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步非烟,闷又来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记得倪匡先生曾给金庸小说下过一句评语:“古今中外,空前绝后”又说:“凡是给金庸写续书的人都是脑袋睡扁了”言下之意,金庸小说所取得艺术成就之高妙已独步一时,凌盖古今。此说虽是见仁见智,然金庸小说艺术之魅力,影响之深远,却是风靡一时,颠倒众生,且际遇之佳,享誉之隆,世所罕见。近闻北大才女步非烟继“革命”之后又谱“新曲”妄言“如果金庸古龙是武侠中的李杜的话,我已经具备了成为陈子昂的资本”笔者看后犹感可笑,余积数年参习还珠、金庸之心得,当此两军交锋之际,誓将闷棍进行到底。

    还是那句老话,文学创作论的是艺术成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想革金庸的命可以,想成为“陈子昂”也可以,拿出比金庸更出色的小说,拿出比“陈子昂”更绝妙的诗句。如果什么也拿不出来,只是一个劲的张牙舞爪,那就让人不敢恭维了。

    纵观中国文学史,乃至武侠小说史,凡为大家者皆有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或开风气之先,或独得塑造人物之秘等等等等,如鲁迅深刻犀利的思想,巴金博学睿智的思考,还珠惊天纬地的才情,金庸融汇贯通的气势。即单以新旧两派武侠而论,还珠才华绝世,融通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义而予以高度艺术化阐示,其包含传统文化之深广,表现生命艺术之哲学,想像力之超妙奇绝,写景咏物之惊艳眩目,那种天河倒悬、汪洋恣肆的笔法,震烁古今,普天之下再无抗手,即此连纯文学亦为之瞠目,则武侠小说足以自傲。宫白羽开创“武打综艺”新风,反讽社会现实,刻化众生百态,文笔幽默冷竣,有血有肉;人物性格鲜明,对白传神,于平淡处见功力,用纯文学改造通俗文学,连鲁迅亦深佩其才,称道不已,古龙更谓之曰“唯一能摆脱还珠影响”、“是为一代宗主”王度庐则融汇武侠和言情小说之妙谛,用新文艺的手法表现英雄儿女可歌可泣、生死两难的悲怆故事,写义慷慨侠烈,血泪交迸;写情缠绵徘恻,哀婉动人,笔调婉约细致、元气淋漓,对于侠义生命的诠释及思想冲突的刻画,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境界,卒将悲剧文学之美表露无遗,而教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低徊不已。当今语文教科书更将其与金庸小说的部分章节列为课外读物。古龙更有言云:“其实我最喜欢的作家不是金庸,不是还珠楼主,而是王度庐。”以上诸位皆以“一代宗主”的身份称雄武侠世界,乃至中国文坛,其对新派武侠小说开山垫基之功实不可没,或说我辈看到的武侠小说皆由于此。而金庸更是此中高手中的高手,大师级的大师。

    金庸小说融合了各家各派的长处,融汇了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西洋文学,乃至五四新文学,博大精深,浩无涯际,其叙事结构之宏大宽广,形象塑造之鲜明独特,审美境界之飘逸绝伦,思想意义之深刻警醒,皆可与任何一位纯文学家,乃至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一较高下,而不遑多让。其小说展现传统文化之精深,放眼古今,也仅有蜀山剑侠传、红楼梦、镜花缘廖廖几部名著可与匹敌。至于其表现人性之深度、厚度、广度,展示社会各阶层生活画卷之五彩缤纷、包罗万象,迄今还未逢敌手,无可匹敌。

    代表金庸小说最高创作成就之一的神雕侠侣写至情至性的师生恋与大侠由偏入正的成长过程,堪成一部百科情书。其中李莫愁为情而发疯,武三通因情而入魔,公孙止与裘千尺夫妇的畸形爱恋,武氏兄弟与郭芙的多角恋爱,爱而不得其所哉的心灵悲伤,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有缘无份,郭靖和黄蓉坚定不渝的情感,杨过和小龙女感天动地的生死爱情,全书紧扣一个“情”字,因情而写,所写皆情。单以情的范畴和所揭示的各个层面来看,可与言情领域乃至古典文学最高巨著红楼梦相媲美。

    天龙八部写芸芸众生“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与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剧。情节似千寻铁链,环环相扣,不可断绝,而神来之笔随处可见。全书在浩翰如海的气势中,悲天悯人的情怀里笼罩着一种佛家的大超脱。主人公乔蜂最后气壮山河的一死,即所谓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即此,与还珠的蜀山剑侠传前后辉映,同臻雄奇壮美之境。由是乃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虽最终未摘得桂冠,乃大长我中华国人志气,为通俗文学放一异彩,放眼中国,有哪位文学家有如此豪情气概,放眼现当代通俗文学界,又有哪位人物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其名响彻云霄,为中华增光添彩。

    至于笑傲江湖写权力令人腐化与政治斗争之残酷无情,早已超越类型文学之极限,影射之广,开掘之深,连纯文学家王蒙、贾平凹辈都触动伤怀,感叹不已,誉金庸为“一代文豪”贾平凹更直言自己从金庸的小说中学到很多创作技巧。鹿鼎记之得益于鲁迅阿q正传,却自出机杼,推陈出新,描绘人性之卑微,写尽官场之黑暗,展现传统文化之精深,反讽社会现实之绝妙,被誉为“金庸小说第一神品”、“浪漫主义文学绝顶之作”可与鲁迅阿q正传、塞万提斯唐吉诃德一争短长;且当与红楼、水浒、三国、西游、金瓶、蜀山同列为古今六大奇书,历千年而不衰,万年而有读者。其实如红楼、聊斋等所谓的古典文学,又有哪一个不是通俗文学?只不过被当下的纯文学吐故纳新,化归己类,此诚可谓中华文学的一大怪现状,一脉相承之“优良传统”分野之说更不知伊于胡底,此真乃咄咄怪事哉!不知还珠蜀山与金庸小说会否遭此命运,吾当试目以待尔!

    有鉴于此,笔者对步女侠所发妄论莫名惊诧,其志虽可嘉,其行却荒谬。更兼世上有太多不识金庸小说奥妙之辈盲从附合,以为其不过雕虫小技,何足予语。此乃门外汉之见,以某数载参习还珠、金庸之心得体会,深感其境界,几可与日月同辉。若然抛开严肃、通俗文学之分野,心中放下傲慢与偏见,还珠和金庸当不弱于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小说艺术大师。

    拳圣王芗斋先生曾有言道:“开砖破石之辈,世人皆以为是特殊奇士,若在真正之拳术通家看来,何值一提。”如步女侠这般“开砖破石”之辈,论及小说艺术之特色,虽有过人之处,但在还珠、金庸小说看来,不啻苍海之一栗,泰山之一壤,又何足抗衡哉?即以阁下自认是代表之作的修罗道看来,尚未走出模仿之境地,学古龙而未得神髓,仿还珠又火候不足,如金庸一般下笔却难以为续,像张爱玲那样行文更欠缺深度,有女性小说的那种柔媚清新,天然美感,悬念设制也颇为奇巧,可惜功力不够,未得大师真髓,仅得了一点皮毛,虽得之于灵活机巧,却失之于沉淀厚重。艺术成就更加有限之至。似此与金庸相较何啻天渊之别?正如放剑纵魂的作者周翔所描述的那样:“看步非烟的月落洞庭,感觉有她成功的一面,文字华丽,至少勉强能让人看下去,不过,看过就忘记了,就不想看了,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华丽的语言、玄幻的场景,我甚至看不出她在写什么。特别是看到小说中动不动就为情而死,我是一边看一边却想笑。”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