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的,当他们听到《起风了》听到了这句之后,连夜把QQ空间的签名改成了这句,一时间又有无数人撞了网名。
而到了第二段,不像“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那么戳人,但忽然中二起来。
“不知抚摸的是故事还是段心情,也许期待的不过是与时间为敌”。
而到了最后一段,更是完美了诠释了什么叫做“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平回忆留下的疤,你的眼中明暗交杂,一笑生花。
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走进床头藏起的画,画中的你,低着头说话。
而我,看着面前不存在的画。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也沉醉于儿时情话,不剩真假不做挣扎无谓笑话”,与前面不同,这里把“不得真假”换成了“不剩真假”,“不惧笑话”换成了“无谓笑话”。
前者不知道真假,后者无所谓真假,前者不害怕笑话,后者无所谓笑话,从倔强走到释然,这就是少年漂流的痕迹。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心之所动就随风去了,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青春与盛夏,再次想起她,直流随风而去了,但要问,再来一次你还愿意爱吗或者是你还愿意因为爱而说出爱吗,结果恐怕就要交给盛夏里的他与她。
这是一首只写给青春与青春有关的歌,而恰好,网络上的主力军就是一群天天以青春的名义怀念青春的人。
“我宣布,以后请叫我追风少年!”
“改名了,那年盛夏。”
…
短短几天,互联网便掀起了一阵名为“起风了”的潮流,如果你不知道“起风了”,恐怕是个假的网友。
它犹如病毒式的传播让它一度与奶茶周的《稻香》持平,甚至偶尔超过。
但大多时候二者都是短暂的上位,但转瞬之间就被对方拉下来。
二者粉丝也是争论不休,《起风了》这边说他们看到了青春,《稻香》那边就会说他们听到了童年,这边说他们回到了那年盛夏,那边就说他们拿住了童年的纸飞机。
总之二者粉丝是争论不休,总能从无数的角度来试图说服对方,对方也会从无数的角度来反驳另一方。
难解难分,难分伯仲,不相上下!
而当无数人听到这两首歌的名字就下意识的把这两首歌画等号之时,他们惊恐的发展他们竟然画了等号。
一方是早已经坐上神坛的时代天王,一方是作品不多的人气新人,现在他们的共识竟然是把两人同时期的作品画上了等号。
这让他们如何接受得了啊!
但要说最接受不了的还是奶茶周的粉丝,他们竟然也觉得《起风了》可以跟《稻香》相提并论。
一些人想要主动反驳,拉踩对方,但数个日夜的对战早已经让他们认同了对方,他们也听过对方的歌啊!
而与此同时,一阵名叫“起风了”的风真的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