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子青二字如何?”
送子入青云?汪应铨心里嘀咕,看来万岁爷对林墨白这个小状元可是满意得不行啊。啧,不过是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奶娃,也值得万岁爷如此看重?真是让人心里不甘。
林墨白长跪在地,“奴才叩谢皇上赐字。”
“哈哈哈哈,子青快快起来。”康熙笑着让林墨白起来,对他说:“子青三日后到翰林院,暂定修撰一职。”清朝状元多由翰林院修撰一职起步,官居从六品。康熙命他担任修撰,也是照着旧例,倒是没有什么偏爱。
“奴才叩谢皇恩。”
康熙让他站到一旁,又叫道:“汪应铨。”
“臣在。”
康熙在他们三人刚进门的时候就已经在微微皱眉了,这回近看汪应铨,更是心生不喜。早听说汪应铨相貌不佳,却是不料寒碜至此!单他一人站着还不怎么显,如今站在一个美少年和一个美大叔中间,就感觉特别的磕碜人了。
不过他城府极深,一点都没表现出来。他笑道:“杜林的一手小楷写得真叫漂亮,策问也深合朕心,不错,不错。”
汪应铨激动的道:“皇上还知道臣的字?”
“你字杜林,号梅林,朕说的可对?”
“对,对。”汪应铨心里那个感动啊,换上日理万机,居然还能知道他汪应铨的字号,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
康熙道:“今日朕就命你担任翰林院编修一职,三日后报道,你可愿意?”
“臣叩谢皇恩!”历来榜眼和探花都是授予的编修一职,他有什么不愿意的?只是要屈居一乳臭小儿之下,让他感觉有些难看罢了。
康熙命他站到一旁,又叫道:“张廷璐。”
“臣在。”
康熙柔声道:“宝臣快快请起吧。”
“谢皇上。”
康熙笑说:“方才朕还说林如海父子两个俱中一甲乃是一段佳话,你们一家三进士,也是一番佳话啊。”
张廷璐乃是张英之子,行三。张英长子张廷瓒乃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次子张廷玉也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如今再加上张廷璐自己,可不就是一门三进士么?
张廷璐道:“臣一家深受皇恩,无以为报,只能恪尽职守,为皇上,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好!”康熙对张英父子几人都满意得很,他看了一眼林墨白,笑说:“朕还少算了一段佳话,宝臣和子清乃是甥舅,如今你们甥舅不仅是同年,还俱中一甲,这又是一段佳话。今日朕真的高兴,见证了三段佳话,怕是古往今来这样的乐事也是罕见的吧。”
康熙今天确实是高兴,照例赐了张廷璐翰林院编修一职就让他们退下了。
出得宫门,汪应铨对二人拱拱手,“二位,我这边还有些事,就不打扰你们叙旧了,告辞。”
待汪应铨离开,张廷璐才笑着摇摇头,和林墨白二人牵着马慢步溜达。张廷璐说:“汪兄还是很有才的,傲气一些也是自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心里不服也是正常,子青不要放在心上才是,平日里见了也尽量谦逊一些。”
林墨白虽然被康熙点为状元,不过年岁实在是太轻,别说是汪应铨不服了,就是其他二甲的许多人怕也是不服的。汪应铨给他些脸色看,别人也不会说他什么,毕竟他年纪在那里。可若是林墨白给汪应铨脸色看,怕就有人该说他轻狂傲物了。这对于他以后的仕途将极为不利,所以张廷璐才出言提点。
林墨白笑道:“三舅说的哪里话,侄儿这回能中状元,全是因为皇上这次所出的策论,阿玛在家中常和侄儿念叨。对于八旗现状,阿玛也是忧思不已,只是他到底不是纯粹的满人,有些话却是不大好说的。所以,尽管和侄儿讨论过多次,却是不好上书朝廷。这次皇上出此策论,侄儿也是讨了些巧。”
张廷璐正色道:“这绝不是讨巧!科考为何要出策论?就是要让天下读书人不仅仅是抱着八股文读死书、死读书,还要关心国家社稷、百姓民生。姐夫能够时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实乃我辈之楷模,子青能够受益,也是因为和父时常讨论的结果,这岂是讨巧?要真是讨巧,我倒是希望天下读书人都能够如此讨巧,那样何愁国家不强、百姓不安?”
林墨白闻言,整理衣冠,深深的对他行了一礼,“今日听得三舅一席话,侄儿颇有所得,多谢三舅教诲。”
“好了,今后你我甥舅二人同殿为臣,当互勉之。走,咱们先回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