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9.行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造了这个木排,自成排之后一直摆在岸上还没用过。

    “房子全毁了,丹房怎么办,还有丹炉也炸坏了。”

    “我回头叫人送来。”

    李煦跳上木排,用撑杆一点,就进入了江中,木排荡荡悠悠一路向南,江上放排是个新鲜事,李煦心里很兴奋,乐滋滋的,优哉游哉,直到他发现江两岸的景物越来越陌生,这才想起来自己本是要往北走的,怎么顺流而下去了南方?

    ……

    李煦制定了一个推广“养生汤”和“养生膏”的计划,他要带着自然和尚借着常思云的人脉关系到南方去,行州走县,访刺史拜县令,向他们不遗余力地推广利国利民利他利己的养生药水。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每到一地,先拜地方父母官,呈明来意,展示养生汤对预防和治疗瘟疫方面的奇效,提出跟当地官府公私合营开办乐生堂救济百姓的建议。

    这建议多半不会被当地官府答应,因为官就是官,民就是民,官民之间鸿沟难愈,想联手几乎不可能,当然官府不答应跟他合作开办乐生堂,并不代表他们会拒绝乐生堂的入驻,毕竟乐生堂来此是冲着行善救人来的,公然拒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此外官府拒绝联手合营并不代表官员们会拒绝,乐生堂除了来救人也是来赚钱的,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看出乐生堂的盈利能力不差。

    救民于水火的同时能把钱给挣了,博名声、赢政绩的背后还有实打实的利润,这样的好事若不去做,还有天理吗?

    等当地官府允许乐生堂入驻后,李煦便寻找当地的实力派联营,所谓的实力派指的是就是那些有人脉有财力有声望的地头蛇,这些人或是披着马甲的衙内,或是官府豢养的走卒,或是跟官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土著大户。

    钱乐生堂不能一家赚,否则会有风险,除了要时时提防地头蛇的暗箭,还得防止官府,若是有人告你一个邀买人心意图不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灾之年,各方的神经都崩的紧紧的,谁要是这么撩拨一下,准得坏事。

    而有了这些地方实力派做伙伴后,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届时李煦的韶州乐生堂出配方、技术和策略,地方实力派出人、财、物,两家联手把乐生堂办起来,既把善事做了,也把钱挣了。

    说干就干,李煦找到常思云告知此事,常思云不置可否,李煦知道他的心思,无利可图的事他是没有兴趣做的,于是主动提出让他胞弟常思滑出任韶州乐生堂大掌柜,由他带着自然和尚各处去跑,在此之前,改组韶州乐生堂,吸纳韶州地方士绅资金进来,把李煦一家独有的乐生堂变为股份制的共有体制。

    常思云对此很满意,对李煦的商业头脑他是相信的,甚至比李煦更有信心,毕竟他在岭南已经混了七八年,各方人头都熟,而且除了官面上的关系,天下司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他常思云在天下司里是个骑墙滑头派,不党不群,各方人头都熟,做这种有利可图的事,他相信只要自己开口相求,一定会有人卖自己面子,有天下司诸位同僚帮衬,这事已经成了七八成。此外,制作养生汤和养生膏需要大量药材,自己在春州和广州开设的两家大生药铺又有一大笔生意可赚,这个买卖很有搞头。

    常思云对李煦说:“乐生堂改组的事就算了,人多了反而麻烦,你我兄弟各出四成,让常思滑出两成,给他点甜头他跑起来才有劲嘛。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看你还是去广州一趟,见见陈监军,跟他老人家通通气,将来有什么闲言碎语的,有他老人家罩着,便省去了许多麻烦。”

    常思云怎么知道自己和陈弘志说的上话,李煦能理解,陈弘志曾任天下司的左判官,虽然退了下来,但毕竟资历在那摆着,他来了岭南监军,常思云能不盯着他吗。自己跟陈弘志在长安城有过一次接触,虽然时间短暂,但动静闹的可不小,此番南下又打着僧录司巡官的牌子到处敲诈勒索,以常思云的心机,他没有理由不知情。

    话既然说开了,李煦也就不装糊涂了,应了是。

    在韶州呆了几天,跟常思滑见了几次,将大情小事敲定,又使用副使特权把藏在南雄山里的自然和尚找了回来,吐沫飞溅地说服他充当乐生堂代言人随常思滑游历各州。

    和尚不辞幸苦,却鄙视李煦借灾难赚钱的行为,李煦但笑而已,也不解释。

    韶州安排妥当,李煦别过妻妾,带上旺财和赵无忧带着累月搜刮的珍宝乘船顺江南下广州去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