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却不可陷于一家之见;因为心中一旦有了成见,就很难接受书院的教育,成为白栋理想中可以‘融会百家’的大才。
融会百家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在众位学宗看来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这种想法颇为让人期待。作为百家理念的坚守者,孟珂不可能去研究法家三派,并且为其摇旗呐喊;卫鞅和慎道更不可能认同儒家的理念,什么是儒家?在他们看来儒家就是最大的骗子。
所以无论白栋说得如何动听,诸子学宗还是会严守自己的理念,更不会去贸然尝试。不过白栋有志与此,似乎应该鼓励才是,而且白栋说得很清楚,若是他们肯留在书院为师,尽可传播自家学说,真有本事将学子拉入门中,书院也不会阻止。
这小子哪里来的信心?不过管他能不能成功呢,凤鸣书院可是个好地方,而且住在这凤鸣别院里也极为享受。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正是学派之幸;何况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白栋勾起了。现在连颜老头儿都在憋坏。你不是说随便我等传播学派思想麽?我老人家年级大了,精力或者不济,却有一批好儿子好孙子,随便挑出一个来,就能把你的学生拐走一半,你小子信不信?
这种心思卫鞅也有,而且比老颜俭更为功利。凤鸣书院虽是面向全天下招生,老秦学子毕竟还是要占了多数。这些人若有所成,日后必为老秦的骨干之臣,到时岂非都要尊他这个招生司领一句‘恩师’?
看来慎道的提议还是应当考虑一下的,这次颜俭来了、孟珂和漆雕邈也来了,还不知墨家和兵家会否打书院的主意?如今最大的敌手就是儒家学派,慎道人单力孤,自己当不能坐视;变法固然重要,可强的却是老秦,如果在书院经营有成,强的可就是自身了......
卫鞅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名招生司领。想用完了就扔,门儿都没有啊。这个亏不能吃,所以他也要做学院列师之一;卫鞅都表态了,孟珂这种原本还存了观望之心的人也就下定了决心。在齐国好是好,身份超然、田因齐更与他亦师亦友,可惜人心不古,圣道早衰,他的‘民贵’思想也最多就是嘴炮,现在各国国君重视的是霸道,最喜能在短期内强国强兵的法家人士,与其在齐国做个待遇优渥的闲人,怎比在凤鸣书院开学授课传播自己的思想?
白栋身为天下名士,或有霹雳手段,却从不持一家之见,现在天下士子无论贵族寒门,有谁不会写两笔隶书、吟上几句新诗的?而且早在半月前,身在齐国的孟珂和慎道就已经听闻了凤鸣书院将要进学开院的消息,可见白栋功课做得极好;以他的号召力,不愁遇不到可教之子,这才是真正吸引他们远赴老秦的原因。
看到这些天下闻名的学宗纷纷表示要留在凤鸣学院,嬴渠梁真是开心坏了,寡人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老秦文事不休,近乎于蛮夷戎狄?
他才不管日后凤鸣学院教出的学生是哪家哪派呢,都是人才!儒家怎么了?指望他们变法强国是不成,王道思想就是个屁;可儒家出来的人个个都能克己守礼、清廉自守,虽然缺乏卫鞅这样的魄力,做个县令郡守什么的还是能够胜任的。
法家收天下之财,儒家收天下之心,墨家会画个饼、引领天下人之念,工家则在改良天下人的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可是白栋《思学》上的名篇,嬴渠梁喜欢着呢。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了兵家人物,老秦现在缺少的不只是文士,还有名将。关中无大将、车英子岸为先锋,这是嬴渠梁心中永远的痛。
“呵呵,既有诸子相助,凤鸣书院自当鼎盛一时。有件事我是要提前说明的,凤鸣书院不会白白用人,除有佳宅相赠,还有执教之资,颜老先生就以每年万金计算,其余各位都是每年八千金的教资如何?”
糖衣炮弹是最管用的东西,白栋是拿定了主意要将这些大贤学宗留在老秦,凤鸣书院就是你们的归宿,以后就不用乱想了。
一年八千金可不是个小数字,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没钱能行麽,还不是子贡掏得腰包?听到白栋肯出钱,连老颜俭都笑成一朵花儿了。
“呵呵,各位既是书院聘请的列师,以后就只管教授学子,诸如书院管理、学子的课程安排,那就是小子的事情了,还有这入院考核的试题,也不需各位过问,各位应当不会反对吧?”
“选拔学子的考题我们也不能过问?”
老颜俭看了白栋一眼:“你小子该不会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难为那些学子吧?我老人家可先说明白,要是你招来一些不成器的学生,我可不教!”
ps:求几张推荐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