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谁废除不平等条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九七八年暑假前,一群台湾高中学生对高中历史课本第三册第九十八页及三民主义课本上册第三十二页有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提出质疑。他们说:历史课本叙述废约时间为“三十一年十月十日”三民主义课本叙述废约时间为“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两个时间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国立编译馆在各报公开答复,说:“‘三十一年十月十日’美、英‘宣布’撤销不平等条约,而正式与我签订平等互惠新约则为‘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故两书所述均正确。”这种答复,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三十一年十月十日”只是美英两国通知废约的时间,尚未完成法律手续,又怎么能算呢?至于“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的新约,照国民党教科书和历史写法,认为是空前绝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光荣纪录”而且把这光荣纪录的功勋归之于蒋介石。不平等条约是蒋介石废除的吗?就让我们用公开的史料,检查检查吧。

    先看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照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出身的张其昀党史概要所抄,内容如下:

    一、领事裁判权美国与英国人民或社团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撤销,今后美英在中国领土内的人民或社团,应依照国际公法的原则及国际惯例,受中华民国政府的管辖。

    二、使馆界及驻兵区域美国与英国依辛丑和约所取得的特权,如使馆界、北宁路驻兵权等,一律撤销。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连同使馆界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政府。

    三、租界美国与英国在中国的租界一律撤销,其行政与管理及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政府。

    四、特别法庭美国及英国在租界内的特别法庭,一律撤销。

    五、外籍引水人等特权美国及英国在中国各口岸使用外国引水人等特权,一律撤销。

    六、军舰行驶之特权美英军舰驶入中国领水之特权撤销。以后中国与它们两国之间,军舰互相访问时,均依通常国际惯例相互给予优礼。

    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英国放弃其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八、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美英两国人民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权,一律撤销。

    九、影响中国主权之其他问题此次新约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于中国主权者,应由中国与美英各国之间,依照普通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页一七一〇至一七一六)

    张其昀又综合写道:

    自从三十一年双十节,美英二友邦自动对我声明,愿放弃在华特权,另订平等新约,历数月之商讨,中美中英新约于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正式签字。佳音广播,中外腾欢,当新约签订之日,我国民政府特颁明令,激励全国人民,淬砺奋发。民心士气为之一振。(页一七二〇)

    如果张其昀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我们自然要“淬砺奋发”“民心士气为之一振”但问题是,在我们又发又振的同时,是不是还要看看真相呢?真相是不是真的同条约一致呢?

    照国民党的宣传,当然认为是一致的,所以一九七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台北中央日报上说是“完全废除”并且“从此,解除了中国近百年不平等条约的枷锁,而立于世界平等地位。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其光荣地位,即在世界史上亦有其光荣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拿出九龙的地位出来,国民党又怎么解释呢?九龙明明是中国的领土,它在一八九八年被订了九十九年的租约,国民党怎么不要回来呢?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英国各报登出英国政府声明说:

    帝国政府曾于一九三九年一月十四日、一九四〇年七月十八日,及一九四一年六月十一日公开宣布,准备于远东军事行动结束后,与中华民国政府进行谈判,以废除英国人民迄今仍在华享受之治外法权。帝国所与咨询之美国,亦曾发表相似之声明。帝国政府兹为强调其对中国盟友之友谊与联系计,决定就此事做更进一步之表示。愿于最近将来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

    但是声明归声明,在谈判时,九龙地位英国却不算在内,拒绝谈判。

    蒋介石当时也摆姿态,暗示九龙如不在内“则谈判可能破裂”不料姿态刚摆好,陶百川主持的重庆中央日报就先泄了底,在社论向罗斯福致敬中,透露了中美、中英即将签约的消息,于是姿态就摆不成了。陶百川在关于重庆中央日报一篇社论问题的更正与补充(传记文学第二十八卷第一期)中,承认蒋介石“对该社论确表不满”“认为泄漏外交秘密,饬将该报总编辑袁业裕先生交付军事审判,但并未罪及他人。袁君旋经叶楚伦先生保释,不了了之”不过卜少夫在布雷先生对一个新闻界后辈的关顾(传记文学第二十八卷第四期)中,透露蒋介石发了大脾气,因中英美三国政府原约好在元旦同时公布,故有违信约,而且此事说明重庆的外交部不能保密。卜少夫说,陶百川“因此丢掉中央日报的社长”董霖在中英平等新约与收回九龙问题的补充(传记文学第三十八卷第三期)则写道:

    其实,中美、中英新约,虽有拟议定于一九四三年元旦在重庆、华盛顿及伦敦三地同时公布,当时中国政府因收回九龙问题与英国政府屡经交涉而不得结果,曾予英国驻华公使一印象,若九龙问题不解决,则谈判可能破裂。兹由一富有权威的中国国民党党报提早发表元旦签约消息,不啻使政府失去所谓“讨价还价的力量”此亦为引起当局震怒的重要原因。当时驻英大使顾维钧奉召返国,参与其事,曾于所撰回忆录中提及此点,可供参考。

    在英国坚持不谈九龙地位以后,蒋介石就屈服了。硬不起来的原因是:“不宜为九龙局部问题而致破坏全局,且于同盟国之形势亦多不利,故决定退让。”(见董显光蒋总统传)但是难以理解的是:英国租借地,北有威海卫,南有九龙。一九二二年华盛顿会议“军阀”曾经要求收回各国租借地。当时英国允许退还威海卫租借地,至一九三〇年正式收回。所以还九龙的理由,已因威海卫一例而不能成立。蒋介石的“屈服”再一次说明他“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本质。于是,九龙地位问题,就成了平等新约的一个最大讽刺。九龙收不回来,还叫什么收回租界呢?还叫什么“解除了中国近百年来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呢?所谓“光荣纪录”、“完全废除”真相竟原来如此?选

    而且就谁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言,无论事实上或形式上,蒋介石都无法不面对一项挑战,那就是汪精卫南京伪政权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行动。这项行动,发生在“三十二年一月九日”正好比蒋介石早两天。早两天还只是就这次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说的,其实,若照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三日汪精卫与日本人阿部在南京签的协定,明明“已有平等条约的形式”那就早的不止两天而是两年了。(见傅启学中国外交史第二十四章)国民党的国立编译馆“不愿汉奸废除不平等条约废得比国民党早”就只好篡改历史,硬把没签约的“三十一年十月十日”张冠李戴起来,这当然是煞费苦心的,难怪高中学生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选

    但是,就便是“三十一年十月十日”还是落在汉奸后面,因为早在“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在“江宁条约百年纪念会”上,汪精卫就率先演说已将英美驱逐,已取消领事裁判权,已废除不平等条约了。因为汉奸都先发制人如此,所以十月六日的重庆大公报上,就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威尔基(delll.willkie)来中国时候,呼吁赶快跟进。于是十月十日,才有了宣布。但是宣布不是签约,当国民党赶到“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与美英两国签约的时候,汉奸早就于“三十二年一月九日”向日本要回这些权利了。同年六月三十日,汉奸与日本再订了“日本交还上海公共租界行政权实施细则条款”八月一日,正式从日本人手里收回租界,并把这一天作为“复兴节”?选

    汉奸的这一行动,使蒋介石大感遗憾。在日记上说:“日汪先行发表伪废除不平等条约,殊为遗憾。一般人士虽明知伪约为儿戏,然而中美新约继其后发表,未免因之减色。”(蒋总统秘录第十三册)英美拖到这年才放弃不平等条约,其实做的,只是顺水人情、空头人情而已。傅启学中国外交史中曾有论列,他说:“是时英美在华的势力和地位,已完全被日本侵占。在三十一年的太平洋战争,是英美的惨败年。香港、新加坡、马来半岛、菲律宾、荷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都被日本侵占。英美当时放弃的在华特权,是已经丧失了的特权,对中国是‘惠而不费’,所以英美这项措施,是最贤明的措施。”剑桥中国史的作者亦认为一九四三年初,西方国家与蒋介石政府签订废除不平等条约,是一象征性的举措,以反制日本反英美帝国主义之宣传。(见cambridgehist〇ry〇fchina,v〇l.13,pt.2,p.533)

    但是,汉奸的快马加鞭又不止此。他们不但跟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且跟意大利也废除了。王世杰、胡庆育在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一书里说:

    民国三十二年一月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