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阳相助,何愁乱贼不灭,汉室不兴!我有意调审配来青州任职,不知子阳是否有意屈就一个议曹从事?”
刘晔闻言,站了起来,走到正中央,拱手说道:“素闻驸马爷素有贤明,冀州百姓无不称赞,晔敢不效命!”
说完,刘晔聊衣跪倒在地,叩首道:“刘晔拜见主公!”
太史慈绕开书案,走到刘晔跟前,将其扶起,说道:“君能千里来投,实乃我之幸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晔说道:“属下有二贤才,想荐于主公帐下!”
太史慈闻言,大喜,说道:“何许人也,快快说来!”
刘晔放下筷子,说道:“其一,乃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其二,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
太史慈闻言,大喜,说道:“还请子阳写好书信,我当遣亲信之人,前往聘之!”
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太史慈迫切地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不管是冀州学院也好,太史族学也罢,短期内都无法满足其需要。
而刘晔的到来,让太史慈看到了另外一种路子,举荐似乎并不是不可取的事情。
当太史慈迎来刘晔的时候,此刻还在东郡任太守的曹操,也迎来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谋士。
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绲之子也!
荀彧说实话,他很佩服太史慈。
昔日在城门口一别,他也幻想着自己能够投入其麾下,追随他南征北战!
但是冀州学院的开办,特别是其开始重要太史族学弟子,使得荀彧开始动摇,是否还一如既往地想着投效于其麾下。
当他收到郭嘉的书信,想让其去冀州的时候,他也很开心地打点行装,准备北山。
然而父亲的一番话,让他彻底醒悟过来!
太史慈是商贾之家,纵然如今其身居高位,是大汉驸马,是东莱侯,但终究是没有办法改变其血统!
虽然荀彧不在乎这些,但是商贾之家的崛起,将大大动摇世家大族的地位。
甚至会导致人心败坏,争名夺利!
这也是为什么各朝各代,纷纷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
曹操对于荀彧的投降,很是高兴,这代表世家大族开始接受他,其迎出来之后,拱手拜道:“文若能够前来东郡,乃是曹操之福气也!”
荀彧回了一礼,说道:“曹公为大汉将士,尽职尽责,乃是我等榜样,能够在公麾下效力,乃是彧之福气也!”
听到荀彧的话,曹操哈哈大笑,拉着其走入郡衙大堂,说道:“素闻公乃当世之子房,今我困守东郡,可有何法助我脱困!”
荀彧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东郡狭小,北有冀州,西有司州,其主乃是太史慈也。
此人文韬武略,富有雄心,又是大汉驸马,天子姐夫,不可力敌。
公当另图他出,方有转机!”
曹操闻言,眼睛一亮,说道:“文若有何策教吾?”
荀彧闻言,说道:“兖州虽是四战之地,但可借兖州之力,寻找机会,夺取徐州。
徐州富裕,人口充足,却无上将,其主陶谦,年老体弱,二子无能,定有转机!
夺徐州之钱粮,招兵买马,再图扬州、豫州,公方可跟太史慈有一战之力!”
曹操闻言大喜,说道:“世人皆说,君乃当世子房,今日一见,更胜流言!”
曹操拜荀彧为行军司马,荀彧举荐其侄荀攸,荀攸乃是海内名士,曾任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这次是跟荀彧一起前来。
只不过先由荀彧看看曹操其人,是否值得投效而已。
荀攸被曹操任命为行军教授之后,又举荐了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曹操亲自拜访,程昱又说起了两位大才,一就是郭嘉郭奉孝,二就是太史慈心心念念的戏志才!
曹操知道郭嘉在太史慈麾下,暗自伤怀,恨不能早相逢。
如今,唯有大力搜寻戏志才的下落。
就这样,手下缺乏谋士的曹操,因为荀氏的投效,顿时急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