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宋徽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创新,都是简单且易被模仿的,一番劳碌,终是为别人做嫁妆,且易遭祸事,不如低调才是好。

    绢儿决定不到恰当的时候,有些东西还是别拿出来。不过一些能改善自己生活的物事,倒是越快越好,比如眼前软软的枕头,是骆二娘用各种布余料拼绣而成枕套,枕心用着野ju花、谷糠、蒲绒塞满。

    当然这种枕头不是绢儿首创。早在汉代便有丝织的枕头,只是今人喜好瓷枕,所以便渐少有人使用。这是云哥见了成形后的布枕,笑说道。

    过了几日,骆家便将藤制枕头放进储物箱,换上同样的软枕。不过到了夏日炎炎时,藤枕依然还能派上用途,可见任何事物不是都十全十美。

    日子不紧不慢的又过了三个月,张二郞足半年没有音讯,大郞很是焦虑,张家娘子劝说安慰了许久,大郞也不见轻松,只唠叨着,当初给的钱两太少,怕二哥在外有辛劳。

    巧儿过年便是十六碧玉年华,已到婚配的年龄,厮儿栓子厚着脸大胆向娘子央求将巧儿配给他。

    娘子笑道:“只看巧儿的想法。”

    巧儿犹豫小会,红着脸便应下了。她心中也思量,栓子人老实能干有力气,家中只有老父一人,唯一的姐姐已嫁到邻村,没甚拖累。待过四年,自己女使契约到期,至少能攒下七十贯钱,加上栓子平日攒的钱,还可在村上买三十亩薄田,从此成了主户。(宋朝以财产来分,分主户和客户,一般客户便是那些没有田地的佃客。)

    这日正午时,炎热难耐,屋里更是闷热,娘子吩咐着将竹塌搬到院里树阴下,也好午睡片刻。娘子躺在树阴下竹塌,脑袋枕着瓷枕,发梳着百合鬓,除了一只玉钗,头上便无其他饰物,穿了件淡绿藤枝罗衫,下身霜白色纱裙,身边躺着小乙哥,只穿了件无袖罗纱衫子,睡得正甜。锦儿坐在旁边,眼睛半搭半睁无精无采,手里慢扇着素白合huan扇。

    绢儿端上一碗昨日镇在井里的酸梅汤,娘子喝完后,舒心叹了一口气道:“你们且都吃一碗,也好消消炎热。”绢儿与锦儿谢过娘子后,各吃了一碗。正当娘子吩咐着巧儿去摘些茉莉放入床帐中,也便夜里睡觉,气息清香,便见邓大娘手握着一封信进院。

    “娘子,是京里来的信。”

    娘子接过信,却烦恼道:“这字它认得我,我却认不得他。大娘你且帮请位识字的村人来。”

    大娘笑道:“已让小厮去请村里教书的老师。”娘子忙起来,叫来奶母照看小乙哥,然后回屋梳理了一番,便到正堂上等客上门。

    过了一会,一位三十岁上下,穿着交领白色罗纱长袍的秀才便被小厮锁子领到了正堂。绢儿送上点茶后,便退下了。

    张家娘子听秀才将信念完后,激动流下泪道:“二姐终有下落。”手捧着夹在信中半旧的手绢,手绢的角上绣着半支莲。

    张家娘子自知失礼,擦干泪谢过秀才,还亲手奉上点汤恭送秀才离去。

    “真是上天保佑,二姐平安无事,只是她怎生跑到京城去了。”邓大娘笑裂嘴道。(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