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BOOK.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汗,上传两个多星期总共收了四百多推荐,一星期才增加了两百推荐,不过我已经说了,增加两百加更一章,这样的承诺伤不起,以后每天增加两百加更一章,无上限,要是再一星期增加两百推荐,就不加更了,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
“既然小韩你入了这一行,那我可要请你帮忙了,这次我从家里带来了一件宝贝,正好请你鉴定一下,你放心,我知道规矩,鉴定费三千,我一分不会少给,只要你给我个准话就行。”孟光涛说完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他的房间跟陈青一家挨着,只是转眼间,他就从房间里提溜出来一个方便袋,黑色的方便袋里面有一团报纸,打开里面有些塑料泡沫,清除塑料泡沫,里面露出一个黄色的小碗。
本来韩孔雀是不想给人鉴定的,毕竟他又不是出名的专家学者,虽然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眼力,但他的认知,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古玩界很多人的认同。
这样给别人鉴定东西,如果鉴定出来是真东西还好,如果是赝品,那就不好说了,甚至有人翻脸不认人,直接说你胡说。
这样的事情韩孔雀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有过几次经验之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就不做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看准东西之后,让古烈给他买下。
虽然韩孔雀打定主意不给人鉴定,但老孟根本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这摆在他眼前的黄色花卉小碗,很快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看到韩孔雀的神情变化,孟光涛得意的笑了,他就知道,进了这一行,就不可能不喜欢这只小碗。
“这是黄地法兰彩花卉小碗!”韩孔雀有点惊叹的看着这只漂亮的小碗。
碗很新,花很艳,整个明黄色的小碗,只是看一眼就给人一种高贵端庄的感觉,也只是这一眼,韩孔雀就知道,这是一只制造工艺很精湛的艺术品。
这样的工艺,肯定不是普通人能够制造出来的,珐琅彩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仿造出来的。
珐琅彩瓷器是我国彩绘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是我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烧造数量少而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异常珍贵。
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而成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
珐琅彩瓷的制作过程与其他宫廷用瓷不同,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造办处珐琅作在彩炉中烧成。
康熙珐琅彩瓷全用进口彩料,尤其是其中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黄金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娇艳效果。
另外,中国传统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胶水调和,而珐琅彩瓷则像西方油画一样,以油来调配彩料,并且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珐琅彩是一种古代工艺,色彩鲜艳,富有收藏性,但是,珐琅彩的烧造工艺极其繁复,所以传世的东西很少,一般人要想烧制出高水平的珐琅彩小碗,还是很不容易的。
“啊,好漂亮的小碗。”陈小竹一看到小碗就大呼小叫起来。
这时正在收拾工具的陈青夫妇也被吸引,看到了这只精美的小碗。
孟光涛对这种效果还是很得意的,他高兴的道:“对,这就是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小韩,你看怎么样?”
这只小碗是漂亮,但这只是对一些外行来说的,一般不懂的人,一看就说漂亮,但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古董,还真没有多少人能够分辨出来。
孟光涛也曾经找人鉴定过,不过他们都说看不准,而专业的鉴定机构,他也去过,那些人折腾了几个小时,最后告诉他是高仿近代生产。
最主要的是,那鉴定机构的专家还想要收购这只小碗,不过出的价格只有几千元,把孟光涛气的不行,既然是高仿,那些专家还会有收藏的兴趣?
虽然那些人打着研究的幌子,说要通过研究这只小碗,想要研制恢复珐琅彩的烧造工艺,可这种工艺,就算是景德镇的那些大师,也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更何况他们那些小型研究机构。
就是有了几次不令人满意的鉴定,所以孟光涛打定了注意,要找个熟悉的人,可靠的人来鉴定,而不是外面所谓的专家。
不是说那些专家没有本事鉴定,而是不相信他们的人品,毕竟看到一件好东西,都想着捡漏,而你找人家鉴定,自然是不知道自己东西的出处和真伪,最少也是不确定,这就给了一些人机会。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