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大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又组织部队收缩防御。虽然情势不利,却没有丝毫慌乱。

    倭寇自和明军接战以来,向来明军都是一触即溃。鲜有有治军才能的将领,不想却在此遇阻。

    这时倭寇阵中冲出十几个黑衣武士,手拿长刀,从侧翼包围,径直向那将军冲去。他的卫兵登时大叫‘俞将军,快进关!’那年轻将军却是不肯舍众独逃,仍是坚持先指挥士兵撤离。

    那十几个黑衣人身法迅捷,武功高强。接阵的官兵登时死伤了十余人。那将军忙指挥自己身边亲兵三十余人接战。这些士兵个个武艺精熟,是他一手训练的一支精兵。而且人数是对方两倍有余,怎奈一接手,仍是伤了三人。余下二人斗对方一人,不求杀伤敌人,只求防卫拖延,仍是抵挡不住。渐渐败退。

    一众士兵大叫‘俞将军,快进关!快进关!’只见那年轻将军拔剑在手,大喊道‘弟兄们,我们身后就是黎民百姓,我们都是大明朝的好男儿。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父母子女,今天随我死战到底!’他这几声大喊之后,明军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拼杀,倭寇的攻势登时缓了一缓。

    智凌大师看着他点了点头道‘这个娃娃不错,是条好汉。’又道‘季公子,你在这边小心呆着。我虽然是出家人,但好歹也是大明朝的子民。哪能看着同胞受人欺负!今天我要大开杀戒了!’季云笑着点了点头道‘那请大师大显神通吧!’

    智凌大师师出少林,外家功夫不凡,轻功却是一般。而且河面过于宽阔,也不可能一跃而过。便从河面游了过去。季云说了一句‘大师小心。’大师只是点了点头,让他放心。

    将游到河中央的时候,智凌大师突然沉了下去。季云虽然对他的武功极有信心,但心中仍是突突乱跳。直到大师的光头从对面岸边冒出来的时候,季云才松了一口气。

    大师悄无声息的上岸,此时倭寇已逼至关下,明军抵挡不住,但虽败不乱,仍是拼死抵抗。而那十几个黑衣人已逼近那将军前面十余步处。亲兵也已死伤了七八人,形势更是危急。

    这时两军注意力都集中在战场之上,无人注意到他。直到他一身湿淋淋的上岸,到了那将军身前,旁边兵将才注意到他。那将军见了他也不禁一呆。而那群黑衣武士已攻到眼前。智凌大师大踏步迎上,旁边士兵无不惊呼‘大师小心!’

    最前面那黑衣人已一刀劈向他左颈之上,他却好似根本没有把对方的长刀看在眼里,不但没有退避,反而抢上一步,挥拳痛击对方面门。他天生神力,加上外门功夫高强,刚才听了那将军鼓舞士气的话后又是热血沸腾,这一拳打得威力惊人。

    那倭寇没想到他武功如此高强,毫无防备之下,一拳正中鼻梁。竟然被打得飞了出去。口喷鲜血,眼见不活了。后面的两人一错愕间,被他双掌齐推,击在胸口,一阵骨头碎裂的声音后,也是立刻毙命。

    季云见他使的是正宗的罗汉伏虎拳,招式变化简单,不过他使的却是刚猛凌厉。且招式虽然看起来简单,却似拙实巧,以简胜繁。武功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高些。又突然想到慕容冲,慕容冲的武功潇洒华丽,不过若是遇上智凌大师,只怕连二十招都接不了。

    这一转念间,大师已击毙了对方八人。这时他身上湿淋淋的不断滴水,他本就身材巨大,面目凶恶,现在衣服脸上又全是鲜血,更显摄人心魄。大师矗立当场,直如灵霄殿的巨神下凡。又似地狱中的恶鬼闯入人间。双方兵将见他如此,无不惊的呆了。

    倭寇一方急忙鸣金收兵,而明军也是十分疲累,无力追击。

    过了一会那将军走到智凌大师面前道‘多谢大师大显神威,救了弟兄们性命。不敢请问法号?’

    大师摆了摆手道‘先不忙说这个,我兄弟还在河对岸呢,赶紧接他过来!’

    派船接季云过来的时候,那将军正站在岸边相迎。见季云虽然年纪轻轻,但看着潇洒自若,沉稳镇定,知道不是一般人物问道‘这位公子贵姓?’

    季云

    通报了姓名,又问道‘将军何人?’

    那将军道‘末将俞大猷!’季云不知,智凌大师却道‘原来是俞将军,民间都说俞将军治军有方,保家卫国,倒是失敬了!’

    俞大猷道‘倒教二位见笑了!今日若不是大师天神下凡,末将一败涂地不说,只怕我手下兄弟们个个性命难保,更不知有多少百姓生灵涂炭。二位若是不嫌弃的话,还请留下一叙!’

    这时已近黄昏,打扫完战场,安排好岗哨之后,俞大猷吩咐备饭。智凌大师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忙道‘正是,这事最为当紧!’

    俞大猷旁边一人道‘快给大师准备一桌上好的素宴!’

    智凌大师喊道‘备什么鸟素宴,洒家最爱吃鸡,有鸡吃就行。’众人见他一个大和尚嚷嚷着要吃鸡,无不莞尔。

    晚宴间,说起倭寇之事,季云才知道倭患远比坊间传说更为严重。甚至已将动摇国基。今天来攻的这一大队倭寇,五日间已攻破了十余处指挥所。所到之处明军一触即溃,甚至未触先逃。这些官兵平时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好勇斗狠。到了真正抗敌的时候却个个胆小怕死,当真不成体统。但也正因如此,倭寇太过大意,此次进攻铁铃关并未做过多布置,以为像别处一样手到擒来,不想吃了个大亏。

    季云道‘看情形,倭寇还会再来进犯。恕我直言,俞将军虽善用兵,但我军单兵作战能力好似有所不及。可想到临近指挥所请援军,夹击倭寇?’

    俞大猷道‘季公子,别处官兵,倭寇不去打他们,他们已经要烧香拜佛了。如何敢来捋虎须。而且上面有规定,不准私自调用军队,归指挥巡察一人指挥。须得请示于他才行。等他调令下来,倭寇可能都到浙江了。’

    旁边陪客的参谋说道‘再说了,还请援军?这些近一些的部队,要么是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要么是溜须拍马的无耻之徒。哪有一个像样子的。他们本身就不愿来,费钱费人,损兵折将又得不到好处。只是本来还碍于情面,不好推脱。有这个规定之后,便堂而皇之的不用来了!’

    季云道‘这个规定一看就不合理,战场瞬息万变,如何能耽搁?为何没人提出异议?’

    那参谋道‘那指挥使本身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无能之辈。平时提拔的人要么是他的亲信,要么就是些吹牛拍马之人。他一开会问他所作的规定怎样,都是异口同声的说大人英明神武,算无遗策。而我们俞将军刚说了点意见,他立马面色不善。俞将军只得作罢!’

    智凌大师道‘好歹他还留下了俞将军这位将才,还算是有点脑子!’

    ‘他留俞将军,只怕也不是心甘情愿!只是他也明白,万一真的危急,总得有个人能力挽狂澜才行。也不能尽用些无能之辈,不然谁给他顶着!’

    顿了一顿又道‘你们知道这位段大人怎么提拔的吗?’

    季云和大师一起看着他。

    ‘他舅父是朝中吏部大员,给他混的这个参将。前两年倭寇过于猖獗,各处战事不利,朝廷大为光火。他胆大包天,谎报军情,说道自己率三百余众大破倭寇近千人。朝廷极为高兴,忙派特使来证实嘉奖。他一看牛皮吹大了,有特使来,惊慌失措。不知何人给他出的计策,他竟从邻近各州买了死囚来杀了抵数。甚至连小偷乞丐都不放过。有一可怕传闻,说道他竟然派部队找到一个极偏僻的村子杀了一百多名无辜村民抵数,才凑够了所报首级数。又给了特使每人五千两银子,他舅父又答应给那两人办了两件大事。那两个特使回去着实替他吹嘘了一番。结果皇上让他连升两级,又号召各部学习他治军有方。哎,真是天大的笑话!’

    智凌大师听到这里大怒,啪的一声,将饭碗捏了个稀巴烂,起身就要走。季云问道‘大师,你干嘛去?’

    大师道‘我去把这个鸟指挥的脸给他烀烂!’

    季云苦笑道‘你连他叫什么,住哪什么的都不知道呢!’

    智凌大师停步说道‘是啊,这洒家倒是忘了!’

    众人见他憨直的可爱,对他的惧怕之情慢慢淡了。

    一人说道‘今天见大师的武功,真是高强至极。对了,您最厉害的功夫是什么啊?’

    智凌大师说道‘说到我最厉害,最引以为豪的功夫,别人都万万不及,难以望我项背。’摇头晃脑的接着道‘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众人齐道‘愿闻其详!’

    ‘吃鸡,这是我生平最厉害的功夫。洒家曾经一次吃了二十条鸡腿。除我之外,再未见有人能吃五条以上的。有一次,一个小子不服,和我比试,才吃到第四条,他就口吐白沫了。请了当时滁州城最有名的岳神医治了好几天,才捡回条性命!’

    众人无不哈哈大笑‘那大师吃鸡的功夫当真出神入化,佩服佩服!’

    当下俞大猷又安排两人歇宿。

    次日一早,俞大猷来见二人。想请大师教授士兵武艺,望二人能多留几日。

    智凌大师面露难色,他一向自在惯了,极怕麻烦。而且他所长者乃是拳脚,于军队中所用的枪术刀术却是不喜。但看季云有意相助俞大猷,也决定尽些力。

    他武功高强,所传枪棒虽然算不上上乘,难以对抗武林高手,但用于上阵打仗对付倭寇却是绰绰有余。

    俞大猷又问季云‘季公子,你有什么良策吗?’

    季云微笑道‘俞将军,素来交战讲究知己知彼。我们现在须先打探倭寇从何而来,在何处安营,真正的实力等等。再看我守军·近几处防御工事等。’

    俞大猷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季云。原来这一队倭寇从浙江沿海而来,约有千余人,装备精良。其中正式倭寇五百多人。

    当时倭寇有真倭假倭之分。所谓的假倭,其实是中国人。多为沿海流寇,以及一些难以为生的难民,还有些原本的朝廷通缉惯犯组成。打着倭寇旗号,一同抢掠。假倭寇熟知地形以及中原军防政治等。而真倭具有极强战力,所以颇为棘手。他们行动迅速,远不是腐败的明军能比。

    往往守将无能抵抗,上报上级,各道批示下来,倭寇早已去的远了。

    这一队倭寇一路劫掠而来,官兵竟无能保护百姓。他们日渐猖獗,现在竟然公然攻打明军。明军将领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天天拿着这么多俸禄,恨不得走路都怕崴了脚,怎愿冒险打仗?所以一路披靡。直至铁铃关,方遇真正对手,吃了个败仗。

    下午探马回报,倭寇已退至姑苏城外,安营扎寨。肯定是不甘心失败,想卷土重来。营寨靠近河边,想来是因为忌惮俞大猷军以及大和尚武功高强,万一失败,立刻可以从水路逃跑。而俞大猷部并无水军,无法追击。可以说已立于不败之地。

    季云让俞大猷拿出城防图,仔细的看了半个时辰,说道‘俞将军,前日一场大战智凌大师大显神威,倭寇有些害怕。一时不敢来犯。再来时一定会计划周详。我们须得小心应付。’

    俞大猷道‘季公子,那依你看倭寇会如何进攻?’

    ‘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形。我关地势险要,从后方无法绕道,两侧又有护城河保护,只有从正面进攻。但他们又有些害怕智凌大师,不会贸然强攻。而我们东西两方十余里外都有别的关口,防守能力薄弱。那东边关口纵然拿下,用处也不大。而西边正节指挥所如果失守,倭寇便能威胁到我军腹地。我想倭寇会从想法拿下正节指挥所,然后形成犄角之势。到时我们腹背受敌,定会十分难受。’

    俞大猷沉思半晌道‘那以季公子之意,该当如何?’

    季云笑道‘既然倭寇如此害怕我们智凌大师,那当然得好好利用大和尚了!’

    然后如此这般的告诉俞大猷心中计较。二人低声商议许久,终于有了计划。

    而官兵个个摩拳擦掌,有了智凌大师助阵,人人信心大增,静待倭寇到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