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的不仅仅是朝廷学士,还有天下学子。
因为另外一件事: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在商辂的建议下,对科举进行了部分调整,有力的改变了科考的风气,朝廷选拔了一大批求真务实、通晓民情的官员,并通过中央地方官员的交流,改善了官场生态。
但是于汪舜华而言,仍然是不够的。最明显的,现在科举还是局限在儒家思想;军事人才还可以期待武举,而她需要的理工科人才、法律人才,仍然没有出现在科举的科目中。
必须要改变。
但科举是不能随便改的。作为最重要的选人用人途径,尽管有弊病,但它仍然是当时最科学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国家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清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废除科举。
因此,对待科举一定要极其慎重。
如今机会不能说成熟,至少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完善。
因为随着改革的推进,朝廷对各方面人才需求加大。满腹诗书却没有专业技能,在一些专业要求高的部门就显得捉襟见肘,尽管集贤院会进行培训,但显然远远不够。
汪舜华很清楚,科举是选官制度,也就是说它不同于学校教育;只不过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具有导向作用。就算是后代的公务员考试,申论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而申论考什么,无非就是熟练运用经典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科举考孔孟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么大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还不乱套了?这可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一百多年才摸索出的路径!
首先是要加入大综合。这个其实是襄王的提议,也是宗室们共同的呼声,原因很简单:凭什么读书人都只考八股和策论,宗室反而要考这么多?——要知道考试通过可以拿爵位不假,可还是不能直接干预政事,虽然不能说多此一举,但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襄王德高望重,说话还留有余地,刚吃了瘪的唐王口气很冲:“如今街坊市井流传着一首民谣:‘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只读得圣贤经典,却不知世态人心,如何能安邦定国?当年太祖太宗是靠经典得的天下?古代的大贤伊尹、姜尚之流,张良、陈平之辈,是不是也只靠经典治天下?”
晋王也很不客气:“太后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想魏晋那帮名士整日作虚无之谈,尚其华藻,宛如春蛙秋蝉,以至于江山沦陷,生灵涂炭。如此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非当今所宜。”
周王则笑谈:“当年子路问讯,村夫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以为大贤。可笑如今书生张口经典,闭口古训,整日忙碌于笔砚之间,臣看这些人恐怕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话很不动听,朝臣还在辩驳,汪舜华一锤定音:“是该加,必须加。以前只考经义,结果很多士子不通俗务,甚至连律诗都不会写,很不象话!”
这话一出,大家都不吭声了。
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都知道,那位不会写律诗的不是一般的举子,是位传胪!就在去年,直接说就是去年二甲第一的罗璟。在西苑赏花赋诗时,他连格式都不知道,还是临时请教旁人才完工的,可想而知当时的尴尬。
罗璟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当时确实没学过,就是专注作八股文的,没想到太后还记得——他不知道历史上更尴尬。他是天顺八年的探花,英宗在当年正月去世,所以是宪宗亲自主持;结果命题赋诗,这位仁兄一筹莫展,竟不知如何做答,于是遍问同考之人,这才写了一首律诗。
太后也有小黑本。
不过这也不要紧,反正大家都上岸了,只是折腾后面的;以后县试、乡试、会试都要增加一科基本常识考察,教材没有出来之前,参见翰林院给宗室的大纲,一样60分及格。
二是科目要增加。朝廷不仅需要综合管理岗位的人才,还需要专门的技能型人才,诸如天文、地理、数学、水利、农业、军事、礼仪等等。当然,进士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他的官员也需要有专业水平。
——这个是吏部左侍郎李秉提的,他是真觉得人才不够用。
好在,有先例。
明朝只设进士科,但以前并不是如此。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等五十多种。
现在增设明法、明算、明史、明道、物理、明农、明礼、明医等科目,选拔熟稔法律、算学、史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水利、礼仪和医学的人才。
不出意外的遭来一片反对,但是汪舜华很是支持:“让专业的人去办专业的事,不能外行领导内行。”
汪舜华坚持,她身后也有人帮腔,除了宗室,还有刚刚回朝的张懋、沐琮以及常宁等勋贵;朝臣一时有点懵。
其实宗室勋贵这样表态,除了战队,未尝没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要考试才能袭爵,咱们也认了;但是你们也太刁钻了吧?怎么看着我们好欺负就可劲儿欺负?那好,你们也去试试那题目!
当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