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何老汉哈哈哈哈的笑,乐的嘴都合不拢。他特意带了些碗来女儿家,就为了向周青峰炫耀自己赚钱的法子。
“我跟几家亲戚谈好了,货赊给他们卖,回头折算各种菜给我就行。他们都乐意赚这个钱。除了这些碗,我还拉回来好些东西,都是平常各家各户用得上的,价钱都便宜。”
周青峰拿着手里的破碗,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后的‘并夕夕’。城市里的居民嘲笑廉价电商靠低价销售劣质产品,却不知道没有话语权的农村一直存在大量消费需求。
谁能满足这个需求,谁就能赚到钱。因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只要掌握其中很小的市场份额都能发财。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需要周青峰插手了。南头乡的几个村子很快就知道何家在天阳市有关系,能弄到相当便宜的工业产品。价钱相当于供销社同类商品售价打折再骨折。
都是乡里乡亲的,消息传播的极其迅速。一开始只是何家的亲戚在帮忙销售,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农民们不想让何家亲戚赚中间价,主动挑着自家出产来换购。
何老头既欢喜又焦急,他家愣是变成了个小集市,每天家门口都熙熙攘攘的。他的亲戚也不用主动去推销,待在他家当售货员就好了。
城里纺织厂生产的劣质毛巾,洗两下就掉色掉毛,但只要三毛一条。各村农户不必跑老远去乡里,直接把菜挑到何家就可以换到——乡里供销社卖的也是这种劣质品,还贵的要死。
好几个村的蔬菜供应能力比周青峰的龙粪田还大,何老汉租的两条船很快不够用。他不得不继续租更多的船,雇上几个人来开船运货,甚至要在菜市码头那边租个仓库进行存放。
没过几天,老何家发达的消息就漫天乱飞。人人都觉着何老头肯定走通了市里什么当官的门路,否则怎么突然就如此厉害?
对于市里那家机械厂便是奇迹出现,厂里的职工突然就发现自家仓库里惹人嫌的破烂货居然在慢慢清空。过去这些东西压根没人要,现在居然能还回来不少日常生活物资。
厂里的党委高度重视这事,连夜开会研究决定——赶紧的,把仓库里那些烂货全部卖掉。亏钱都在其次,活命最重要。
为了讨好何老头这个重量级‘客户’,机械厂都要把他当大爷般供起来——厂里把周青峰那六吨多花生全包了,后面两个月的出产也包了。拿到花生,他们还高兴的要死。
毕竟花生可以吃可以卖,至不济还能榨油。这属于畅销的生活必需品。仓库里的肥皂可啃不了,耗子都不吃。
机械厂自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干脆让职工帮何老头卖菜算了——如今何老头运输的船从一艘变两艘,两艘变四艘。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运输。
天阳城区人口好歹几十万了,消化几个村的农产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政府已经开始搞‘菜篮子工程’,就是因为城里居民数量快速增加,农产品产量跟不上。
很多年后,天阳市某机械厂的老职工都笑谈,说当年厂子都要倒闭了,救活自家的办法压根不是什么技术创新,更不是体制改革,是全厂上下跑去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