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1.城破(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了便于联络,桂仲武把自己的亲随护兵拨给了周军师八个人,这八个人都是蛮族,其中三人还姓黄,他们是桂仲武在做桂管经略使任内收拢的亲信,追谁他也有好几年了,绝对值得信任。他们跟在周军师身边,一边担负着传递信息的重任,一边负责监视周某人,防止他动摇,再有就是充当斥候,直接侦察蛮境内的动静。

    除了这八个在明处的人,在李煦的建议上,桂仲武另外派了若干人混在逃亡的溃兵中,在暗中监视周军师的一举一动。

    有周军师在前面引路,西进大军一路畅行无阻,成功地避开了若干重兵防守的关隘,而突然出现在黄氏政权的腹心地带,唐军进军如此神速,让黄氏之外的诸族首领既恐且惊,人们急切的目光投向顺州的黄氏老族长,不明白他老人家何以任由唐军长驱直入而不做任何动作呢,黄家的百战之兵呢?

    既然有能力主动出境奔袭遥远的连州,为何对入境之敌如此礼遇呢。弄不明白。

    对蛮人内部矛盾了如指掌的桂仲武听从李煦的建议,对蛮族采取了分化策略,尽最大程度把黄氏一族孤立起来,尽最大努力把黄少卿一支孤立起来,尽最大程度努力把黄少卿一支中敢于和有能力跟唐军为敌的那么几个人分化出来。

    为此,桂仲武违心地做出了许多让步,这些让步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大军压境,黄少卿的主力却集结在靠近黔州的深山里隐蔽伺机而动攻打常思云,等他们醒悟过来回师救援老巢时,一切都晚了,一万多大军将轻轻松松地踏平顺州城,不管是活捉还是击杀黄少卿,黄洞蛮都彻底完了,就算藏在深山里的黄洞兵没有因为失去老族长而溃散,失去了顺州这个大本营,失去了粮草和军械接济,他们还有什么活路?投奔南诏,还是窜入山中为匪?

    随便。

    但李煦坚持尽力分化蛮人,以最小的代价击灭黄家,先擒其首恶,再回过头来徐图其他各族。桂仲武对此的理解是李煦不曾领兵征战,对大势不明,又因为他此前曾惨败于黄昌泻之手,几乎丢了性命,而对蛮人心存恐惧,故而才出了这个软弱的主意。

    不过桂仲武还是决定让一步,李煦的主张虽然软弱却不失为一条尽快击败强敌取得胜利,建立功勋的捷径。

    杀敌一万能建立的功勋若兵不血刃就能成就,那为什么要杀敌呢?

    既然攻灭黄少卿是自己的最高目的,那么只要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都可以试一试,何况献此计的是李煦,他是陈弘志的亲信,是天下司的寻访小使,也是自己将来联系天下司的纽带啊。桂仲武知道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宦官都已经跃升为大唐国最有实力的政治势力,而不管他们内部怎么争斗,天下司都将永远处于不败之境,这样的一股势力自己有机会怎么能靠过去,抓住了天下司这条龙尾巴,自己也就飞升有日了。

    桂大帅的勇猛精进和杨支军使的分化孤立双管齐下,横行南国多年的黄洞蛮瞬息之间就土崩瓦解了,垮塌的速度之快,连黄少卿也不敢相信,自己精心布设的局,怎么轻易地就让人给破了呢,这人得多高见识才行呀,大唐国不乏见识卓绝的人,但有见识的无行动力,有行动力的无见识,两者都具备的,或不会到这荒蛮之境,或根本就得不到他们君主的信任。

    这回是谁呢。

    直到桂仲武的大军将顺州城团团围困后,黄少卿依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桂仲武,就是那个被自己的小三儿打的丢盔弃甲的桂经略使,他,他不是被罢官吗?几时又得启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