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班长宗儒麟照例先问了梁荆宜最近的思想和训练情况,这种千篇一律的问话,属于是例行公事。
宗儒麟每隔十天半个月的,都会对五个新兵,轮番来一次。
既然是例行公事,梁荆宜便如平常一样,尽量挑好听的说。
他说:自己思想稳定,训练态度端正,积极性很高;至于说缺点嘛,无非就是成绩提高缓慢,自我要求不严。
在谈心这一块,二班的五个新兵也适时归纳和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放低姿态,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优点和缺点之间找一个平衡,多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
梁荆宜对宗儒麟所作的汇报,大抵也是如此。
例行公事的谈心,很快进入到了沉默的阶段,俩人先后挠起头,接着又掰起了手指甲,气氛有些怪异加尴尬。
半夜三更喊我起来,未必就是为了谈心?谈心这个事,白天都可以抽空解决的,可班长为什么要拖到晚上呢?梁荆宜心里直犯嘀咕,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今晚班长这么晚找他,肯定不单单是为了简单的谈心。
“过两天就要考核了,你们也面临着下老兵连,我就想问问,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宗儒麟打破了沉默。
“很好啊。”梁荆宜搓搓有些发冷的手。
今晚有风,食堂为了吹干潮湿的地板,窗户被全部打开,所以,风是直接往里面灌。
“来来来,我们换一个靠墙又避风的地方。”宗儒麟说完,拉着梁荆宜寻了一个角落,“这里好啊,一点风都没有。以前这个位置是我们炮四班吃饭的地盘,后来连队调整,将我们班调到了现在新兵八班的那个位置吃饭。”
梁荆宜扭头看了看新兵八班吃饭的位置:“那个位置也不错,离洗碗间那么近,洗碗多方便。”
其实梁荆宜还想说:要是坐到新兵八班那个位置,班长你吃饭时再扔蒋古日的铁饭碗,可就更方便了。
“你想不想......坐到那里?”宗儒麟用脚尖,轻轻碰了碰梁荆宜的小腿。
虽然他今晚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在梁荆宜看来,气势如往常一样,他平淡的语气中,依然透露出威严。
班长这么问我,难道是对我有意思?莫非他想带着我跟他下班排不成?这种念头在梁荆宜的大脑里很快一闪而过。
如果说班长要从二班带走一个人,那也应该是带走陈进文啊!不可能找到我的,毕竟论综合素质,陈进文在班里那是属于“佼佼者”。梁荆宜不相信班长会带走他。
陈进文属于二班的“佼佼者”,并不是梁荆宜一个人的看法,在一排其它三个班,那些新兵和他们的班长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班长你是说,下老连队了,我会分到炮四班吗?”梁荆宜试探性地反问道。
他想揣着明白,装一回糊涂,让班长确认是这么个意思。
“怎么了,你不愿意跟着我?”宗儒麟把凳子往前挪了挪,他俩的距离更近了。
“不是的,我担心我的素质达不到你的要求。”梁荆逸说的是实情。
“体能差不要紧,可以练的,部队里哪一个牛X的人,是在新兵连三个月里面就给练出来的。下了老兵连队,分到班排才是重点。只要你思想端正,不怕吃苦,体能练出来,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宗儒麟说得很容易,仿佛这些事情他都经历过一样,“你说你幺爷爷当过兵,你父亲当过兵,你的二叔上过战场,你觉得你会比他们在部队干得差吗?”
“当兵离开家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到了部队你要好好干,如果军官当不了,最差也要争取入个党回来,这样的话,起码以后可以方便接任他民兵连长的位置,他还说这叫‘子承父业’。”
梁荆宜所说的这些话,似乎是答非所问,但又确实是出自他的父亲之口。
父亲是一个退伍老兵,一个村干部,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送儿子去当兵,一是为国防事业尽了义务,二是给了儿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至于儿子在部队里,能不能当上军官,能不能入上党,那都得靠自己的努力。
还有那送给接兵干部罗军医的十斤香油,到底能对儿子三年的军旅生涯,起到多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说实话,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抱什么指望。
在家信中,他说让梁荆宜抽空去找罗军医帮忙,看能不能下连队时,调整到一个好一点或是舒服一点的单位。
其实啊,那只是当父亲的一个托辞而已!
“你的父亲挺现实的,人刚到部队,却连几年之后的路,都给你想好了。”宗儒麟觉得不仅是眼前这个兵有意思,甚至连他的父亲都很有趣。
梁荆宜咧嘴笑笑。
“你还没有明确答复我呢?”
宗儒麟掏出口袋里的火机,摸出一支烟,点上,猛吸了一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