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后的集市这些天又有一些厂家入住了,青山衬衫厂和来自沟东的皮鞋厂,还有一个秋衣秋裤厂。
皮鞋厂是李太闲牵线过来的,他舅舅还是他叔叔就在沟东皮鞋厂上班,万峰前年冬天过年时还从他手里买过皮鞋。
沟东皮鞋厂的产品以猪皮为主,样式不多而且还非常的土,土的都掉渣了。
万峰对皮鞋的研究不多,上一世他几乎没穿过几次皮鞋。
他记得上一世的八十年代末期,有一次买了双牛皮鞋,穿着脚疼了好几天才适应,也不知道是他的叫适应了鞋还是鞋适应了他的脚,反正打那后他就再也没买过皮鞋穿,就算后期出了软皮的皮鞋他也没买过。
因此他脑袋里对皮鞋的样式留意的也不多,但即便如此他只是把记忆里仅存的几款皮鞋样式画下来送给鞋厂的人,他们也惊为天人。
可惜的是体制僵硬的鞋厂并没有采用万峰的这些鞋样,理由是得改动设备嫌费事儿。
这些鞋样倒是便宜了鞋厂的工人,这些工人偷偷地私下加工卖得非常好,这中间就包括李太闲的那个亲戚。
他还委托李太闲把他做的皮鞋拿到洼后集市来卖过,几乎一露面就被南来北往的商贩抢购了。
李太闲的叔叔以后就停薪留职在家开了小工厂专门做皮鞋卖。
而李太闲在电子表市场不行的时候也开始做皮鞋卖,最后形成了梨房很多做皮鞋的盛况。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这个时候的工厂产品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产品样式老旧,他们就从来没想过改变一下样式吗?
这是多简单的事情呀!
就是你们想不到,别人的建议你听听那怕也好。
万峰摇头,国家确实应该出现变化了,如果没有变化要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没什么可能。
就像那个秋衣秋裤厂,这个季节你跑来卖秋衣秋裤,你这是要闹哪样?你就不能制作一些线衣背心出来卖?
旅饭店经过突击施工总算是完成了两层的建筑,万峰本来还想再加一层的,但是因为急着用这个计划也就不得不暂时取消。
两个多月的时间盖起的旅饭店让万峰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一眨眼或者一回头这栋建筑就出现在机械厂的对面了。
随着一阵鞭炮声后,张海和大队书记进行了剪彩,然后还发表了几句讲话。
旅饭店就算正式开业了。
从将威大队平山大队招聘来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女***员,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后就上岗了。
这些服务员的工资不高,只有十五元,但胜在工作轻快。
旅店只有二十个大通铺房间,一百二十张床位,没有单间。
饭店大厅有十几张桌子,同时可容纳近二百人就餐。
虽然旅店的床位依然紧张,但这还是极大地缓解了商贩们的住宿问题。
张海还号召家有闲房的人开设家庭旅社,在解决商贩住宿问题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创造收入。
因此洼后有超过半数家庭都腾出一间房或者是厦子,用来招待客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