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忆往事情有千千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来。

    夜风呼呼,凄厉地掠过乱岗,树林发出萧萧之声,益增荒凉可怖的气氛。

    朱玲叹了一口气,清澈的眼光凝结在手中的太白剑上。白气森森耀眼,却没有半丝血迹,的确是神物利器,可是太不祥了。她痴痴想道:“后天中午又是一条人命。唉,我得赶紧挽救这件惨事。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姓霍或姓郭的人和那大汉有什么怨仇,但我却做错了一件事,大错特错。”

    她立刻动手挖个泥坑,把尸身埋在里面。一面做一面想道:“他说住在莱阳什么东大地方,这就惨了,莱阳地方不小,我上哪儿去找他的家?”

    当她理尸之前,除了把剑鞘解下之外,她只是准备用这柄剑作业信物,并无吞剑之心。

    也曾搜过他的囊中,但只有几锭银两,以及一张纸条。她在火下阅读那纸条,敢情便是霍长青译那宝剑鞘上古篆又留下的。她看完了之后,不禁毛骨惊然。最低限度她已亲眼见到这个得主自刎而死。而且还牵连到他的后代。

    李广是汉代名将,景帝时擢为将军,历守陇西、上谷、雁门、云中、北地、代郡等地,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俱大有斩获。匈奴人畏之,号称为飞将军。然而这位一代赫赫有名的将军,最后还是自杀而死。假如这柄太白剑曾经是他的剑,那就令人不能不信了。

    忽然一个念头掠过她的脑海,使她立刻飘然起来,疾如奔雷逐电般赶回客栈去。她一定要找那个大汉踪迹,然后便可以查出霍长青的地址。只因她推想到霍长青的女儿既要自尽,当然是怕父亲杀不死仇人,反被仇人杀死,然后到他家里凌辱她。故此订下时间限期自尽。

    那么找到他的仇人,岂不是等于找到居址?

    回到客栈,天已将近五更,她急急忙忙搜寻邻房,果然发现房间的后窗,已经毁破。然而室中空空无人,桌上却仍旧摆着一个包袱,显然那大汉并没有回来。她回到自己房中苦等,直到辰时过后,店中客人全都走光,但那房门依然紧闭,那大汉仍没有回来。她这时便焦急得很,直在房中打转。

    她已经计算过,以她白马的速度,若在此刻开始起行,最快也得在明日已时方能到达。

    离正午只有一个时辰剩余,因此她现在非立刻动身不可。假如路上有阻碍的话,不能及时赶到莱阳,一个姑娘的生命便算是葬送在她手中。不过困难的并不在于赶路,却在于她到达莱阳之后,只剩下一个时辰的工夫。偌大的地方,即使肯挨户叫唤,也不中用。何况连人家姓什么干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访查出来。但她纵然面对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却也必须立刻动身,好歹试一下。尽了人事之后,一切唯有付诸天命。

    朱玲终于起程,腰间悬着自己的佩剑,却把那柄太白剑包在一条青布中。蹄声踏踏,在大道上疾驰不已。大道上人来车往,大家都挤在这块土地上,可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却毫不相同。没有人知道这个美貌的少年书生,为了何事而急驰,纵然他们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

    人们的力量和智慧,在命运之前显得那么渺小。虽然是一桩小事,可是在事情未曾来到之前,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将会怎样。直到过后,回想起未,这才惊觉自己有时是多么愚蠢。竟然连这点小道理也看不透。有时却庆幸自己的运气,事情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完成。

    朱玲自知这去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她在悬想那个在家中彷徨等待父亲归来的姑娘,该是多么惊惧地盼望着亲人出现。等待已是极大的苦楚,何况有关生死的等待。她想:“那使换了我,要挨过五日时光,恐怕得苍老二十年。咳,我为什么要多管闲事?”自怨自艾终归没用,她唯有拼命赶路,一面苦思到达以后如何访寻法?

    中午她没有打尖,策马飞驰。她知道这匹神骏的坐骑,大概刚好能够支持这一段长途,再远一些,可就要倒毙了。

    霍长青在莱阳定居时,已改了姓名为郭善,他临死时告诉朱玲真姓名。后来赶快改正,但自知已说不出话来。故此连名字也来不及说,便说出住在莱阳的话。他本来要说明住在东大街最末一间屋子。可是只说到东大两个字,便光是从喉头咯咯连声,已说不出话来。那时光人口迁徙者极少,差不多整条街的人都相识,要是霍长青把改了的姓名郭善说出来,他是个教学夫子,知道他的人很多。以朱玲这种老江湖,不消一个时辰便可以找到,但如今便难料了。

    霍长青的女儿霍明慧自从父亲出去之后,独自守住三具尸首。可怜她一生未见过死人,何况是对她极好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因此她又悲伤又害怕,找幅白布把尸体盖住。自家呆坐了三天,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她忽然走到父亲的卧房中,翻找出一支锋利的长剑,这口剑本是霍长青往昔在武当学艺时自用的好剑。如今因有了太白剑,故此没带出门。她又找了两把镇纸的铜尺,把它缚在剑身上,然后回到自己房中。

    原来她想到自尽的方法。家中没有毒药,不能服毒自杀,悬梁吧,又不十分懂得如何打结,也太费事。用利剑自刎,又怕手腕无力,杀不死自己。于是她想出这方法。她缚一条细绳在屋顶垂下来,下面系住这条已增加重量的利剑。锋快无比的剑尖向下,对正在她的床上面,她有充分的时间任她慢慢校准。到了第五天早晨,她已能准确倒在床上,胸口对正三尺高的剑,只要这条细绳一断,利剑便穿透了她的心房。

    现在离正午只有一柱香的时间,她用瓜果香烛拜祭过母亲弟弟的尸首之后,便回房点燃一支线香,缚在细绵中间,只要点完这支香,父亲尚未回来,那香上的火头恰好把细绳烧断。利剑便掉下来。她已闭上眼睛,因为线香上的火头已烧到细绳处,开始把绳子烧焦了一边。

    朱玲恰当这时,在她的屋门外勒马跳下来。她举头望望天色,已是正午时分,因此细眉一皱,连脸上汗珠也来不及揩拭,便举手推门,霍明慧原先已把门栓紧,但在最后一住香的时候,仅仅把门虚掩着,这样父亲赶回来的话,可以一直冲进来。

    朱玲推门入屋,猛然吓了一跳,因为厅中一幅白在盖着三具尸首。

    她已经撞错了不少人家,挨了很多骂。直到后来,她问到本城有条东大街,于是便来此街一问。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留着三绺长领的郭夫子,且指示说最末一家屋子,便是郭夫子的家。她刚刚赶到,但已是正午时分。

    卧房中的霍明慧已嗅到细绳的焦味,这时已烧毁了三分之二。只剩下那么一点,还吊住那支寒光闪闪的长剑。她似乎听到门声,但她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移动,因为她已陷入半昏迷状态。她只叹了一口气,等死的滋味敢情真不容易。不论是好是坏的一生,要在刹那间了结,的确令人恋恋不舍。

    外面的朱玲停步在白布之前,在那个尸首的脚后,蜡烛已灭,但几住香仍然冒起烟。她弯腰伸手揭起白布,以为自己已来迟了,那霍长青的女儿已经死掉,被白布盖着。眼光到处,三具尸首面目赫然出现,一个是中年妇人,两个是年方十多岁的孩子。她知道霍长青的女儿不可能这么小年纪,因此她又立即以为自己又走错了门户。但无论如何,闯入一间放着三具尸首的屋子里,到底是令人非常骇异之事。

    尸体浑身乌黑,朱玲一望而知乃是白驼派的阴风掌。忽然她醒悟了那使斧的大汉,有些招式是白驼派的拿手本领。不过当时始终没有想到远处回疆的宗派,居然驻足中原。另一个念头电光石火似的掠过心头,便是这三具尸首如何会盖着白布?又如何会有瓜果香烛之类的东西拜祭,不消说定是霍长青未死的女儿所为。

    她旋风似地飞到刚才听到声息的房门,眼光到处,只见一个姑娘闭目躺在床上。她的面庞表现得如此恬静,生像已经睡着或是已经死掉,不过朱玲已见她呼吸时身体的微动,故此知她未死。可是另外一个景象使这位身手卓绝一代的高手也为之呼吸窒息,寸步难移。

    原来就在她露身门口的一刹那,寒光一闪,一支锋利无比的长剑向床上那姑娘的心房直插下去。朱玲乃是受过高度严格训练的人,这刻已非常清楚地判断出自己距离太远,已无法抢救。她掉转脸,不敢观看。

    那姑娘哎地惨叫一声,朱玲像被谁一刀截在心上,全身大大震动一下。她随即听到那姑娘喘息呻吟之声,心中一阵狂喜,忖道:也许那一剑未曾刺入心房,故此没死,这样可能有救。但当她到了床前,不觉摇头叹口气,急忙叫声姑娘,霍明慧眼睛微启,微弱地道:

    “爹您回来啦我”

    朱玲掩面而走,饶她一生杀死过无数人,但这种场面,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白驼派居然把这一家完全弄死,手段之毒辣,使她极为愤怒。而为霍长青一家报仇的责任,也就移到她身上。可是她怎样报仇法呢?她苦笑了,虽然笑貌还是那么美,却非常令人怜悯。

    此刻她的眼光从壁上的太白剑移回来,回望一眼,窗门和房门外依然无人。她坚决地想道:趁这无人之时,还是赶快寻个自尽吧。我把太白剑带在身上,唉,终于得到这个结局。

    假如石哥哥知道我身陷此地,他会不会来救我呢?让我被这个狂傲的家伙凌辱死呢?如今虽然决定一死,心中反而恬然,那柄太白剑只消轻轻一抹,再美丽的玉颈也得中断为二。

    她缓缓抬手摸摸雪白的粉颈,黯然一叹,道:“石哥哥,我虽然化为鬼魂,也会思念你,在暗中保护你。此生此也,我们不会再见了。”

    朱玲下了决心要自杀之后,心中反觉坦然,恩仇爱恨,在撒手尘寰之后,一切归都于消失。她用力支起上半身,然后想挪动双腿。哪知一阵晕眩,竟然不能成功。要知她乃是被当今武林中最厉害的数种奇功之一,峨嵋失传心法三阳功所伤,伤势非同小可。

    不知何时,她已昏昏沉睡。宫天抚又溜入房来,站立在床前良久。朱玲那绝世容貌,有如一块大石掷在平镜也似的湖上,泛起波纹,然后涟漪无数。他觉得很为难,因为他不想爱任何人,为的是他太自负了,以为这世上没有一个女人可以与他匹敌。现在朱玲令他心湖荡漾,这使他觉得太伤自尊心。

    呆立了许久,眼光移到壁上的宝剑,下意识地过去取下来,拔剑观赏。于是发现剑鞘上的古篆。宫天抚文武全才,这些篆字还难不倒他。细读之后,不觉为之失色,付道:“她怎会配带着这么一把不祥的宝剑?哎,她两番昏醒,难道是要支撑起来取剑自刎?这把剑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沉思了一会,便把宝剑带出房去,觅地藏起来。

    朱玲翌日醒来,已不见太白剑踪迹,觅死之念,只好抑制住。过了七、八天,她都没有见过宫天抚。倒是那兰妹妹恢复自由,整日在她房中陪伴服侍她。

    这兰妹妹复姓上官,单名兰,倒也好听得很。她并没有丝毫忧虑不安。据她说也瞧不见那宫天抚,但那全身雪白的人猿通灵得很,凡有所需,只要找那人猿便可。她既没有生命之虞,还有什么可怕?这小姑娘聪明之极,直是兰心惠质,这七、八日光景,也把朱玲服侍得简直离不开她。

    每日的早晨和黄昏,总听到琴音箫声,随着山风送来。每当琴韵或是箫声传来,连上官兰也为之侧耳倾听,面上表情,随着曲调变化。只因多半十分凄惨,因此她们常常相对垂泪。若叫外人瞧见,准会觉得她们既可笑又可悯。

    朱玲虽然绝口不问上官兰关于外面的情形与那神秘莫测的宫天抚,可是她已渐渐忍不住。不时在心中忖想他在干什么?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表现得那么据傲遗世,寂寞孤独地隐居在深山中。

    每日晨昏的曲调,她都听处十分神往。在那一刹那间,她满腔悲绪,都随着乐声抒发出来,灵魂化得像位仙子。因此,一个月过去之后,她每逢早晨黄昏的时候,便不自觉等待乐声从天上飘送下来。

    有—天她忽然惊想道:“我现在常常想到宫天抚,这样对待石哥哥已经属于不贞了。从今以后,我要永远不再想那可恶的家伙。”

    要知朱玲的容颜绝世无双,但当日被宫大抚口口声声骂作丑八怪,是以衔恨甚深。

    又是半个月过去,已经是仲冬时分。朱玲虽然不能用力行动,但已能起床,走到窗边眺望一下。上官兰忙得很,因为朱玲见她对自己一片至诚依恋,便传授她内家心法,着她日夕苦练。

    这天彤云满天,风势甚大,也特别寒冷。朱玲凭窗而望,从那永不凋谢的松柏望出去,只见群峰都戴上白帽子。看见了雪,不由得想起关洛那一带,多少旧事都泛上心头。

    恰在这时,一缕箫声自天而降,朱玲那对美眸中露出悄然之色,轻轻唱道:“到处流浪,命运叫我奔向远方,奔向远方”她的声音渐渐随着箫声高亢起来:“到处流浪,我没有约会,也没有人等我前往”

    箫声忽然中止,一个坚韧的男高音高唱起来,却是续着她方才的歌词唱下去:“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都没来往,活在世间举目无亲,任何人都没来往。好比星辰迷悄在那黑暗天空”

    朱玲一阵震凛,心中但觉异常同情这个俊美高傲的青年。直到如今,他们才算是第一次接触,虽然仅仅用歌声,可是这样却更容易感动,更为深刻和美丽。她掩面而泣,在外面的一丛树影后面一有一对眼睛,正热切地注视着她。这对眼睛现在射出希望的光辉,他明白坚冷如冰山的朱玲,已开始溶解。

    树后那对眼睛悄然离开,回到仙音峰顶上。

    硕大的白猿忧愁地望着他,只因这个把月来,这位小主人老是那么忧愁和暴躁。它懂得琴韵箫声中的意思,因此它十分不安。

    宫大抚安详地坐在石几前,头上恰被一株突兀而生的老松覆往。脚下那块大石,更加惊险,乃是在峰顶一大片石崖斜伸出去的一块,因此脚下云雾弥漫飘浮。偶尔劲风过处,吹穿一条云巷,便可以十分清楚地把峰下景物完全收入眼底。

    他坐了良久,还没有奏琴,人猿在后面低沉地叹息一声。宫天抚蓦然惊觉,但头也不回,伸手扫过古琴。仙音数声,破空而起,万籁登时为之静息。琴韵峥琮,如流泉小瀑般鸣奏下去,巨大的白人猿立即喜心翻倒。敢情在琴声之中,它已听到勃勃的生机,宛如在严冬之中,忽然发现一丝春意。

    在屋子里凭窗听琴的朱玲也十分诧异,她问上官兰道:“兰儿,你可觉得这曲调有点儿不同?”

    上官兰睁大眼睛,道:“如果天天听这种曲调,我听上一生也不烦厌。”

    “真的?这曲调有什么好处?”

    “我我也说不出来,可是心里觉得很舒服,好像什么事情都有希望。”

    “是的。”朱玲忽然凝眸寻思,然后沉重地道:“他已改变了想法,但那是为什么呢?

    难道他要履踏尘世,与别人一样争名夺利?”

    “玲姑姑你说什么?”

    “啊,没有什么,我们别再谈论他。”说到这里,琴音消歇已久,因此窗外萧萧风声及黄昏归鸟的叫声,都清晰地送入屋中。她仿佛听到一点儿声息,但没有注意:“让我告诉你,我的心常常被悲哀的往事占据着,因此我喜欢听到悲哀沉郁的曲调。那样我可以从这些哀伤的旋律中,重温昔年旧梦。但现在我不喜欢再听了,而我们也不要谈及他。我想假如石轩中哥哥知道我老在谈论别的男人,而那男人又是那么英俊潇洒,他一定十分不高兴。你可懂得我的意思?”

    “玲姑姑,我明白但我不喜欢那石叔叔。你长得那么美丽,那一个忍心要你悲伤的,一定十分残忍,所以我不喜欢他。”

    朱玲道:“啊,不,他为人十分善良,只是对我误会了”说到这里,凄幽哀绝的箫声忽然随风送来。朱玲秀眉一皱,喃喃道:“兰儿你说得也有道理,他对我太狠心了。”

    须知那宫天抚的琴音箫声,神妙得能够使人感情随之而转移波动。起先朱玲并不认为上官兰的无心之言是对的,但悲哀刻骨的箫声一起,她马上为之不能理智判断此事的是非。她自怜地想道:“石哥哥对我太残忍了。他纵然恨我,但他尽可以打我骂我,却不能连一点儿解释的余地也不给我啊”宫天抚本来在秦琴之后,便下了峰顶。瞧见朱玲和上官兰站在窗边,便闪过去。心中正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现身相见,抑是仍然保持据傲。忽听朱玲说出石轩中的名字及对他的深情,在寥寥数语中,已流露无遗。当下有如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冷得背脊骨也直冒寒气。

    他狂奔上山顶,就在那块危石上,抽出青玉箫吹奏起来。

    在他的心中,情感波涛冲激排荡着风暴中的海面。他除了失望悲伤之外,还异常痛恨自己为何爱上这个女人。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果曾对朱玲起过不寻常的感情,否则他焉会如此悲伤?这一点令他十分难堪,损伤了他的骄傲和自尊。是以那策声在悲哀之中,又含有自责自恨的味道。

    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眨眼已是残冬。朱玲在山中已住了两个多月。老实说如果不是有宫天抚天天扰乱她的灵性,她真宁愿老死此山。目前却是因为伤势未愈,难以行动,故此无法抉择。上官兰冰雪聪明,资质之高,使人叫绝。朱玲传她所有的内功诀要,她完全领略,而且进步神速。

    朱玲可急于知道自己天天服那紫河丹,究竟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够完全复原?然而两个月来,她仍未曾见过宫天抚一面。虽然从琴箫吹奏声中,她已知道宫天抚又恢复了平静的心境,但她自己反而坠入困扰苦恼之中。

    第一点是她老要想起宫天抚,这使她惭愧得很,姑勿论石轩中对她如何残忍,她都不该老是想起那个男人。

    第二点是她觉得自己真个恨起石轩中来。每当琴箫之声一响,她沉浸在往事中,思前想后,越发觉得石轩中太过绝情,甚至疑惑他已移情别恋。故此在最后那回相见,他抱着易静,不顾而去。

    但在清醒之时,她觉得自己这样恨石轩中十分可怕,她明白自己不过是替自己找个借口,以便忘了他,而另外去爱别人,因此她每次理智地思索此事,便想赶快离开。但因自从她回醒之后,总没见过宫天抚,是以不知几时才能复原。

    她对上官兰道:“兰儿,你去找那姓宫的,问问他我什么时候能够痊愈?但别说是我叫你问的。”上官兰领命出房,但到处找宫天抚不着。虽然她知道宫天抚是住在北院中,但她去了好多趟,总没找到他的人影。故此若不是每日晨昏总听到从云霄飘下来的仙乐的话,她几乎认为宫天抚已离开了仙音峰。

    上官兰幼遭苦难,因此懂的东西很多,已经变得十分成熟。这两个多月来,她得到玄明教嫡传内功心法,身体强健一倍。同时因食物甚好,显得两颊红喷喷的,和刚上仙音峰时真有天壤之别。

    每次她走向北院找寻宫天抚时,便觉得自己忽然变得十分幼稚和无知,因为她想来想去,总想不通朱玲何以命她找宫天抚问这件事,却不说明白是她的主意。玲姑姑是害怕他么?她知道不是。那么是讨厌他?这个兰儿也心知不对。因为一则宫天抚的确长得十分俊美,二则他奏的飘渺仙乐,已足令人忘掉昔日他的残酷而变得喜爱他。这从朱玲最近提起宫天抚时的口气,也可感觉出她并不讨厌他。于是上官兰变得迷惑和混乱,她不懂朱玲何以这样。

    转眼间又过了好几天,这天黄昏,琴声飘散在丛峰上,然后浮动在树林草木间。

    上官兰怯怯问道:“玲姑姑,你为什么嘱咐我别对他说是你想问那件事呢?”她的确憋得太久了,故此话一出口,虽是有点海意,却觉得心头登时轻松无比,有如挪开一块千斤大石。

    朱玲深深看她一眼,锐利澄澈的眼光,似乎想着穿她的内心。

    “那是因为我不愿意他知道我会想起他。”

    上官兰更觉迷惑地眨眨眼睛,悄悄道:“玲姑姑,我不懂。人家一向说我懂事,我也以为自己懂事,但现在我才知道我真蠢。”

    “蠢?不是,你应该不明白才对。当你明白我这种感情的话,那就等于你已历遍酸辛了。我想”她把声音拖长,意味深长地转眼望出窗外,目光投向云雾迷茫的峰顶,继续道:“我想他一定对我改变了观感,故此一味躲避我。”上官兰似懂不懂啊了一声。“当然,我躲避他并非为了改变我的观感,却是为了石哥哥,我不想石哥哥再对我有所误会,纵然他这样对待我”

    琴声宛转,动人心弦,朱玲自怜地流下泪珠。过了好一会,琴声乍歇,上官兰道:“玲姑姑,我老是找不到他,不如爬上峰顶找他可好?”

    朱玲幽幽道:“不必了,我只好耐心些,等我能用上气力走动的话,我便带你下山,流浪到天涯海角。”

    上官兰拿起银脸盆,走出外面的一口井去舀水。忽见并栏边坐着一人,头颅斜斜望着天边彩霞,姿势十分优美潇洒。这人正是老是闻声不见人的宫天抚。上官兰为之大喜,急忙走过去。

    宫天抚没有回头,但上官兰可以从他的微侧的面上,看到一种惆怅遐思的表情。这使得她的少女之心,为之震栗不已。呆呆立在那里,不能动弹。他蓦然侧转头,面上一片冰冷倨傲。上官兰的心为之一沉,这种极端的变化,的确叫人看了难受。

    “宫宫大叔,我玲姑姑的伤势几时才能痊愈呢?”

    他在鼻孔中哼一声,道:“这是你问的还是她叫你问的?”

    “是是我问的”上官兰嗫嚅地回答。

    宫天抚俊眼中射出冷冷的寒光,峻声道:“真是你么?”

    上官兰一阵慌乱,低下头答不出话。心想这宫大叔和玲姑姑一般奇怪,一个叮咛嘱咐不可说是她的主意,一个却钉着追问是谁发问。难道这里面有莫大玄虚,值得如此重视?

    宫天抚一看她的神色,已知她问是假,朱玲问才是真的。心中恚懑地想道:“她这么急着下山,分明视我如尘土。我偏要她不能早下山,等着瞧吧,总有一天她会觉得离开我十分痛苦,但那时候我却要她离开我。”

    上官兰终于没得到他的答复,回报与朱玲。

    第二早晨,琴声在群峦叠中回荡飘扬,朱玲听了,不知是喜是悲。只觉得一霎时心神飘荡,一会儿却甚不自在。听罢琴曲,但觉浑身懒懒慵慵。一问兰儿,她也说是这阕琴曲毫不悦耳,乱糟糟一团,听了直要打瞌睡。

    到了晚上,换作箫声,也是这样一会儿令人心神飘荡,一会儿不大自在。

    一连过了七天,朱玲忽然发觉不对。原来她的身体虽然内部伤势复原许多,但全身关节显得松弛,肌肉也柔软许多,直是功夫散去不少模样。

    她定神思想良久,却因不知那三阳功的妙用,是以终无答案。她决定从今天起,改变作风,再也不将自己困在斗室中,要常常出去散散步。一来可以活动筋骨。二来她觉得宫天抚这个人的身世来历,实在过于神秘。记得当日与他动手,他居然完全懂得武林各大派的精奥招数,并能极纯熟地使用出来。

    这真是件不可思议之事。假定他是偷学的技艺,不会威力这么大,一如各派高手施展一般。但若都是各派传授,武林中不可能发生这等事。故此她出去散步,可以借机观察一下,查查他的身世来历。

    起初几天,她仅仅在她居住的西院附近随便走走。这时她已大概看出虽然柳径榆荫中,风亭水榭,点缀得十分雅致。但可居住的屋子,只有这边东西北三个院落和当中一座大厅。

    全是被绿藤爬满了的石屋,古朴中饶有天趣。东院大概没人居住,北院是宫天抚的居所,西院是朱玲和上官兰所住。现在她又开始疑惑,这一处园林房屋如何能建起来,而又这么幽雅。

    她渐渐被优美雅静的景色吸引住,因此这天独个儿出了西院,出来散步,便向屋后走去。

    经过一个莲池,跨越一道拱形的白石桥。石桥两边是朱红色的栏杆,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朱玲扶着栏杆,俯身凝视着水面上的倒影。抬起玉手轻轻掠鬓,暗喟一声。想道:流水带走了时光,也带走了生命,像我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朱颜冷落,孤芳自赏,唉!不消多久,我便满头白发,青春永逝想到这里,不禁低吟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万种幽怨,无限苍凉,都袭上心头。这一刹那,她多么希望有个人陪她谈谈话,哪怕是宫天抚,她也欢迎。蓦地一阵晕眩,原来她俯视溪水太久,此时觉得自己好像要掉下溪中似的。她苦笑一下,明知自己赶紧直起腰,便可以没事,但她却偏偏不动,心道:“掉下去淹死了更痛快,我活着干什么呢?”腰肢一软,果真头重脚轻,直栽下水去。蓦地人影一闪,一只手臂拦腰抱住朱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