现送财人在附近,赶紧关门闭户,躲在屋里,屏息顿气。送财人在外面高扬唱腔,不见动静,遂叹气离开。一天大门要开启关闭好多回。有些送财人掌握了这种心理,便在附近躲起来,蹑手蹑脚“杀回马枪”,只待大门一开,便趁机而入。

    那时,送财人很多,走马灯似的在小村里串,有白发老翁青壮男子,还有妇女儿童。有一年,一位满面憔悴的妇女背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小村送财神,只会唱得“远看青山雾沉沉”等三四句,人们便轰,妇女急忙跪下,磕头作揖,泪流满面:“大爷大娘,行行好吧,我家实在揭不开锅了,看在娃儿的份上,就给几角钱吧……”

    湾头三伯,说财神方圆十里有名,凭着资格老辈份高,小村便成为他的送财“自留地”,要求每家必接,确实贫困的实行“赊销”;家境稍好的,便死乞白赖地唱:“拿钱少,发得小;拿钱多,发得快又多”,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像查户口似的送完村里人家,又背着自家“印刷”的财神爷远走他乡。整个春节,居然要挣十多块钱几索叶子烟。不过,送走财神千万个,自家的日子依然难过:茅草房,土篱笆,炊烟时有时无,家徒四壁,穷困潦倒。那时的小村,笼罩着荒凉的景象。

    财神爷没带来好运,倒是土地下户后,人们勤苦劳动,靠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