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8.大灾之年有大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月初,赵无忧和赵无愁兄弟俩突然回到了韶州城,虽被邋遢道人打落山崖,两人却都还侥幸地活着,只不过飞流直下数百尺后俱摔了个半死。兄弟俩住在一户山民家养伤一直到现在,本来还想再养一段时日,奈何那家已经被兄弟俩吃的山穷水尽,莫说吃饭,连喝草根粥都困难,熬不住,只得选择离开。

    林川也回来了,装在一个陶罐里,在寻找赵氏兄弟过程中,他不幸染上了瘟疫,赵氏兄弟怕他把瘟疫传染给自己,就把他杀了,火化了,骨灰装进一个破陶罐里给带了回来,与林川同行的两个爪牙也被他俩杀了,原因是怀疑他们俩已被林川传染了瘟疫,杀人抛尸,活干的十分利索。

    李煦没有责怪赵氏兄弟,在他们俩眼里,杀几个像林川这样的人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的。李煦拿出一笔钱厚厚地抚恤了林川妻儿父母,两个冤死的爪牙都是孑然一身,死了就死了,既然是被抛了尸,索性连骨灰盒也省了。

    林川死了,眼线没有总目可不行,李煦经过一番考察后,决定提拔韶州宜春院的眼线首目林月做本坊眼线总目,但有个不便之处就是林月是个女人,一个花场老手,一个妖媚绝艳的女人。只是一个拉皮条的林川就让沐雅馨醋意浓浓,若是让林月在眼前晃呀晃呀的,那她还不掉到醋坛子里去?杨家以后改酱醋行算了。

    看来以后得改改规矩,“听禀”不能在自己的书房了,改去韶州宜春院吧,林月身为院中红牌,有属于她自己的一栋独立的小楼,人在官场免不了要逢场作戏,偶尔出入一下花场相信那个小醋坛子还是能理解的。

    李煦放赵氏兄弟一个月长假,让他们安心养伤,同时把自己已经拜邋遢道人为师的事告知二人,警告他们不得去找邋遢道人报仇。

    本料赵氏兄弟必然有场啰嗦,孰料二人俱都蔫蔫地说:“那道人半人半神,我辈凡人有仇也不敢报,何况本无仇。”赵氏兄弟解释说邋遢道人打赵无忧下山谷时,手上是留了情的,否则人早已没了性命。自己挑衅在先,被人出手小施惩戒,虽有恨,却无仇。

    看到赵氏兄弟对老道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李煦心花怒发,看来自己是拜对师父了,从他身上但学个一鳞半爪,也足以安身立命了,这乱哄哄的世道耍不了剑可没法活呀。

    说干就干,趁着岭南大乱未起,尚有闲暇之际,李煦乘一叶扁舟再上江心洲,登岸之后将舟凿沉,发出了练不成神功誓不还乡的宏誓大愿。

    入秋之后,饱经水旱灾害的岭南大地,已呈现出大荒之相,潮州、循州、广州、封州、康州、新州、春州、恩州、高州等东西千里之地,春粮、夏粮绝收,受饥饿的胁迫,秋粮也无人耕种,百姓流离四散,许多州县缺衣少食的百姓已结伙成群开始吃大户。

    岭南节度使邓石墨严斥各州严厉镇压,驻守广州的飞羽军分出三分之一兵力进驻闹的最凶的潮州和春州两地。

    在岭南频繁遭受水旱寒暑灾害的同时,湖南、江西两道却是风调雨顺,看看的就是一个丰收年。长安派出了安抚使梅久保于十月中进驻郴州,督办湖南赈灾粮米南运,因为政令不畅,性情耿介的梅大使一连参革了六名地方官员。

    还没进岭南就动起了刀子,这种先声夺人的做法让整个岭南官场震撼不已,诸路神仙各显神通做未雨绸缪计,做金蝉脱壳计,做缩头乌龟计,战战兢兢地等待着一场风暴的到来。

    这个节骨眼上长安城一纸敕令却到了韶州,韶州刺史常思云入长安奏对,事情来的诡异,韶州官场震荡不休,安抚使屠刀刚刚举起来,岭南第一站韶州的主政官员便遁去,这是要挨刀子的前奏,还是躲刀子的步骤?

    常思云接到敕令的第二天便离开了韶州,走的匆忙,甚至可以说有些仓皇,堂堂刺史,走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家人,连例行的送别酒也没喝一口就匆匆上了路。

    虽然常思云临行前一夜召集州县官员,详细地交代了政务,但他这一走,众人还是感到主心骨被抽调了,一日之间韶州官场谣言四起,众说纷纭,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人们想找参军事杨赞问个明白,毕竟他才是最懂得刺史心意的人,而且多数韶州官员都认为自己跟参军事杨赞是能说上话的好兄弟。

    可是这位杨兄弟却突然像空气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去哪儿呢,有人说他在浈江上江心洲跟一个脏兮兮的道士在悟道炼丹,破衣烂衫,一日只食一餐,联系到杨家那幢久久也不能完工的大宅,有心之人不觉发出一声感慨,看来常思云此去福祸难测,多半怕是有去无回,若说不信就请看看杨参军,行的明显是遁世避祸之举嘛。

    春江水暖鸭先知,韶州实际上的两位主事人都蔫了,这后续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