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喝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主编(四库全书)的大文人纪昀(晓岚),是一个大幽默家。他长得很怪:大秃头、大鼻子、大耳朵。一对三角眼睛、两行细眉毛——好像隔壁那少奶奶一样。有一次,一个大富翁造了一幢大房子,听说纪购很有名气,特地请他为这幢大房子起个名字。纪购打听出来这个大富翁本是铁匠出身,后来发了财,十足一个暴发户,暴发户附庸风雅,他认为是可笑的。于是,他提起毛笔,为这幢房子起了一个名儿“酉斋”

    大富翁欢天喜地的,把这两个字捧回家去,见人就说:“这是纪大学土给我写的!”可是,一当别人问起“酉”斋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大富翁就愣住了,他怎么猜也猜不出什么意思;他偷偷查(康熙字典),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他问别人,别人也直摇头,人入都纳闷,大富翁更纳闷,他不知道纪大学士搞什么鬼。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他望着这个“酉”字发呆,最后一狠心一跺脚,决定去找纪大学士。

    纪大学土一看大富翁来,笑起来了。等到大富翁开口,问起这个“酉”字,他笑得更厉害了。他说:“这个‘酉’字,有两个意义,都是字典里查不出来的:

    第一个意义要直着看——酉——这好像是打‘铁’用的铁砧;

    第二个意义要横着看——酉——这好像是打‘铁’用的风箱。这两个意义都符合你是铁匠出身,所以这个‘酉’字,正好用来叫你这幢房子!”

    这个故事主要建筑在一个“酉”字上面,这个酉字在古字里写做——本来的意义是酿酒的器具,下面是个缸,缸里有原料,缸外头有个盖和搅动器,这就是今天的“酉”字,也就是“酒”字在没进“文字美容院”以前的老模样。

    但是,酒这个东西,跟许多可爱的老公公一样,愈老愈有味道,所谓“陈年老酒”愈喝愈香。陈年老酒从酒窖里搬出来,上面一层灰,所以在小篆里,把陈年老酒写做——就是今天的“酉”字。后来这字慢慢抽象化,慢慢把管酒的官(字酒公卖局局长)也叫做“酋”(“大酋”)!

    慢慢的,这个“酉”字又开始变,因为人人都爱喝酒,三杯下肚,酒意方浓,一看瓶里,酒没有了,于是着急了,于是开始找酒。你也找,我也找,最后找到一个能够拿酒给大家过瘾的人,于是你高兴了,我也高兴了,大家都说这个人好,这个人可爱,在我们需要酒的时候他够意思,能够帮我们,我们欢迎他,干脆拥护他做“总统”——不对,那时候没有总统;拥护他做“皇帝”也不对,那时候没有“皇帝”;拥护他做“领袖”更不对,那时候还没有领袖这个词儿,他们拥护他做的是——“酋”长!

    拥护这个人要举双手赞成,所以要——

    这个字,表示两个手在推举“酋”可是举呀举的,左面的手举累了,所以放了下来,变成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尊”字。我们平常说“尊长”、“尊师”事实上“尊”的并不是那个“长”、那个“师”而是那个“尊”字上头的酒坛子。

    所以,如果有人说他“尊”敬你,为了保险起见,你最好问问他妈妈,他是不是爱喝酒,如果他不爱喝酒,那他才真是值得你“尊”敬的;当然啦,在你“尊”敬他以前,他也该问问你妈妈,你是不是酒鬼。

    因为“酉”这个字这么可爱,所以很多高贵的词儿,都跟它扯上了裙带关系,例如:至尊——皇帝。

    祭酒——大学校长、教育部长。

    这两个词儿比起来“祭酒”比“至尊”事实上还来得神气。在宋朝的时候“祭酒”(大学校长)可以跟皇帝面对面的瞪着’眼睛,一点都没有马屁相。

    在民国初年“祭酒”(教育总长)蔡元培,当“皇帝”袁大总统世凯去看他的时候,他只在会客室接见袁大胖子,不许他乱“巡视”;聊天完了,大胖子要走了,他只送大胖子到会客室门口,绝不肯多走一步,更不会在大门口送往迎来拍马屈了。

    所以“祭酒”比“至尊”来得神气。换句话说,如果有一个“祭酒”居然对“至尊”或“大官”干送往迎来拍马底的丑态,他就没有上一代人有骨头。“酒”字的历史既然这么久,喝酒的人既然这么多,所以,在历史上,酒所占的重要地位、所发生的微妙影响,自然也就多得不得了。

    酒在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大的作用,是它一开始就弄亡了两个朝代。中国夏朝最后的皇帝叫姆莱(她是他的姓,莱是他的名)据说他后来造了一个大池子,全装满了酒,叫做“酒池”整天喝呀喝的,结果把国家喝丢了;还有一个商朝的,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叫子受(子是他的姓,受是他的名,他又叫纣,一般人叫他商纣),据说后来他也造了一个大池子,全装满了酒,也叫做“酒地”也整天喝呀喝的,结果也把国家喝丢了。夏架和商纣的故事,本来不必轻于相信,因为很可能是他们的敌人编造的。但是故事的一种作用,都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喝酒过度的害处。

    夏朝的第一个皇帝是传说中治水的夏禹。夏禹有一次喝了仪狄做的好酒,非常喜欢喝,可是他忍住了。不但忍住不再喝,并把仅狄赶跑了(因为仅狄在,他又要做好酒。)夏禹戒酒以后,很感慨地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但他绝没想到,他自己的后世就是一个个的酒鬼。夏朝的第三任皇帝叫太康,就因为“甘酒嗜音”(喜欢酒和披头音乐),惹了大祸,最后到了夏架,就闹出传说中的“酒池肉林”来,因而亡国。由于一开始,酒就在中国历史上闯了大祸,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警告喝酒的文献。文献中最有名的就是“酒诰”就是动人戒酒的文章。

    尽管劝来劝去,古代人还是喜欢喝酒,喝酒如故。

    古代人喜欢喝酒,所以喝酒的名堂也最多,喝酒的家伙比现代人还丰富。以商朝而论,当时光是酒杯和装酒的,就有许许多多花样。要说,也说不清楚,你还是看看图吧,或者到博物院去看看真家伙。

    这张图里“尊”是装酒的容器“禁”是放酒的柜“勺”是盛酒的大匙子“爵”、“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