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龙的传人做什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日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上海外国语大学某教授领衔,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考虑到“龙”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招致别有用心的歪曲,这位教授建议中国形象可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据悉课题若完成,所塑造的中国新的形象,很有可能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消息一出,引起博友极大的关注。

    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消息,能不关注吗?

    龙,是中国人想像的一种动物。它是一个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臆造神物。它可以上天入海,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惩恶,也可以扬善。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也因此,中国人自然而然的被称为龙的传人。现在我们竟因为中国的龙容易让西方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就要去改变,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果我们稍作联想,就会觉得这个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试想,西方国家的民族是以白色人种为主的。过去白色人种称自己是高等民族,因而才对其他有色人种进行种族歧视(这种现象现在也还没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彻底根除)。如果其他肤色的人种为了满足白色人种的意愿,是否就要进行自我种族灭绝,或者迎合白色人种的好恶,黑色人种或我们这些黄色人种就去更换自己的肤色呢?如果西方人认为他们的蓝眼珠是最好的,我们这些褐色眼珠的人是不是都得去染成蓝色的呢?

    西方的一些人之所以对中国的龙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联想,那是他们仍然自认为是高等民族,因而不愿了解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愿了解我们的文化,不愿承认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民族。这是那些少数西方人狭隘认知境界的表现,对这种行为我们不是努力的给予鞭挞,反而去迎合它,这合适吗?

    要我说,中国龙,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中国近一百多年里受尽了西方列强包括亚洲近邻小日本的欺侮,现在我们刚刚站起来,刚刚挺直了腰杆做人,为什么还念念不忘继续被奴役?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西方人习惯我们的文化、理解中国龙的真正含义,而不惜牺牲民族感情,一味委曲求全满足西方人的文化需要?说到底,这恐怕还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一种献媚西方的做法。一个不自信的民族,又有何面目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们什么都以外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我总想不明白,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什么不以中国人的价值观评价自己,总要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总要按西方人的好恶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民族文化、自己的民族传统、自己的民族感情来迎合人家的口味。

    我们常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世界之所以丰富多采,就是因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有着千差万别。我们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随波逐流,一味地迎合别人的胃口,只要我们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别人,就没必要非得满足人家的习惯不可。

    有时候我就胡思乱想,难怪现在一些人拼命提高英语的地位,骨子里恐怕就是看不起自己的民族,看不起自己的文化,看不起自己的语言,看不起自己的历史!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精神符号,是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令我们激动,令我们自豪。龙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文化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龙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如果否认龙的形象,就是否认中华民族文化。

    为了不使中华民族被异化,我们不能任一些人胡说八道。

    我们不做龙的传人难道去做小绵羊的传人不成?或许,这正是少数西方人的愿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