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河西对岸,连营数里,牙旗林立,刁斗森严,巡哨密集居然是一支大军拦住去路,辕门上迎风激扬的大纛,分别写着“曹”、“刘”。
接到消息的乐进惊讶不已,飞驰出谷,一见对面大军的营制布局,就以非常肯定的语气道:“是曹孟德的军队,另一支,多半是刘玄德的兵马。”
曹操?刘备?这对难兄难弟,何时跑到此地当拦路虎来着?若真是这二人,以他们的军事素养,怎会放过在险道伏击的机会,反而堂堂正正扎营布阵而战?以乐进对此二人的了解,他们都不是这样的人啊。
会不会是两支军队刚到,来不及设伏,抑或是……猜错了?事实上,乐进还真没猜错,这两头拦路虎,正是曹操与刘备。
孙曹刘联军于半月前攻下沙羡,灭掉黄祖之后,孙权又开始新一轮迁徙。不过这一次与以往略有不同,孙权将迁徙人员一分为二,他带领一批人到沙羡,以此为大本营。而各家族人及将官内眷,则北迁安陆,必要时,进入南郡,托庇于刘表。
孙权再明白不过,沙羡将会是他最后一个迁徙地,至此已退无可退,生死在此一搏,家人与族人实不应同履此险地。
孙权的迁徙大军,非战斗人员占绝大多数,必须要有一支军队掩护断后。派谁来呢?当初豫章迁徙时,是程普在柴桑阻击,不过眼下程普另有反击计划,并且已上报得到批准,断后之事,就只能另托他人了。
而江东军这时正接收沙羡,于夏口重新布防,兵力也不宽裕。而要掩护孙权与大军会合,必须不少于万人,这当口江东军哪里还抽得出万人?周瑜正为难,这时曹操与刘备却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北渡,拦截龙狼军,掩护讨虏南下,并予以龙狼军迎头痛击。
周瑜早有此意,只是不便开口,眼见二人这么上道,心下大喜。一口承诺兵甲、武器、粮草、船只俱优先供应。
曹、刘二人之所以自告奋勇,既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也是出于联盟的需要。
曹操与刘备的军队,打陆战还成,打水战明显弱势。所以夏口防御战,他们很难帮得上忙,顶多只能布防沙羡而已。这种阶梯式被动防御,在曹操看来,是下策。曹操从来就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必须主动出击,西陵防御反击战是一个绝好机会。
此次灭黄祖,江东军居功至伟,曹、刘两家合起来都没孙氏一家强大,隐有执牛耳之势。如果曹刘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果,今后三家联盟可能就要变成一个老大与两个小弟的关系了。
面子是别人给的,地位是自己挣的,想要在联盟中发出强音,还得自己奋争。于是,曹操、刘备,来了。
事实上,曹刘的兵马早在五日前就到了西陵。断后掩护,若来得太晚,还有何用?五日,若一边扎营,一边派出奇兵设伏,完全来得及。
刚扎营时,韩浩就献策以奇兵伏击。同样,那边的孙乾也向主公建言,利用险道狠狠打击一下来犯之敌。但是,曹操、刘备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都不约而同否决了无他,实在是吃过马悍的大亏太多,真心怕怕了。
细算起来,从兴平年间开始,曹操与马悍对决,从没一次能伏击成功。程昱曾精心策划了一次连环伏击,连曹操事后得知,都连声称赞妙计。可就是这样的妙计,非但没能算计成功,反击损失折将,还供手送上一员大将之才。直到前不久还被马悍在大泽里追杀数日,怎么躲都没用,最后还差点被烧烤了……韩浩是没吃过这苦头,否则打死也不敢出这样的主意。
刘备那边更不用说,关羽玩伏击,差点没命,三兄弟几乎天人相隔,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为何伏击屡屡被窥破?毫无效果?
曹操与刘备都曾分析过,大致是两种看法:一是马悍有神识,这家伙连千步神射都能使得出来,有神识还真不奇怪;二是辽东胡人甚众,多信神巫,凡举兵征战,常请神巫占卜吉凶。据闻这些神巫颇有异术,龙狼军中,极可能就有这胡巫在。
反正不管是那种情况,曹刘的大亏也吃得够多了,而且二人手头的兵力也不宽裕,实在赌不起。也罢,别弄险,还是堂堂正正摆开阵势一决高下吧。
乐进不知道,他竟是托了主公的福,有惊无险,躲过一劫。而接下来,才是啃硬骨头、见真章的时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