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天光盘算了一下,在当地至少找到十家以上的收购商合作才能保证货源充足,才有可持续性,现在手边有五六家,还得再拓展,只要不乱市场,肯定越多越好。
每年三四月份,天明老家的农户就有上山抠药材的了,这能给他们带去不小的额外收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几万块钱,足够好好地贴补家用了。
“这几个供货商保靠吗?”天光问天明。
“除了朱哥还行,其他都是糊弄事儿,临时抓抓货可以,平时都是一毛不拔的主儿,嘴上说得挺好,实际上只盯着利润,谈不上什么合作。人家也不管这些,谁给的价格高卖谁,翻回头来卖不出去就又找咱们,都是这样。”
朱哥是当地种植药材的大户,有自己的合作社,在省内都是有名的。
他每年都往外卖药材种苗,同时回收农户种出来的鲜货,倒手卖给别人,赚个差价。
前几年,他着实卖出了不少药材苗子。
这两年,药材陆续产新,他得想方设法实现他跟种植户说得回收的承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可就食言了。因为量太大,县里小的收购商根本吃不下,天明这样的药材商,正是他想要合作的。
“得跟这些人好好谈谈,另外咱们还要再拓展一下收购途径,这样才能够保证咱们的设想变成现实,否则每个月根本抓不到三十万斤鲜货。现在只有这一个环节不可控。”保证鲜货供应是实现预期利润的关键。
“我把周边县城的市场也跑一跑,这样手里多几个供货商心里才更有底儿,找到二十多家问题应该不大。这件事只要在明年三月份前弄好就行。”三月份就陆续有鲜货上市,得打提前量。
“那就抓紧干这个事儿,有空儿就去跑,越早敲定越好。”
兄弟俩商量完收货的事情,天光心里还有一件事情不踏实,说白了,他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很多人喜欢跟风,看别人买卖做得好,就会也跟着做,或者是给出难题,中间赚点儿好处,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即便是看不过去,也阻止不了,又没有规定不允许人家做。
“咱们如果干得好,后面肯定有搅局的,咱们得早作应对。”天光办事一向谨慎。
“这个阻拦不了,咱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点,天明心里也清楚。
“先要保证咱们的合法合规性,让他们找不到毛病,抓紧办营业执照。”前面一直在忙,想的是闲下来就做这件事情。
“那个网上就能办,你弄一下。”
“再就是咱们一定坚持做多品种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在竞争的时候才有优势,不担心其他竞争者。”
兄弟俩刚入行的时候,好多药材行当的人都跟他们说这一行做专比做杂好,两个人也认同。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熟悉,他们越来越觉得还是做杂好,这样抗风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只是需要操更多的心。
“我也这么想的。让那些看着咱们挣钱想跟风的撵都撵不上。”天明有这个信心。
“把手头的事情拢一拢,对于来年的生产,咱们需要找个时间大家一起碰一下。”
“行。”
天明和钟凯负责采购,供货商的事情都由他们协调。
天光的职责,是统筹整个过程。他常常告诫天明要统筹做事,平行做事,弄得天明闹心,一直也搞不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有的时候,天光真恨不得把天明的脑袋瓜子扒开,把这些管理的思想一股脑儿灌进去,但天明从来不给他这样的机会,觉得也没有必要。
天光心里很清楚,总有一天,天明会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最好那一天别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