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庙道真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施,最终覆灭以后,根据民国北洋政府和清王朝的协定,清朝陵墓全部由满族人驻守。

    但随着天下大乱,盗贼横行,满族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守灵的满族人,开始和匪盗勾结,大肆出卖地面陵墓上的珍宝。

    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

    甚至连东陵陵树都遭到盗卖,上百年树龄的仪树和海树被盗伐一空,昔日群松蔽日、苍翠郁郁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了。

    什么是仪树,什么是海树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就是这些东陵里面的普通树木,也是价值不菲。

    在清朝,每建完一座陵寝,都要在陵寝周围和神道两旁,栽植大量的松树,这些树不仅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遮挡风沙的作用。

    而且还有突出皇陵威严,强化神秘气氛的作用,当然,最大的作用还是用来防盗,环境复杂了,修建在这里的陵墓自然就不太容易被人发现盗掘。

    所以,清东陵从孝陵起,到清朝灭亡,在二百多年间,在陵区之内形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浩瀚森林。

    据当地老人讲,最粗的树两个人合抱不过来,这些树有仪树,海树之分.

    所谓仪树,就是凡栽在陵院内,砂山,后宝山以及神道两旁的树,都叫仪树。

    这些树成排成行,整齐有序,高低大小也基本一致,如同排列在大道两旁的仪仗队一样,所以叫仪树,尤其是各陵神道两旁的仪树最为壮观。

    孝陵神道每侧10行,其他陵为9行,各陵仪树在清朝都有准确记载,清东陵到光绪年间共有仪树169500棵.

    海树是仪树之外的树,既不分行,也不成排,如同原始森林一样,陵区之内多数是海树。

    海树初由人工栽植,后来自行滋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放眼望去一片树海,海树之名由此而来。

    海树到底有多少,没有准确记载。

    在清朝,国家对皇陵的仪树和海树严加保护,每年树木回干多少,补栽多少,成活多少,陵寝大臣都要向皇帝奏报。

    如因陵寝工程需要砍伐一些仪树,海树,也要提前向皇帝奏请,砍伐日期由钦天监选择。

    对于私进陵区,砍伐或烧毁树株的人,给予严厉处罚,对失职的护陵官员,给予降调,革职的处罚,甚至杀头.

    两百多年来,清王朝精心栽培起来的数以百万株的仪树,海树,在1925年左右,被直军,奉军砍伐殆尽,是一望无垠的树海变成了空荡荡的田野。

    建国后,成立了东陵林场和文保所,大力植树,才使东陵重新披上了绿装.

    溥仪对此也相当了解,但一个过气皇帝无法控制这些所谓的大清子民,只得作罢。

    所以,有了这些仪树和海树的保护,就算是驻守东陵的满人官员,都不可能挖开任何一座陵墓。

    在那个年代,匪盗多次勾结满族首领人员,偷偷侵入清东陵。

    到了孙殿英1927年盗墓之前,也不过是东陵地面上的所有珍宝,被盗窃一空。

    清东陵地宫在设计时就考虑盗墓问题,它有着完善的防御能力,普通满族守灵官兵和土匪强盗,绝对没有这个本事挖开地宫。

    只有其中一股强盗的运气很好,他们无意中找到一个入口,随即潜入盗掘了其中一个地宫。

    那是惠妃陵,也就是这伙人盗了惠妃陵,殉葬珠宝被洗劫一空,惠妃尸身弃置棺外。

    所以在孙殿英盗墓之前,清东陵地宫大体保存完整,殉葬的珍宝也大都埋在地下。

    当时将贪婪的目光盯在清东陵的各种力量众多,包括北洋军阀,地方军阀,外国佬,盗墓集团,土匪强盗,满族守灵大臣。

    遗憾的是有实力盗墓的人,比如军阀,老外所谓科考队,都畏惧国际法和全国舆论,不敢公然做这种事情。

    而土匪强盗,普通盗墓集团之流虽然有心想做,但却没这个能力。

    没想到,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个人就是孙殿英,而孙殿英之所以能够顺利盗掘了东陵里面的两座陵墓,也不是必然的。

    这一点从韩孔雀手中的庙道真言之中,就能够看出端倪,这本书出现在这里,应该是孙殿英留下的,从庙道这两个字上来看,应该是出自庙道会这个组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