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 致敬大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门峡之后,河南陕西两省地界交接处,是太行山余脉。这里的山山势比较平缓,山头也不是很高,但是多啊。

    于是清末民初规划的这条铁路又开始了它的蛇形大fa。

    说实话,苏白衣刚刚看到时候,内心深处充满了鄙视:这也叫铁路?修得弯弯曲曲,这要多费多少人工,这要多绕多少路呢?

    这种铁路注定一辈子也不可能提速到八十公里每小时以上吧!

    看着,笑着,笑着,鄙视着!

    清末的人,还是太弱了啊!

    咦?

    不对!

    苏白衣的脸上瞬间狐疑起来。

    这陇海铁路线,从洛阳开始就沿着洛水北岸走,一路从洛阳向西蜿蜒曲折的延伸,从洛阳到新安,从新安道义马,从义马到观影堂镇,而后便入了三门峡。

    可不对啊!

    洛水呢?

    什么时候过的洛水?

    这铁路从郑县一直到三门峡,不可能不过洛水啊?

    可如果过了洛水我怎么没有任何印象呢?

    因为洛水太宽了,不说最宽阔,一般的地方也有四五百米宽吧,即便是稍微狭窄一些的地方,应该也有三百米以上。

    在清末的时候想要建造这么大一坐桥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可如果不穿过洛水,怎么从郑县到达洛阳呢?

    三段一大摞平面图纸翻遍,他也没找到答案。

    苏白衣脸色凝重的开始逆向寻找,从洛阳往前翻,一册一册,也不知道翻了几册,当看到巩县西侧一条小小的过河小桥之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找到了,这就是洛水!

    陇海铁路从郑州到洛阳,本来直接从巩县南部走一路向西就可以直达洛阳,不但线形优美而且会省下来不少时间,可为何偏偏要稍微往北绕一下走巩县?

    原来如此!

    只有在巩县这个地方,才能完美的穿过洛水然后使整条铁路过度到洛水北岸,否则必然要过数百米宽的大河!

    真是煞费苦心的设计啊。

    苏白衣深吸一口气,带着不同的心境再次将目光落在陇海铁路的设计线上来,这次看到的不是鄙夷,不是嘲讽,而是震惊。

    清末的这条老陇海,在那个没有技术造大桥、凿大隧道的年代,在那个没有航拍所有地形全靠人力寻找的年代,它却依靠巧妙的设计,在巩县以西完美的穿过洛水,然后过了洛阳之后向西盘旋延绵,磁涧镇、新安县、义马、渑池、观音堂,一路穿山夺涧,如同万山丛中的一条小径,一路匍匐前行,他完美的避开了洛水,小心翼翼的接近黄河,和这条中华大地上的母亲河并肩前行,从茫茫太行余脉间绕出了一条生命之线。

    它或许绕了许多路,或许不符合现在的设计标准,但它以最简单最理想的方式超越了最不可能的技术条件,直通东西,贯连豫陕。

    出了河南,依旧是艰难的匍匐前行,越过潼关、穿越华阴、逼近渭南,最后终于收线于西安府。

    苏白衣的眼神变了,他看到的不是幼稚和可笑,是让人尊敬的孜孜以求的大匠精神。

    因为就是这个选址,就是这条线,直到多年后的新世纪,郑西高铁还在沿用。

    苏白衣深吸一口气,默默的朝那个时候的设计这条道路的大匠致敬。不管你是法国人、比利时人、还是中国人?

    “真是幸运啊!”苏白衣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这条老陇海,想要在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太行、嵩山两大名山中穿过,真不知要修几座大桥,开几条隧道!”

    苏白衣默默的将三段平面图合上,然后一册册的整理好放在一起,陷入了沉思中。

    即便这么高明的设计手段,即便是绕了这么多路,老陇海仍旧不能避开所有的山包,隧道还是要开。

    总共需要开凿大约八条隧道。

    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不过好消息是,都是极短的隧道,最长的也不过三百多米。

    “清末能开出来,我就不信我开不出来!”苏白衣拍了拍桌子,自信满满。

    大不了,拖两年工期而已。

    正在这个时候,楚仑、黄恒带着三十多个面容黝黑的学子从外面进来,行过礼之后各自站在会议桌的周围,满脸崇拜恭敬的看着苏白衣。

    这些学子,应该是整个榆院最专业的测量工程师了,不但之前榆院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后来的玻璃作坊、纺织厂、江边的铁匠铺、钢铁作坊,还有正在进行建筑的钢铁生产大车间,全都是他们搞的测量定位。

    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测量,还在陇海铁路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