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旁的孔经平见百里云二人都是眉头紧皱,笑了笑,对孔怀德道:“怀德,你这个‘人’字太宽泛,能否再加一个字?”
孔怀德见孔经平开口,点头道:“师叔之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怕师弟们误会我看轻他们,故而未曾加字。”
说着,又看向二人道:“既然师叔开口,那就两覆一射。你们注意了,这第二个字便是‘刀’。”
孔经平听到这个字,已知他所覆之物是什么,赞许地点了点头。
孔怀德见到孔经平露出赞许之色,也谦虚地躬身致谢。
原来孔怀德这次覆的字是“鸡”,他说出的那个“人”字,取得是周礼春官中鸡人的典故。
这题虽只有一个“人”字,看似宽泛,不过因他第一题覆的是论语,此书是众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之书,主角自然是孔子。
而按照惯例,一人出三题,三题之间应是相互关联,而且层层递进。
百里云他们只要顺着这个思路去分析,自然就会明白,第二题必然会与孔子有关。
虽说与孔子关联之事甚多,但是根据递进关系,此物与孔子的关系肯定会比论语更重要。
而若谈及孔子,都知道孔子一生致力恢复周礼,再加上他覆了一个人字和现场之物,其实答案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若仅仅只是如此,孔经平也不会赞许他。
因为这只能算心思巧妙,而儒家书院从不乏聪慧之人,根本不值得称赞。
孔经平之所以称赞他,是因为他这题不仅要二人通过思考,明白孔子志向,而且还以周礼劝解二人,可谓一举数得。
不过百里云和百里启虽都是博学之人,但对儒学精义,特别是对孔子的理解,又怎么能有孔经平这样深,所以尽管孔怀德添了一字,二人仍觉得范围极广。
“喔喔喔......”
这时,恰好有一只下蛋的母鸡叫着走了出来。
百里云见状,立时想起论语·阳货中,关于“杀鸡焉用牛刀”一句,猜到“刀”字应指的就是此句之中的刀。
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一时拿不准到底是牛还是鸡,因为这个人字毕竟与这两者都有关系。
突然,他想到孔子最推崇周礼,而周礼中有鸡人一说,立时明白过来。
当他在想用何句来射时,突然听到百里启的声音道:“孔师兄,我射‘埘’,不知可否?”
百里云闻言,知他已经猜出了答案。
因为这个“埘”字,覆的应是诗经·君子于役中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一句,射的正是鸡。
孔怀德闻言,微微点头道:“不错,你这一射甚为准确,没想到你身为宗派之人,对诗经也如此熟悉,甚好!”
百里启见孔怀德称赞,连称不敢,同时又朝百里云瞟了一眼。
他见百里云一脸淡然,也忙收起喜悦之情,平静地看向孔怀德。
孔怀德原本对百里启还有些成见,此刻见他反应灵活,又通晓诗经,对他也有些改观。
随即又看向百里云,见他一脸平静,丝毫没有因百里启追上而有焦躁情绪,也满意地朝他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第三题,你们两人可以找两个同伴相助!”
孔怀德见二人一脸疑惑,又笑着解释道:“这并非我小看你们,主要是为了公平。”
“因为第三题涉及易理,你们两人入门不久,易理上的造诣有限,推测的难度太大。”
“但若不出此题,又不符合射覆之题,所以我采用折中之法,二位师弟切勿误会!”
百里云二人闻言,知道孔怀德仅说了明面上的话,其实他应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看他们两人为人处世的能力。
因为但凡成大事者,必有一批志同道合之人相助,不然只凭匹夫之勇,最后只能是身死道消。
特别是当今的儒家书院,一直以实现孔子遗志,弘扬仁政为书院宗旨。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求自身才学过硬外,更需一批有志之士鼎力相助,不然这一目标可能就是水月镜花,无法实现。
二人明白这层意思后,都不由地朝自己熟识之人望去。
这时,上官杰笑着对百里云道:“百里兄,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荣幸?”
百里云闻言,急忙走过去,拱手行礼道:“能得上官兄相助,正是求之不得!”
上官杰连连谦让,随即又看向孔秋雨。
“上官师弟,若是你邀请孔师姐,这场比试也就不用比了吧!”
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
百里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一身肥肉的少年站在百里启身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