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千问便去了念禧宫,太后娘娘早在宫中焦急等候,娘儿俩见了面之后自是另有一番欣喜。尤其是太后娘娘,经历了诸多事件之后终于守得日出见明月,心中的欢喜无法言语,只希望跟千问好好分享。
而平王宜臼则将千问的两个建议听在了耳中,当即就命令下去做好准备。
千问本就是政治方面极为敏锐的天才,这一天下来自己虽然做了封赏,但真正关键问题还在千问所说的两件事上。因此当夜的庆祝宴会也成了平王宜臼重点解决两件事情的绝佳场所。
一则安排部署了大量的兵马进行训练戒备,同时安插探子前往犬戎国境周边探查消息。二则重新强调了烽火的重要性,极为严肃的将此话题公布下去!
众位王公大臣内心警惕,终于在宜臼身上看到了天下共主的威严气度!同时也不敢再小瞧他,发现这位天子真的是一位心思细密的明君,在登基的第一天,甚至是众人欢庆的宴会场所都能够把最最关键的事情交代清楚,因此大多数官员对大周未来的天下格局还是极为乐观欣喜的。
当夜就在民间有诗歌传出,赞颂新天子英武圣明。
诗曰——
百官此日逢恩主,
万姓今朝喜太平。
自是累朝功德厚,
山河再整望中兴。
一夜无话。千问自然是留在了念禧宫陪太后娘娘聊天过夜。而平王宜臼宴会完毕回宫之后,仍旧与申侯等人商议了大半夜,才草草就在御书房和衣而睡,勉强对付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文武百官再次前来谢恩!
自今日起就开始各赴其职,争取尽快将秩序恢复稳定。
平王宜臼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卫武公为司徒,听从了千问的建议封郑伯掘突为卿士,留在朝廷当中与小周公太宰咺一同成为辅政大臣。
而原本呼声最高的申侯则功成身退,理由也很充分:申国与犬戎相邻最近,倘若那犬戎依旧贼心不死,申国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的!既然自己的大女婿留了下来,他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更重要的是自己女儿女婿是天子与未来皇后,他这个做父亲的更应该镇守边疆,永葆大周和平安定。
平王宜臼内心感动,再三挽留没有成功,恭敬的亲自相送,直送出了几十里才满带惆怅的回来。
此时晋侯也来辞行,理由也是差不多的。毕竟晋国一定程度上也与犬戎接壤,如果对方不从申国捣乱,那么一定会惊动晋国的防御,有他与申侯两相夹击,料来那犬戎也翻不起太大的风浪。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与千问大婚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但是满眼里看到都是残垣断壁和烧毁废弃的房屋,平王宜臼总是无法提起精神。
每每有人提起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