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军航空兵走的是重型战斗机为主的发展路线,随着二战后期飞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改良,美军的重型战斗机呈现出鲜明的高速、强火力、厚装甲、大载弹量的优势特征。特别是大载弹量这一特点,让美军的重型战斗机在不减轻对空作战的能力时,又能具有一定的对地作战能力。
为了配合美军重型战斗机这一对空对地两用的特点,相应的新型弹药也先后被研发出来列装到一线航空部队。除了大家熟悉的火箭弹燃烧弹外,原本专供战斗机使用的250斤对地炸弹,也被新研发出来的集束炸弹所取代。
集束炸弹是把许多小型炸弹装在一起齐投或连续投掷的炸弹,又称子母炸弹。构成集束炸弹的小炸弹又称子炸弹,根据作战任务的目标,有杀伤子炸弹、反装甲子炸弹、反跑道子炸弹、撒布式地雷等多种。一颗集束炸弹的子炸弹数,少的几颗,多的几百颗。装甲战斗车辆、部队集结地等集群目标,或机场跑道等大面积目标,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
以p-51d“野马”式战斗机和p-47雷电”式战斗机为例。p-51d“野马”式战斗机经过改装后,其火力配置为6挺12。7mm重机枪,105寸火箭弹,两个炸弹挂架(可选择挂装1000炸弹、燃烧弹及集束炸弹)或两个1000加仑可抛油箱。而p-47“雷电”式战斗机经过改装后,其火力配置为812。7mm重机枪+
由此可见。这时的美军重型战斗机已经称得上是恐怖的战争机器,如此武装起来的战斗机,可以对大多数的地面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包括对敌人地机场、公路及铁路交通网实施破坏,突袭地表上明显的军事设施、集结中行进中的敌人步兵及装甲车辆,摧毁敌人军队后方的远程炮阵地及后勤补给站。
在接到了美军航空兵司令部的命令后,在萨尔地区上空进行巡逻任务的72架美军战斗机,立即就近向德国萨尔地区中的各种军返航前的攻击。
萨尔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德军,把手着通往齐格菲防线的道路,情报分析保守估计有5德军师地兵力分别在梅斯市至萨尔之间。其中包括最少一个德军装甲师。在梅斯市遭到盟军围攻后,德军在萨尔地区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往增援,部队正在路上前进。
而美军巴顿的部队在攻入梅斯市后,主力部队已经越过了梅斯市,继续向萨尔地区推进,战术上采取了围城打援的办法。这样一来,美军和德军的部队就在梅斯与萨尔之间的地段,正面对上,打起遭遇战来了。
“我是飞天侠。所有人注意了,向我靠拢组成五路纵队。俯冲精确轰炸下方地区,敌人的移动目标。”带领着61号战斗机群执行任务的第6空联队长约翰。米歇尔上校,在萨尔地区低空盘旋后,找到了地面上最有价值的目标,那就是正在沿着公路从萨尔向梅斯增援的德军装甲集群及机械化步兵车队。其与美军前来拦截地部队,相距不超过5里,眼看地面上的德军和美军就要交战起来,而美军地战斗机群偏偏在这个时候飞抵战场的上空。
正所谓来得快还不如来得巧,来得巧还要来得妙。为了迎战美军的部队,德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成战斗队列展开。分布在公路两侧的开阔地带中,装甲坦克车在前,装甲歼击车在两翼,而乘坐着装甲运兵车及大卡车前进的步兵居中。装甲自行火炮则随着部队后面移动。在飞机上从空中望下去,还真是一个壮观的场面。反观美军这边,由于道路泥泞远程炮阵地没能及时向前移动。攻击完梅斯市后损失掉的装甲车辆数量还没来得及补充,虽然现在是拦在德军前进的路上,也只能是凭借步兵就地转入防御了。
幸好美军航空兵的机群不请自来,让地面地美军喜出望外,除了欢呼声外美军士兵们甚至还吹起了口哨。
这时,德军刚展开的装甲部队,想向后退也来不及了,唯有加速向美军部队正面冲去,只要一进入车载炮火的射程,就能沉重打击美军的地面部队。
轰炸机群轰炸地面装甲部队或许见多了,但战斗机群轰炸机地面装甲部队在二战这时还不多见。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军地装甲指挥官多少有些大意,以为能够强行冲过这一段距离。
“我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