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马克思主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济规律本身的问题。21世纪初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正是源自于西方世界对金融资本的放任和无力控制,致使金融资本无序流通,导致美国次房市场首先出现危机,从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多元化经济为我们抵御或预防金融危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又采用了多元化的货币政策,这样西方世界敌视我们也无可奈何。

    对于国内而言,这“剩余价值”和“剥削”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加之福利待遇和工资制度的严重缺失,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各种矛盾日渐尖锐,阶层分化也日渐明显,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冲突异常,社会意识处于混乱之中,而道德伦理的失落,也使得中国腐败和涉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如今我们的经济制度实际进入了自我悖论之中:私有制和公有制在中国并存的情况下,社会政治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均是矛盾的。如今党国吸纳民营私企精英进入领导层和决策层,而实际中国的权贵阶层几乎垄断了中国的经济,那么中国政治上层建筑难免不出问题——腐败涉黑并非是个人因素或偶然因素造成。而历年的打黑除恶,不过是中国历代“治乱”的策略罢了。

    第四、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目的就是要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对于阶级的出现和产生形成及其发展,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且在后来的革命中彻底摧毁了西方殖民体系,建立了无数的民主国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无疑是很正确的,而且依据辩证法的推论和实践,也是正确的。

    只是到了现代,国家思想和民主意识强化和深入,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而且各国政府都已经有了如何消除阶级矛盾的方法,阶级矛盾和对立已经不再明显或突出。尽管世界各国人民贫富差距依旧很大,但都被视为国内经济矛盾问题,而不再是阶级斗争问题。20世纪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东欧社会主义失败和前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尽管还有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还在实行社会主义,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相互对立的关系已经演变为相会学习相互制约的关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可以通过工会和法院得到调节;中国则表现更为复杂一些:既有公有制下的工人与公有制分配之间的矛盾,也有私有制下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然而更多的是由学生、农民、自由职业者和下岗工人组成的“打工族”自由流动,并未能形成一个有共同利益的群体,而只是一种现象。这样条件下的社会矛盾就更显得复杂和多变,但由于中国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问题,在“安居乐业”方面,中国社会矛盾显得要淡漠或麻木的多。

    因此,现代国家,无论中国还是国外,阶级斗争已经过时。但阶级思想却更加泛滥,甚至到了大肆宣扬的地步。而西方世界同时也用其思想文化对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渗透或侵蚀的方式达到控制或演变的目的。相对而言,我们自己都没有自己准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根本谈不上如何影响别人,倒是别人影响我们甚多。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无产阶级运动”失败了。虽然世界范围内的“运动”结束了,但只要这样的国家还存在,那么这种思想或信仰就不算失败。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现在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持阶段,冷战是直接对立,而现在是相互推演。在非洲,社会主义思想仍旧在发展,在印度各个邦国,社会主义思想也在流传,而西方世界的共产党,已经融入西方的政权体制之中。这些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适应新的时代特点,正在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发展着。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愿景和其理论研究的推论结果,必然就是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奠定基础。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揭示其相应的规律,从而推导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而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尽管东欧和前苏联应经失败的,但并不就此认为社会主义是失败的。

    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过去十分明显,现在尽管模糊,但根本差别还是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差别。现在西方吸取了社会主义的优点,对于一些重要的生产了资料也采用公有制;而中国则是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生产资料采用私有制。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容纳的现象出现,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均步入了各自的新时期。

    换一种角度看,过去的暴力革命,或许将被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取代,毕竟我们人类除了“自私”和“贪婪”的本性之外,还有“仁爱”和“无私”的共性。

    接下来的方式,那就是思想革命,当大多数人都接受类似的思想或观点的时候,人类社会走啥样的社会形态,那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现在有部分人怀疑我们国家的性质,那是没有完全领会社会主义的实质。也有人认为我们就是在走资本主义,甚至成为一部分官员腐败的借口,这也是未能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因。更有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国家资本主义,因为从表象上看,和西方的国家经济行为几乎完全相似,而且中国还必须变化适应,以便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确,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经济发生着大融合,我们不能仅凭现象就去定论性质。

    我们现在的国家,实际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吸纳了国外先进文化思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尽管现在还有很多矛盾,但我们的党国已经十分成熟和稳健,也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互动交流,求同存异,共谋福祉,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哲理。

    如今我们倡导国家思想如下:

    ——民为邦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儒家思想家孟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为政者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国家的根本是民众,有了民众,才有一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古文化经典易经开篇的精要。易经被视为中国古文化群经之首,其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哲学思想。正是靠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华民族得以在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

    ——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儒家圣人孔子的社会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和一”追求“中庸和谐”之美。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至于上述五个主要方面是否是真理,这如同回答资本主义是否应该存在一样,还是“实事求是”的心态去认可或面对,这才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源起于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其结果也必然回归于人的本性,而正是为了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换一种视角,无论何种思想或观点,只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追求团结和平与幸福和谐的愿景,那么这样的思想或观点就是好的,也必将获得传承和发展。

    只是想不到的情况是: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对于“人文”或“人性”的愿景,但在其宣传或传播过程中,逐渐忽视了“人性”的因素,而将人误导进入“纯物质性”中,以至于很多人失去了理想和信仰,最终导致了腐败和堕落的必然发生。这是教育的失误,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

    人性,具有物质属性的同时也有精神属性,这是有别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固然有别于动物,那只是表现,而不是本质。

    西方文明倡导的人性,是建立在贪婪和自私基础之上的人性个体观念,在这样的文明背景之下,西方世界的本质就是掠夺和占有。

    中华文明倡导的人性,是建立在民心得失基础之上的社会性思想,在这样的文明环境之下,中国人的本质就是和谐和中庸。

    马克思正是看出西方文明中人性的不足,这才深入到人性的另一面,试图找到“团结和谐”和“无私奉献”的人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殊途同归。

    遗憾的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抛弃或忽略了马克思理论中的人文精神,陷入了“唯物”的泥潭,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不应有的曲折或失败。

    如今,血的历史教训和实践总结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唯有回归于人性本身,重视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发展,真正求得亿万人民的自由和福祉,那样才能证得全人类的自由和未来。

    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现实,而我们要做的是重新认识中国自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邦国之本,明确人文之本,进而改革陈规陋习,兴利除弊,开创崭新的中华文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