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段四五冷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马车上的光线昏暗,颠簸中,只有车轴的叽咕声和车缝哗哗的声音,大伙都没有说话。张问的手已经伸进了绣姑的裙中,摸到了她光滑平坦的小腹,向下就是微凸起的小馒头。张问小心地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绣姑的翘臀上,慢慢地拉下她的布裙。两人的呼吸声都沉重而急促,却都没有出声。张问和绣姑无法自控,就当着韩阿妹的面干那事,光线很暗,她看不清,不过她肯定知道张问他们在干什么。

    一开始两人除了呼吸沉重,都比较小心,但是到了后面就难以控制火候了。甚至绣姑到了紧要关头,已经难以自控地出了憋屈的闷哼,其实她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忍耐,但是在那段时间里,绣姑几乎失去了意识,不知身在何处。人的头脑和思维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不是想让自己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绣姑的指甲在车厢壁上抓得嘎吱直响,从喉咙里出的声音带着哭腔,这样的声音绝没有痛苦的信息,相反传达着相反的意义。这个声音是个成年人都能感觉其中包含的感受。实际上他们这样折腾到了天亮。随着天边泛白,光线转明,张问和绣姑终于停止了下来。他们一脸的疲惫,绣姑甚至软得坐都快坐不稳了。她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疲惫。

    绣姑缓过神来之后,不敢去看对面的韩阿妹,她羞红了一张脸,低着头一言不。

    待太阳露出头之后,天地之间明亮起来,张问注意到韩阿妹冰冷的一张脸也全是疲惫,恐怕一夜没合眼。有一对男女在旁边折腾,应该很难睡得着。这女人,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这时马队停了下来,韩阿妹分了部分人马,让绣姑换乘马车改道去杭州。张问不放心地交待了一番,韩阿妹说这条道上她们都有眼线和路子,大可不必担心。

    绣姑自然十分舍不得张问,但是迫不得已要分开,眼泪婆娑。韩阿妹冷冷道:“当此关头,时间紧迫,还婆婆妈妈地作甚?张问,我对你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张问与绣姑分开之后,复上了马车,韩阿妹依然自己跑上来和张问同车,一行人继续向西行进。韩阿妹恼怒地对张问说道:“张问,我看你是一点做大事者的样子都没有,你和叶枫比起来,真是差了一大截!居然为了一个村姑神魂颠倒,她就算救了你的命,你张问还没有办法报答她?犯得着这样”

    韩阿妹滔滔不绝地泄着心中的不满,恐怕她已经把不满憋了很久了。张问见她没完没了,便打断了她的话,突然问了一句不相干的话:“圣姑,你觉得刘邦好,还是项羽好?”

    韩阿妹一语顿塞,一时答不上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见,虽然刘邦是成功者,项羽是失败者,许多人更喜欢项羽一点。韩阿妹又想起了故事里的虞姬。她脸上一红,随即神色却一变,冷笑道:“张大人莫非是想自比西楚霸王?”

    张问笑着摇摇头道:“没那么大的口气。我只是把他们两个人物做个比较而已。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帝国,数百年之后还不是土崩瓦解?我觉得,就算是汉高祖这样的人物,其实也不过是渺小的一人耳,充其量不过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名字一个故事。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圣姑口中的大事又为何事?大事虽重,但我们不过一个凡人而已,没必要为了大事就放弃所有的东西吧?”

    韩阿妹所有所思地沉吟许久,最后依然绷着脸道:“读了几本书,不过就会巧舌堂黄。

    张问看着窗外叹了一气道:“也许是绣姑改变了我?以前我觉得一些东西根本微不足道现在我却觉得那些冷冰冰的大事,不过如此不过是一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你争我夺不择手段。其实所谓的大事,根本不需要搞那么复杂,很简单就是利益阶层,有相同利益的就可以联手在一起,争取更多的好处。”

    “张问”韩阿妹突然叫了一声。

    张问回过头,看向韩阿妹的脸,她皱着眉头,许久都没有下文。张问便问道:“明教准备拉拢哪个阶层的人?”

    “什么?”韩阿妹茫然地看着张问“明教拉拢谁?我们自然是杀贪官,赈饥民,践行天道!”

    张问摇摇头道:“你们总不会一直靠那些饥民吧?圣姑应该也读过书的人,纵观古今,有几次纯粹的农民起义成事了的?都是搅得天下大乱,然后为别人做嫁衣裳。这个问题不搞明白,明教绝没可能成大事,覆亡是迟早的事!”

    可能是张问说得太难听了,韩阿妹一脸怒气道:“明教的成败,岂是你说了算的!”

    张问见她动怒,便闭嘴不言。

    过了一会,韩阿妹缓了口气道:“我并不是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的人,张大人有什么建议,不妨说来听听?”

    张问笑了笑,说道:“我这建议虽然简单,可不是谁都能明白的。我是看在你保护绣姑的份上,才奉送给你们。”

    韩阿妹道:“卖什么关子,那还不快说!”

    张问想了片刻,说道:“其实我这是在帮助敌人,何况现在面临的战争和这些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想太远了也没用,我的建议就是:你们必须找准一个比较强大的阶层,然后相互联合,你们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资助你们人才、军费等等,这样你们才能得到拥护,根基得到巩固。

    比如现在我们大明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捍卫它、为它流血?因为利益同根,拿我来说,我是站在朝廷那边的,因为朝廷给了我地位、给我大片土地、大量好处,能够让我锦衣玉食光宗耀祖,就这么简单。大明朝代表的是大地主,名门豪绅要稳固自己的好处,支持朝廷是明智选择。

    而你们明教呢,除了一帮难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趁乱杀官闹闹腾腾热闹一阵,有什么势力?谁支持你们?现在问题不就出来了,你们连找一个能带兵打仗的主将都没有,更别说大量制定政略、武略的谋士能士。这样的情况,圣姑觉得有多大的作为?”

    韩阿妹眼睛睁得老大,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张问的道理确实很简单,一说就是那么回事,可真不是一般人能看透的。韩阿妹情绪有些激动,她努力平稳着自己情绪问道:“那张大人觉得,我们能拉拢什么人?我们杀了那么多地主豪强,他们能信我们?”

    张问笑道:“这还不简单,沈碧瑶不是和你们关系密切?沈碧瑶是什么人,纯粹的商人啊!你们多拉拢几个沈家,这不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了?除了官商,江浙还有大量的商贾,大明律里对他们的身家性命毫无保障,一旦触犯了官府和豪强,只能任人鱼肉,前朝沈万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聪明的商贾都在花大量的钱财去结交权贵,或者战战兢兢地夹着尾巴做人,绝不会张扬。

    这时候你们手里有兵,敢打敢杀,只要制定出一些保障商贾合法地位的政略,商贾的人心就会完全向你们倾斜。说不定还会暗地里心甘情愿地提供大量人才钱财资助,希望你们夺得天下,让他们抬头做人。人心所向,就是如此,很简单。”

    韩阿妹神色激动,久久不能平息,看着张问道:“张大人,据我所知,你现在回朝廷并不会好过,既然你有如此见识才能,何不留下来帮助我们,共同成就大事?”

    张问摇摇头道:“世事难料,真那么成功人人都造反了。再说我帮你们有什么好处?我说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