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滁州大捷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匡胤单骑冲入,大呼“我只取皇甫晖,他人非我敌也”皇甫晖、姚凤二人同时被擒,滁州遂克。皇甫晖彻底服了。后来赵匡胤把他献给了柴荣。他对柴荣是这样说的“我当年与契丹打仗,未曾见过如此精兵,如此勇将”

    不说宋太祖后来的雄才大略,只说这时的骁勇绝伦。这也是一刀一枪挣来的功名,绝不像后来民国老愤青梁启超所说——宋艺祖之有天下,实创前史未有之局。以区区一殿前都点检,未有赫赫之功,亦未敢久蓄不臣异志。陈桥之变,醉卧未起,黄袍己加。夺国于孤儿寡妇手中,日未旰而事己毕…

    但非有赫赫之军功,怎得军人如此之拥戴?随便喝醉就有黄袍加身,你梁启超怎不醉一个我瞧瞧?世人皆曰宋为积弱无勇之国。但至少在开国之祖赵匡胤身上,绝不缺乏勇气与战斗力!

    滁州大捷与高平之战并称,对赵匡胤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宋仁宗皇祐5年(1053)10月,当时的滁州通判王靖在得到朝廷旨意后,在当地修建了一座端命殿。端命者,赵匡胤应天顺人,启运立极。功业自此而成,王业自此而始。同时滁州城也是赵匡胤与赵普风云际会之地。但赵宋史官们在极力颂扬太祖功德的时候,又都在极力回避着另一件也在滁州,也在这时发生的事情。那是赵匡胤毕生大恨,让他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年,他还要回到出生地洛阳,扑倒在自己父亲坟前,深深地忏悔:父亲,原谅我…

    事情发生在一个深夜。一支周军来到刚刚剧战易主的滁州城外:赵将军,马上开城。你的父亲到了…

    赵匡胤马上披衣而起,见到了城下那位老将。自己21岁离家出走,已整整9年。无日无刻不在牵挂这位老父亲。父亲本跟着韩令坤去攻打扬州,半路上突然发病,只得返回调养。听到赵匡胤夺得滁州的消息,老父亲是特意绕道来看他的!

    赵匡胤何尝不想迎父亲入城,父子团聚?但他现在不仅仅是父亲的儿子,更是皇帝陛下选派的滁州守将——父子虽至亲,但城门关闭乃王事。儿不敢奉命!

    就这样,身染重病的赵弘殷被亲生儿子关在城外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满心歉疚的赵匡胤亲自把父亲迎进城去。但赵弘殷病情更沉重了,再也赶不得路,只能留在滁州静养。偏偏这时,柴荣又命赵匡胤火速赶往扬州,督战韩令坤部!

    君命难违,可父亲病成这样,自己怎能一走了之?且说到底,父亲之所以病重,自己有脱不掉的干系。这时赵普平静的站了出来“将军,令尊交给我。你放心走吧”

    赵匡胤深深拜谢了赵普,火速启程赶赴扬州。之后,赵普尽心服侍赵弘殷,直到柴荣一征结束,赵普又亲自护送赵弘殷回开封。但一生劳碌征战的老将军还是没能活着回到家乡……

    就这样,赵匡胤永远失去了父亲。虽宋史盛赞“勇于战,谨于守”把父亲都能拒之门外。但于人子之道来说,赵匡胤是不是太亏欠父亲了呢?要知父亲当时是特意来看他的…

    赵弘殷死了,从此赵家再不把赵普当外姓人。他们永远记得:最后陪伴在宣祖皇帝身边的,是他们自己的兄弟赵普……

    955年2月,赵匡胤取得滁州大捷,11日,感到害怕的李璟要趁寿州还在自己手里来求和了,派泗州牙将王知郎前去徐州周营“我以兄事你,每年上贡一定的金银,只求两家罢兵”没得到柴荣的任何回应。反而柴荣在15日命侯章进攻寿州水寨,16日命韩令坤袭击扬州,李璟无奈,再派钟谟、李德明两人19日到寿州城亲自求见柴荣,然而得到的回答是柴荣想借南唐的国库犒赏自己的三军……

    此时的柴荣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韩令坤已攻下了扬州和泰州。和一个坏消息:王逵进攻鄂州失利,已光荣捐躯。扬州是淮南重镇,不容有失。李璟只能再派孙晟、王崇质再来求和……(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