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度的主武器上来;它在舰体舯部两舷各装备了一座战斗鱼雷发射塔,以炮塔内部的输弹形式给位于厚重装甲保护下的鱼雷发射管进行装填。
从1898到1901年,德国海军在这四年内共开工了7艘这种独一无二的舰艇,而它的另类造型无疑遭到了几乎所有海军专家的质疑和刁难。由于鱼雷发射管的装填速度并不能让人满意,其每2分钟一发的设计速度在服役后只能保证4分/发,设计师们所期待的必中式的鱼雷打击化为泡影;即便是装备双联装鱼雷发射塔的4艘俾斯麦侯爵级真?决战装巡,其鱼雷发射密度也同样不能让人满意。随着海战交战距离的增加,这种将火炮经验直接套用到鱼雷上的做法更被海军专家们认为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因为即便是德国海军改进了技术,将鱼雷的射程提高到了5000米,能够和火炮在远距离上同时对敌舰发动攻击;但在这个距离上的慢速鱼雷攻击,对方只要稍做机动就能轻易躲过,使得鱼雷完全丧失了命中率。
然而,清英打造这种舰艇的初衷根本就不是要将鱼雷作为主武器;他的真正目的,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由于无畏时代较之前存在巨大的技术落差,使得德国在前无畏时代打造出能在无畏舰对决中使用的舰艇变得异常艰难;然而在深谙造舰精髓的清英面前,这却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天堑。通过“战舰适当大型化”理论以及对航速、干舷和航程的精确控制,清英发现自己的设想完全可以变为现实:即以前无畏时代的技术,建造出装备8门283毫米主炮、航速20节、主装甲达到250毫米的大型主力舰。相较英国初代无畏舰的姓能指标(单舷8门305毫米炮、航速21节、主装250毫米),这种舰艇完全能够与其勉强一战;而凭借着德国战舰在炮弹和损管上的绝对优势,这种舰艇甚至拥有爆掉英国初代无畏的可能!
然而这种排水量1.4万吨的舰艇却是不能直接开工的。前无畏时代正是英国海军海量暴兵的黄金时期,他们平均每年新开工7艘以上的战列舰和大型装甲巡洋舰;如果提前引入全重炮的理念、让英国把历史上从1898年起建造的24艘前无畏和35艘装巡全部造成无畏舰的话,这对于德国而言无异于是极端不利的局面!因此,清英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实际上就是小型无畏舰的舰艇予以掩饰。经过多番考虑之后,他将目光最终投向了装甲巡洋舰和战斗鱼雷发射塔。
相比将这种舰艇的武备弄成2座双联283毫米炮 2座三联210毫米炮、保留三联二级主炮换装双联11寸能力的做法,战斗鱼雷发射塔显然能够好的掩饰之后换装主炮的意图、以及减少德国战舰大量堆砌火炮所对英国海军造成的蝴蝶效应!有了这一思路之后,清英便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和难度风险,以改装后的母型为蓝本,依次炮制出了两款决战型装甲巡洋舰。
3艘改?决战型装巡,其两舷舯部以对角线布置了2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塔,在改装中可换成2座单装283毫米主炮,拥有6门主炮的侧射火力。4艘真?决战型装巡将鱼雷发射塔的规模增加到了双联,改装之后更是会变成拥有4座双联主炮的强力战舰!为了让这些本质上是小型无畏舰的家伙们尽快完成华丽丽的变身,其鱼雷发射塔的座圈不仅与其对应的炮塔主炮完全相同,就连它的系统重量也和对应的主炮系统大致相当;如此一来,它们只需更换相应的内部输弹系统和上层炮塔,即可完成从鸡肋舰艇到全重炮无畏舰的完美转变!
相比于追加建造新无畏舰的巨额开销,对清英早就预埋好的决战装巡们进行变身显然要节约多了。由于座圈尺寸、结构承力内部空间在设计中就都已经做出了预留,决战装巡们的改装根本不需要进行舰体上的动刀,无论是工期还是资金都能得到有效的节约。对当年内情有所了解的提尔皮茨,立即向国内军工追加了6座单装283毫米l42和8座双联283毫米l45炮塔、以及配套输弹系统的订单。鱼雷发射塔们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而决战型装巡也都脱离了这略显尴尬的称号,被重新划归战列舰的行列。加上最初建造的2艘阿达尔伯特级,9艘决战装巡将组建成新的中队,划归本土公海舰队的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