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年武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大为恼火,一道圣旨下到云南,令其举家迁往福建漳州,并脱去其身上官袍,使其一夜间被“废为庶人”这身官袍,一直到明成祖朱棣皇帝即位才得以重新穿上。岁月更替,江山易改。公元1425年(仁宗洪熙元年),朱高枳又从朱棣手中执掌了政权,朱木便一家,从此从漳州又被迁往湖南武冈,这一住就住了14代共242年。这悠长的岁月里,岷王朱木便 以万户侯为王邸建造了王府,之后,次子岷恭王又奏设了藩府。公元1550年(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岷康王又筑小王城。之后的岁月,宗脉繁延,朝廷累封郡王,导致王府内大兴土木,筑有诸郡王府二十一座,真可谓宫殿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的一支逃到了长沙的棠坡。2003年3月6日的南方周末报第三版有一整版关于原国务院总理朱容基传奇身世的文章,题为幼失双亲,凄孤童年。“朱容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容基应该算是岷藩第十七孙”

    无论从历史的还是文化的角度,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武冈的古老。同样,无论从历史的还是文化的角度,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武冈的古老。它虽然是一本线装的古籍,但至今却还束之高阁,很少有人发现,更别提拭去它岁月的尘埃翻阅。这委实是古城的遗憾。好在有一天,我终于看见著名作家匡国泰写的武冈推荐书这样一段对古城情有独钟的文字了,他的文字冷峻而凝重:

    “武冈古城是湘西南惟一的一座古城了。

    它还没有瓦解,它还保存着古城原来的气息。我在武冈古城漫步时,感觉拂面而来的,是明朝的风月。

    武冈古城有着东西南北完整的城池结构。它的面积看上去是非常的理想,既不庞大,也不过于小巧。它不奢华,它是一座弥漫着市井风俗的老百姓的城池。它有着特色鲜明的饮食语言,并且体系相当完美;那些城门、街巷、石井和许多过去的手艺,也还依然存在。而一座古城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这是雪峰山脉的恩赐,是神来之笔。

    坐落在湘西南丘陵与雪峰山脉的过渡地带,武冈古城是一方水土的历史与文化的整合。仿佛是一个自然的停顿,又仿佛是一个梦游者的憩园;它的气息,统领着那一方水土。

    武冈古城潜藏着巨大的旅游价值。我知道很多人不会相信我的话,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是我相信,未来会同意我的意见。

    目前的武冈古城,保存还算完好。只要穿城的河流梳理得更清澈一点,只要街巷更干净一点,就非常非常好了。我也相信,会有很多很多人喜欢上这座古城,他们只是还没有来到。他们还不知道。

    我所担心的是,武冈这座古城的价值被继续忽略,从而导致对它的肢解,那么不久,它现存的一切,就会和城外恋恋夕阳一样,消失在青山绿水之外。

    我无法掩饰我的眷恋和惆怅。”

    的确,从古到今,武冈几乎完整地保留和记载着它每个时代的胎印。我最强烈的感受之一就是它的沧桑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这或许正印证了它的古老。但古老的背后,是武冈和武冈人民不得不引以反思的,那就是:古老不仅仅是一种优越和自豪,亦不仅仅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譬如它的旅游价值、文化价值。相反,它的反作用力,却是束缚飞翔的翅膀的绳索——当我们夜郎自大缺乏理智一味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古老”之时,正是我们需要“以史为鉴方知兴替”的重要时刻了。

    行走和流连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探询千百年来先民们留下的每一个艰难的脚印,我们的心中产生了许多文字难以表达的念头。这个念头让我们决定静下心来,去走走,去看看,去读读,去想想,去写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