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者,潍州北海人,在家中排行第三,锐头蜂目,身长八尺,弓手出身,喜习武,弓马矫捷,常使一杆四十斤大铁枪,顾号‘李铁枪’。其人颇有胆识,在山东、江淮一带横行多年,五年前与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杨妙真结为夫妇,他在金、宋两国多年的拉锯战中曾降宋后又叛宋,蒙古人南下后又降蒙古人,为木黎华之子孛鲁所器重,掌管山东行省。蒙古人北撤后,李全与杨妙真趁势扩张,几乎占据山东东路大部,唯有南面的夏全能与之抗衡,且夏全所占之地竟将李全所属一分为二,将南面的海州、楚州的刘庆福部与益都府割裂开来,如何打通山东南北,便成为李全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李思业便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了投靠李全、杨妙真以对抗夏全。
这一天,李思业正在密州行辕与乡人商谈置官一事,忽然小校来报:“城外来了一行人,自称是李全特使,求见将军。”
李思业闻言大喜,立刻率领众将出城迎接,这几日他一直寝食不安,眼看夏全出兵在即,可李全那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终于有特使前来,怎叫他不喜出望外。
“我便是振威军的李思业,不知阁下该如何称呼?”
他见到来使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军官,便首先上前施礼说道。
“李将军真是少年英杰,我是李全大哥李福,全权代表李、杨两位大帅来接纳李兄弟。”
“李福将军这边请!”
“李将军请!”
“不知大帅可见我信?”两人坐定后,李思业开门见山便问道。
“自然见了,小兄弟的三点建议,大帅对最后一点略有不解,特命我来确认。”
“李福将军请讲!”
“小兄弟的第一点愿意奉李全为主,这无异议,我家大帅也姓李,帅旗上的字便不用改了,但帅旗的颜色得改为红色。第二点小兄弟说今后愿奉命出兵,这也是正常,这就不讲了。关键就是第三点,将军说愿以岁币,我家大帅想问李将军打算每年纳多少钱?还有就是指挥权问题,也需明确。”
李思业微微一笑答道:“我闻李大帅是仗义疏财之人,民望极高,手下弟兄有十数万之众,不见得和每个手下都讨价还价吧!我给岁币也不过是按惯例而为,象征大于实际。至于指挥权,我也听说大帅并未干涉过别的弟兄,为何独对密州有兴趣?再说我献密州对大帅百利无一害,大帅为何又如此苛刻。”
“李小将军好厉害的嘴,说得面面俱到,只是避开了最关键的一点,大帅可是要为你出兵,与夏全撕破脸皮,所以大帅自然要慎重些。”
“脸皮迟早要撕破,除非大帅不要海州了,现在平静已经打破,不就是最好的时机吗?”
“李小将军果然是大帅肚子里的蛔虫,既然大家心里都明白,我就不绕弯子了,将军可有子嗣?”
“我尚未成亲,哪来子嗣?”
“既无子嗣,但也需一人去益都府为质,这人必须是将军手下的核心人物,否则大帅绝不发兵。”
说完李福告辞而去,李福走后,李思业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谈了半天,李全就是需要有一人为质方肯出兵相助,可是派谁好呢?
这时亲兵来报:“周翰海将军来了。”
“将军,我愿去益都为质!”
“这怎么行,眼看大战在即,你走了,谁来指挥枪兵营。”
“不妨,李思齐的指挥已不亚于我,士卒皆服他,我不在可由他可代我。”
李思业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翰海与我如同手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