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缺弧线形工件中心线的求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又转到人民南路的新华书店。那里比图书馆好一些,有初中的数学代数书卖。还是没有几何方面的教科书。还有一些机械制图方面的书籍。我翻阅了一下,这书上只讲了如何画图。如何在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把工件画出来。但它不讲具体的数据来源和理论计算的方法。

    晚上回到家里,我把大弟弟读高中时曾经用过的数学教科书,从床底下全都翻腾出来,拍掉书上的灰尘。亟不可待地翻开解析几何和平面几何,照搬书本上的图形,运用解析几何的有关基本定律、平面几何的基本划法,经过反复举例求证之后,在确信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了我第二天那个铸铁残件模型制作的基本思路。

    第二天早上,一进模型房,我就坐在工作台前,开始思考着这个铸铁残件的模型结构尺寸,先用左手把这块残缺的铸铁工件摆放在放样图板上,沿着残缺铁件的外沿弧线,任意画出两段外圆的弧线,在每段弧线都任意划出下弦的直线段,再用圆规画法,分别求出这两段直线玄长线段的上下中心点,再把这两组上下中心点分别连线,得出两组垂直平分线,这两组垂直平分线在此处必然相交与一个交点,而且只能相较于一个焦点。从这个焦点到外沿弧线上的任何一点,它们的距离都相一致。这个直线线段的距离完全相等。那么这个焦点必然是这个圆的中心点,根据解析几何的定律、平面几何的基本原理,从中心点到其外沿的任意方向的距离都相等,所得到的图形从理论上讲,必然是圆形。

    经过理论的反复推理验证与实际画图的实际测量验证。通过理论求证计算的结果与沿着圆弧方向,一节一点儿地挪动的描画方法,两种方法相比较,中心直径误差在3厘米左右。

    根据理论求证,与实际测量。两个方案进行比较以后,我得出了该铸铁残件的最外圆半径。并以此为推理技术,拿出一个图板,在图班上把这个铸铁残件的尺寸实际放样。样放完以后,我请工段长杨师傅对我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复查。杨师傅认真地反复推算后。同意了我的放样结果。

    既然杨师傅已经同意了我的计算结果。以后做模型的过程就是老生常谈了。下料,刨木板,划线。切削木料。拧木螺丝,安装木制模型。

    于是我很快就按该工件的材质等工艺流程要求,完成了模型制作。车间的刘技术员经过核查检验合格。并根据我制作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数据反推理,重新划出工艺设计图纸。并转入了下一道生产工序。

    为了总结经验,我把用那块儿实物连接拼凑得出的圆弧半径,和用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圆半径做了比较,两个圆弧半径相差近12毫米。

    当天下午,车间的劳动工资人事管理员告诉我们:“你们的学徒津贴调整到每个月二十二块五角了。”

    从这件事情上,我感到体会最深的就是:模型工,的确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个模型工,不仅要能看懂图纸,更重要的还要掌握各种文化知识,了解很多蓝图以外的专业技术。把它们变成有机的数据整体系统,运用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生产任务。

    就凭着我原来上初中,在课堂上所学的那点文化基础,要当好木模工,是根本不可能的。俗话常说:“干到老,学到老。”没有哪个敢说“他的技术到了顶峰,可以不再学了。”在当木模工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各方面,特别是数学和几何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的缺乏。当初那会儿,要不是翻到了我弟弟的数学教科书,我肯定无论如何最终也不敢,确定这个残缺工件的外圆弧直径。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对几何课有着浓厚的兴趣,数学课是几何课的基础。有了初中的数学课和几何课的常识。再加上在建筑工地,学过几天识图课。我的机械识图的能力要比其他学徒工快一些。同样的蓝图。大家一块儿领到图纸,当别人在看图的时候,我已经在放样了,别人开始放养的时候,我已经在下料了。当别人在下料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动手具体做模型了。另外我还经常自己做一些辅助工具。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快了模型制作的进度。

    请看下一节《一次团支部扩大会议的激烈争论》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