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范龙生扬眉问道:“什么开山妙法?莫非你在这三十年阔别之中,练成了‘五丁神掌’?”

    薛兆奎摇头笑道:“五丁神掌是内家极高神功,小弟无此造诣,但我这开山妙法,却比‘五丁神掌’省事很多,根本用不着我费上半丝气力。”

    范龙生恍然一笑,指着那群蝎子娱蚣等罕世毒物说道:“你大概又是要利用它们的天赋本能。”

    薛兆奎点了点头,微笑答道:“它们之中;有两名开山先锋,一名开山壮士,范兄少时看来,定会觉得蛮有趣呢!”

    范龙生闻言,心中暗想眼前共有壁虎、蜈蚣、蜘蛛、蛤蟆、蝎子等五种毒物,却不知哪种毒物,具有开山之能?及谁是开山先锋?谁是开山壮士?

    谈笑之间,业已走到洞穴尽头,面前横亘的便是一片坚厚石壁。

    范龙生含笑说道:“薛老五,如今时分,正是申刻将尽,你便传令什么‘先锋’‘壮士’,攻破石壁,让我一开眼界何如?”

    薛兆奎点头一笑,向天云道人,略作手势。

    天云道人恭身领命,举起手中所持的一面紫色小旗,指向石壁。

    那条紫色蜈蚣见状,立即百足齐划,化成一道紫光,凌空射去。

    范龙生好不惊疑,知道这蜈蚣就是薛兆奎所说的“开山先锋”之一,心想难道蜈蚣也会像“穿山甲”般,具有透石穿山能力?

    蜈蚣飞到壁上,并未透石而入,只是百脚如飞,在壁上片刻不停地,环行爬走。

    约莫盏茶时分过后,被蜈蚣爬行的一大圈石壁之间,色泽微黄,已与别处壁色有异!

    范龙生静观至此,已知必是这蜈蚣剧毒,具有腐石之力,薛兆奎才命它作为先锋,把这圈石壁,加以腐蚀。

    天云道人见石色已变,遂把紫旗一举,蜈蚣便即离壁飞回。

    薛兆奎指着坐下的血红壁虎,向范龙生笑道;“范兄,第一先锋是那条紫色蜈蚣,第二先锋便是这条血红壁虎。”

    话完,举手轻拍壁虎,壁虎便把大嘴一张,向那圈业已变色的石壁之上,喷出一股宛若飞泉的黄色液汁。

    这股黄色液汁,出口之际,其势甚骤,宛若飞泉,但在半空中却化为一片蒙蒙细雾,极为均匀地,喷着于那圈变色石壁以上。

    也约莫过了盏茶时分,血红壁虎的大嘴一合,黄色细雾立收。

    那圈石壁,则由微黄色泽,加深成了枯黄色泽。

    范龙生微笑说道:“两位先锋的腐石施为已毕,但我还猜不出谁是‘破壁壮士’?”

    天风道人把手一挥,那只苍土色的绝大蛤蟆,便一蹦一蹦地,缓缓蹦到离壁六七尺处。

    范龙生“哦”了一声,失笑说道:“原来所谓‘破壁壮士’,就是这位专门想吃天鹅肉的大腹将军?”

    话音甫了,苍土蛤蟆阔腮怒张,猛一吸气,使那本来业已硕大无比的肚皮,几乎又复涨大一倍。

    范龙生知道它是要用“蛤蟆气”击破石壁,遂一面含笑静观,一面暗握真气,布向身前,准备防御那些反激飞来的锐利碎石。

    苍土蛤蟆,把那业已吸气怒涨的硕大肚皮,连鼓几鼓“呱呱”两声怪叫,便自张口喷出一股猛疾无伦气流,向那圈枯黄石壁,凌空撞去。

    “砰”然巨震,石雨星飞,石壁上果然硬被击出了一个微透天光的极深洞穴。

    苍土蛤蟆又复吐气连击两次,穴口便已扩大得可以容人出入。

    石壁以外,正下着声势惊人,宛若天河倒泻般的倾盆大雨。

    大雨之中,并可听得见隐隐雷鸣。

    薛兆奎脸色如土,全身微颤地,向范龙生摇头叹道:“范兄你看,如此雷雨,足见冥冥天威,凛不可犯,小弟果果果然逃不过这场劫数。”

    范龙生觉得雨势虽极猛烈,雷声并不太大,但仍不肯劝他行险,遂向薛兆奎含笑安慰说道:“薛老五,常言道‘勒马悬崖,并不为晚’,你既怯冥冥天威,则大可不必出谷,从此严律手下,莫再为恶,由我范龙生负责替你向‘阴阳双魔’,报复削足之仇便了。”

    薛兆奎长叹一声,摇头说道:“石壁已开,时晨已到,哪有再复畏缩,不敢出谷之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小弟决心冒险,与天一争,只请范兄在我万一遭劫之后,代我了却多年心愿,薛兆奎九泉之下,便可瞑目。”

    范龙生见他语音悲恻,神色凄惶,兆头确实不佳,但却分明决心已定,无法挽回,遂也黯然说道:“薛老五既下决心,你便先命那些毒物,出穴试上一试。”

    薛兆奎点头示意,便先命天云道人,带着紫色蜈蚣,及黑色蜘蛛,首先出穴。

    穴外狂倾雨势,及隐隐雷鸣,与适才完全未变,并无丝毫异状。

    薛兆奎再命天风道人,带着那只苍土色的绝大蛤蟆,继续离穴出谷。

    雷声雨势,一若先前。仍无什么天劫将临朕兆。

    薛兆奎眉头微展,再命天雷道人,率领九只奇巨毒蝎,一齐钻出穴外。

    这时,雨势仿佛略微加强一些,但那隐隐雷鸣,却反倒若有若无地,似在渐渐收歇。

    范龙生微笑说道:“薛老五,你且放宽心,看来业已没有什么大不得了的了!”

    薛兆奎点头一笑,遂发出号令,命坐下血红壁虎,施展最快身法,电疾窜出石穴。

    谁知那只血红壁虎,平时极为听从薛兆奎的指挥,如今却突然抗命起来,反而往后退了两步。

    范龙生见状,方自略蹙双眉,薛兆奎业已厉声一啸,向血红壁虎叱道:“你怕死么?他们均已出穴,难道只把我们两个,留在这‘五毒谷’内?”

    话完,微凝真力,向血红壁虎背上。重重击了一下,催促它赶紧负着自己往穴外窜出。

    血红壁虎见主人发怒,遂怪叫几声,长尾摆处,四足猛蹬,化成-道血色飞虹,背负着这位改称‘拜蝎教主’,又号‘赤发真人’的薛兆奎,便向石穴之外,电疾窜去。

    范龙生关心好友,自也施展绝世轻功身法,随在薛兆奎身侧,一同飞出,准备万一有甚变故,可以竭力抢救。

    他们起身之际,穴外情势,仍然平静无奇。

    但薛兆奎、范龙生与那血红壁虎,刚刚窜出洞穴的刹那之间,眼前却金光一闪,山谷通明,爆响了一声威势足以摇山震岳的垂天霹雳。

    当世武林中,除去大悲尊者、“三奇羽士”南门卫“释道双绝”以外,功力最高之人,便推“三烈阳魔”杨叔度、“七柔阴魔”

    楚绿珠、“毒手天尊”祝少宽及“云雾仙客”范龙生等四位,傲视群伦,罕有敌手。

    谁知范龙生虽具傲世无俦的极高功力,却仍难禁得起这雷霆一震之威,目中才见金光,便在那声垂天霹雳之下,糊里糊涂的失去知觉。

    等他在茫茫中醒来,雷雨已住,只觉全身骨节酸疼,好像是感受风寒,大病初愈。

    范龙生摇头一叹,挣扎起身,这才看见薛兆奎、天风道人、天云道人、天雷道人,及九只毒蝎、紫色蜈蚣、黑色蜘蛛、苍土色蛤蟆、血红壁虎等,四名“拜蝎教徒”十三只罕世毒物,均一动不动地,聚集在自己身旁的数丈周围以内。

    它们虽然不动,却均神态如生“拜蝎教主”薛兆奎也仍自端坐在血红壁虎背上,只是双睛垂合而已。

    范龙生看清情势,反倒微起疑心,暗想难道冥冥上苍,真有如此威霸?霹雳一声之下,震死“拜蝎教”中所有人物,而单使自己这教外之人,得能幸免?

    他起疑之下,便走到薛兆奎身前,向他们肩上轻轻摸去。

    手才触肩,这位“拜蝎教主”便与坐下那只血红壁虎,均自立即化为一滩碎粉。

    范龙生含泪摇头,再试天风道人等。及其他毒物?结果是人人物物,均复如此。

    他在伤感之余,正想掘地为穴,收埋这些雷殛余灰,聊尽故人情谊,耳中又忽听得一片轰轰发发之声。

    范龙生方一抬头,只见十来丈以外,已有一片漫天水光,宛若万马奔腾般地,怒卷而至。

    范龙生知道这是由于适才倾盆骤雨所引发的怒卷山洪,其势猛烈无比,遂赶紧吸气飞身,纵向五六丈高的峰壁之上。

    当地是处小小狭谷,并非那片猛烈的山洪的主要通道,但支流卷处,威势依旧吓人,除了树倒石飞,狂流澎湃以外,更恰好把薛兆奎的雷殛余灰,一齐冲扫的干干净净。

    范龙生见状,不禁呆立峰壁之上,心中好生惊叹。

    惊的是冥冥天威,真不可测,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之语,半点不差,为人立身处世,实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事事谨饬,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叹的是“拜蝎教主赤发真人”薛兆奎恶根并不太深,但因饲养毒物,伤人太多,终于报应昭彰,惨遭天谴。

    但惊叹之余,范龙生心中,却也生出一种安慰。

    这安慰就是薛兆奎等人身上,证明了天道无穷,则“离魂谷”中一战,独孤策、慕容冰等群侠如何?“寰宇九煞‘等群凶如何?以及”三烈阳魔“杨叔度、”七柔阴魔“楚绿珠夫妇。又复如何?正邪兴败,祸福吉凶,冥冥中必然早有定数。

    范龙生一面心中感叹,一面伸手入怀,想把贴肉所藏的金色扁盒取出,看看盒中那只“金钩蝎王”是否也被天雷所殛?

    谁知刚刚摸到金色扁盒,尚未取出衣外,空中忽又雷声殷然。金蛇连闪。

    范龙生适才业已领略天威,如今哪里还敢把金色扁盒取出?遂仍自贴肉藏好,并合掌低头,暗作祷祝,也向苍苍司命,立了重誓。

    他立的誓儿是自己接受薛兆奎的重托,只利用这只“金钩蝎王”除了恶迹如山的杨叔度、楚绿珠“阴阳双魔”并在替旧友完成心愿之后,立即杀蝎,决不贻毒祸世,若有第三人因而遭殃,自己也愿当天谴。

    空中金蛇似的电光渐敛,慑人心魄的雷鸣渐收,那片怒卷山洪,也因有所疏泄,而渐渐远去。

    等到谷下山洪退尽,晴空明月当头,范龙生犹在合掌低眉,忽然听得右侧方有人含笑叫道:“范兄怎的如此宝相庄严?莫非闻雷证道,淡却凡心,想皈依三宝如来?或是稽首于三清道祖么?”

    范龙生心中一片清凉,天机无限的,含笑抬头,只见发话之人,正是“点苍”掌门“流云仙子”谢逸姿。萧瑛与慕容冰母女,也在她身旁并立。

    谢逸姿等,是在范龙生右侧一片更高山壁之上,如今三人同时飘身纵过,仍由谢逸姿向范龙生含笑说道:“范兄,我和萧大姊及慕容冰小妹,业已搜遍森林,仍未发现‘五毒谷’、‘百花潭’的丝毫踪迹,不知范兄有无所获?”

    范龙生目光微注慕容冰,含笑说道:“幕容姑娘仙骨珊珊,福缘极好,哪里会作暗哑之人?我已经找着那‘五毒谷百花潭’了。”

    萧瑛闻言,狂喜说道:“范兄既已寻着地头,我们赶快前去设法合力取得那‘金钩蝎毒’,及‘绿叶红茎草’,为冰儿”

    范龙生微微一笑,摇手止住萧瑛话头,并自怀中取出薛兆奎所赠的那粒“蝎毒丹丸”及一片“绿叶红茎草”

    萧瑛更复惊喜欲绝地,向范龙生称谢笑道:“范兄真个高明,你不但寻着‘五毒百花潭’,并且居然业已把我们所需之物,弄到手了。”

    范龙生摇头苦笑说道:“此事只是凑巧,哪里是我高明。若非那位‘拜蝎教主’,与我在三十年前,便属好友,恐怕以我们四人之力,仍然无法抵敌得过那只‘金钩蝎王’,及其余十二只厉害无比的毒物。”

    话完,便把自己独探秘洞,被毒蛛吐丝网去,进入“五毒谷百花潭”巧会故人,暨薛兆奎与门徒毒物,同遭天劫等事,向谢逸姿、萧瑛、慕容冰等,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谢逸姿听得也自感慨无穷地,摇头叹道:“怪不得这场雷雨之大,声势骇人,原来其中还包括了这样一桩故事,范兄能够亲身参与,将来说法警世,或许可令为恶未深之辈,知戒回头,成就不少功德。”

    范龙生点头笑道:“能够目睹苍天威霸,自是难得之事,但一震之威,岂同小可,直到如今,我全身骨节,仍在酸疼,就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或受了一次重伤光景。”

    萧瑛目光凝注范龙生手中所托的那粒“蝎王毒丹”及“绿叶红茎草”面含安慰笑容,缓缓说道:“听了范兄所说‘拜蝎教主’薛兆奎,虽然有意回头,仍因孽重遭劫之事,萧瑛方知苍苍彼天,赐我已厚,如今冰儿可望复音,只等找着碧儿,使她们姊妹同归独孤策,萧瑛便心愿尽了,誓以余年,日行一善,聊赎先前罪孽。”

    慕容冰本自侍立萧瑛身边,静听他们谈话,如今却柳眉微蹙。把谢逸姿衣袖一扯,伸指在地上写道:“谢姊姊,我母亲适才所说的‘碧儿’是谁?”

    谢逸姿看清字迹,微笑说道:“她叫‘慕容碧’,是你的同父异母姊姊,如今不知为何失去踪迹?”

    慕容冰虽然口不能言,但听了谢逸姿这句话儿以后,却珠泪双流地,立即满面惭愧神情,失声痛哭。

    这种突然变化,使范龙生、萧瑛、谢逸姿等,全自愕然失惊。

    莆瑛赶紧把慕容冰搂在怀中,柔声问道:“冰儿,你如此伤心则甚?”

    慕容冰想起自己在“太湖”之畔,对姊姊慕容碧,因妒生恨,尽情凌辱,并剃掉她满头青丝的那段经过,不禁愧作得深觉无地自容,遂蓦然挣脱萧瑛怀抱,向崖壁上一头撞去。

    萧瑛万想不到慕容冰竟会寻短见,加上她功力不弱,以致竞被挣脱,并来不及抢救她,只急得含泪顿足。

    尚幸范龙生与谢逸姿旁观者清,因看出慕容冰神色不对,早作提防,两人双双出手,及时把慕容冰撞向山壁的身形阻住。

    萧瑛跟踪扑到,把慕容冰紧紧抱在怀中,泪落如泉地,悲声叫道:“冰儿,你有话尽管说出,千万不要这样自寻短见,你纵是业已将你姊姊慕容碧杀死,我也不会怪你这不知情之罪,仍然把你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萧瑛诚中形外,连那滚滚泪珠以内,都含蕴着无限慈爱光辉,怎不把位自幼孤苦的慕容冰,感动得像只小猫-般,蜷伏在由杀母深仇变成慈母身份的“白发圣母”萧瑛怀中。不住嘤嘤啜泣。

    萧瑛知道她必有难言之隐,遂也不再追问,只是把慕容冰抱在怀中,异常慈爱的,轻轻抚爱,听凭她把满心惭恨,化成珠泪流泄。

    慢说谢逸姿身是女流,就连范龙生那等铁石肝肠,见了萧瑛与慕容冰母女之间的这等情形,也心头凄侧地,双目自然润湿。

    人若有咎心之事,最好的解咎良方,就是自吐罪状,竭诚忏悔,故而慕容冰在啜泣片刻以后,便即折段树枝,把“太湖”

    之畔的那桩经过,书写给萧瑛等人观看。

    萧瑛看完慕容冰所书,方始恍然,但范龙生忽似触动灵机,向谢逸姿哈哈一笑,扬眉问道:“谢仙子,如今是什么日期?”

    谢逸姿想了一想答道:“如今是二月二十九。”

    范龙生又复问道:“天南大会会期,是不是三月十五?由这‘苗岭’赶奔‘野人山离魂谷’,有六日光景,应该足可赶到。”

    谢逸姿点头笑道:“范兄说得不错,但你忽然这等计算时日则甚?”

    范龙生仿佛极为得意地,纵声大笑说道:“我因见了萧圣母与慕容冰姑娘的母女天性,忽然触动灵机,觉得大可利用这几日光阴,把那位慕容碧姑娘寻出。”

    萧瑛不敢相信地,讶然问道:“范兄,我们既须赶赴‘天南大会’,不能远离这‘贵州’境内,又只有区区九日光阴,可以利用,似乎未必能寻得出我那碧儿的踪迹下落呢?”

    范龙生笑道:“萧圣母放心,我有极佳妙策。”

    谢逸姿见他语气之中,充满自信,遂微笑说道:“范兄有何妙策,我们洗耳恭听。”

    范龙生看了看手中所持的一丹一叶,轩眉笑道:“我且一面凝功施力,相助慕容姑娘恢复喉音,一面说出我所想的绝佳妙策便了。”

    话完,便用那片“绿叶红茎草”把“蝎王毒丹”包好,向慕容冰含笑说道:“慕容姑娘,你把这粒草叶所包毒丹,吞到喉头,不可咽下,但等草药化尽,喉头微觉一凉一痛之时,便自运真气,上冲咽喉,并咽下草叶毒丹所化的无害脏腑毒汁,我再在你‘脊心穴’上,隔体传功,助你一臂之力。”

    慕容冰满怀感激地,连连点头,如言把那粒草叶所包的“蝎王毒丹”咽到喉间,盘膝静坐。

    范龙生正待施为,忽又想起那只“翠绿玉蝎”遂自怀中取出,递与慕容冰,并微笑说道:“慕容姑娘,那位‘拜蝎教主赤发真人’薛兆奎,与你有缘,不仅慨赠‘蝎王毒丹’,及‘绿叶红茎草’,并另外又送给你这件珍奇玩物。”

    慕容冰接过‘翠绿玉蝎’,对蝎身蝌蚪奇文,略一注视,忽然满面喜容,从双目中射出了异常光彩。

    萧瑛与谢逸姿,只顾注视范龙生施为,均未注意到慕容冰的脸上神情变化。

    范龙生也未有所发觉,一面伸出右掌,贴住慕容冰的“脊心”要穴,提聚“纯阳真气”缓缓传功,一面向萧瑛及谢逸姿,含笑说道:“萧圣母、谢仙子,你们既然苦于无法找寻慕容碧姑娘,却为何不设法让她前来找你?”

    谢逸姿苦笑说道:“范兄,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绝佳妙策’么?慕容碧姑娘青丝被剃,万念必灰,她哪里还会”

    范龙生不等谢逸姿话完,便自摇头笑道:“谢仙子。你说错了,慕容碧姑娘青丝被剃,对于男女情爱方面,虽可能心灰意冷,但我却料定她在万念齐灰之内,仍必有一念不灰?”

    谢逸姿笑道:“范兄请抒高见。”

    范龙生目注萧瑛,微笑答道:“这就是我适才所触灵机,认为母女之间的天性亲情,慢说是青丝被剃,就是骨化形消,亦难磨灭。”

    谢逸姿连连点头地,称是说道:“范兄说得极是。”

    范龙生继续笑道:“根据我听你们所说慕容碧姑娘的人品看来。她平素对于萧圣母的以前行为,必多规劝。”

    萧瑛满面愧容,垂泪叹道:“范兄猜得不错,我那碧儿在每次与我见面之时,均必对我的先前恶行,委婉规劝,并想寻见她这慕容冰小妹,把彼此仇雠,设法化解。”

    范龙生点头一笑,向谢逸姿问道:“谢仙子,在如此情形之下,倘若江湖传言,‘白发鬼母’萧瑛归入正途,各派掌门并拟在‘天南大会’以上,为其贺号为‘白发圣母’,则慕容碧闻得此讯,是否定将星夜赶程,赶到,野人山”离魂谷‘,或是正面参与大会,和她母亲相聚?或是易容变服,掩藏在人群之中,又流泪又安慰地,偷偷分享她母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份光采。“

    谢逸姿“啊”了一声,佩服万分地,向范龙生稽首笑道:“范兄怎会想得出如此妙策?

    佩煞谢逸姿了。”

    萧瑛感激颇甚地,向范龙生含泪笑道:“多谢范兄为我想出这桩妙策?但倘若碧儿踪迹,离此过远,她也难以获知此讯呢!”

    范龙生微笑说道:“萧圣母不必担忧,我自有万全妙策。”

    萧瑛闻言,虽然不好意思追问,但眼神以内,却已流露出渴欲得知究竟之意。

    范龙生见状会意,遂道:“三月十五的‘天南大会’之际,举世超绝武林高手,必将全数云集于‘野人山离魂谷’中,这桩讯息,对于具有相当身手之人,引诱力量极大,我不相信像慕容碧姑娘那等年轻人物,会不想赶来看看热闹。”

    萧瑛点头说道:“范兄分析得虽极有理,但世间事往往会出人意料。”

    范龙生摇头笑道:“我所谓万全妙策,就是把意料以外之事,也都料在事内。”

    谢逸姿笑道:“范兄不要光说大话,人在近处,自然最好,假若慕容碧小妹,现在远处,你却打算用什么方法,使她得知这桩讯息呢”?

    范龙生扬眉答道:“我们利用这九日光阴,在‘贵州’境内,寻一与各省黑道人物,声气相通的绿林魁首,要他用‘飞鸽传书’,或是发出‘绿林箭’,岂不可在极短期间,把此讯传遍各地?”

    萧瑛听得叹服说道:“范兄此计绝妙,只是碧儿若在远处,闻讯以后,却仍不及赶到‘野人山’而已。”

    范龙生笑道:“对于此点,更易解决,慕容碧姑娘若能赶到‘野人山’,自然万事皆休,倘若‘天南大会’之上,未曾见着慕容碧姑娘,我们便在会了之后,对举世武林人物声称,定于五月端阳,在‘庐山大汉阳峰’,共为萧圣母进贺‘白发圣母’美号,则慕容姑娘,必定从容赶去。”

    谢逸姿听完话后,向萧瑛扬眉说道:“萧大姊,你生辰是在何时?”

    萧瑛笑道:“七月初一,谢仙子问此则甚?”

    谢逸姿向范龙生笑道:“范兄不必说是五五端阳,就说七月一日在‘庐山大汉阳峰’,邀请各派掌门,为萧圣母上号祝寿,岂不更使慕容碧小妹闻讯之下,必然赶来。”

    范龙生目注萧瑛,大笑说道:“萧圣母,三个臭皮匠,凑个请葛亮,如今这桩计划,越来越妙,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说到此处,忽然脸色一正,向那目光凝注“翠绿玉蝎”身上,毫不旁瞬的慕容冰,发话叫道:“慕容冰姑娘,如今时候已到,你且调匀真气,上冲喉头,我并隔体传功,助你一臂之力便了。”

    慕容冰如言,提气上冲,隐隐听得她喉间发出一声轻响。

    范龙生透了一口长气,缓缓站起身形,向萧瑛拱手檄笑说道:“恭喜萧圣母,范龙生幸不辱命。”

    萧瑛感激得垂泪呜咽说道:“范兄这如山恩情,萧瑛母女只有领受而愧难答报的了。”

    话完,立把慕容冰拥入怀中,慈爱万分地,带着闪闪泪光,颤声笑道:“冰儿,你

    说句话儿,给给我听听。”

    慕容冰也是满脸泪渍,目注萧瑛“啊啊”两声,语不成音,依然喑哑。

    这一来,范龙生的双颊之上,不禁烘然发烧,赶紧眉头深蹙地,再为慕容冰细诊脉息。

    萧瑛与谢逸姿二人,自更惶然相视,眉头深蹙,不知为何在罕世灵药,及范龙生隔体传功等双重力量加以疗治之下,仍未使喉音恢复,能够说话。

    范龙生诊脉以后,带着满面惊奇地,向慕容冰发话问道:“姑娘,你当真还不能开口说话么?”

    慕容冰摇了摇头,口中仍自“啊啊”两声。

    萧瑛忍耐不住地,向范龙生叫道:“范兄,你发觉冰儿为何不能复音了么?”

    范龙生苦笑答道:“这真是罕世怪事,‘蝎王毒丹’与‘绿叶红茎草’,分明生效,我用‘纯阳真气’隔体传功,也颇顺利,慕容冰姑娘的脉象之上,更显示出完全康复,病势毫无,但偏偏她却喉音未复,依然不能说话。”

    萧瑛听得愁容满面地,叹息说道:“知道病源,还可设法疗治,如今冰儿既然毫无病因,只有病状,却是怎么办呢?”

    范龙生惭然苦笑,双手一摊说道:“范龙生智穷力绌,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谢逸姿向他们含笑安慰说道:“萧大姊与范兄不必忧急,我们仍照预计行事,或许在‘天南大会’之上,遇见我独孤表弟的恩师大悲尊者,和他师叔‘三奇羽士’南门卫时,这号称无所不能的‘释道双绝’,能有妙法疗治。”

    范龙生点头笑道:“谢仙子说得不错,‘三奇羽士’南门卫还在其次,那位大悲老和尚,确是无所不能,他对于慕容冰姑娘的这种怪症,亦必有相当兴趣。”

    萧瑛等人万般无奈,只得先寻“贵州”境内的绿林魁首,向各省传出“白发鬼母”萧瑛改邪归正,与群侠共赴“天南大会”

    之讯,然后便联袂赶往“野人山离魂谷”而去。

    谁知他们把慕容冰复音希望,寄托在大悲尊者,及“三奇羽士”南门卫等身上之际,这素为武林人物,奉为泰山北斗的“释道双绝”却早巳功行圆满,携手成道,离开了茫茫浊世。

    原来独孤策、独孤兴师兄弟二人,翻上峭壁,遥望大悲尊者与“三奇羽士”南门卫所居古洞,却见洞门业已被人移来一块万斤大石,完全堵闭封死。

    独孤策等,见状之下,这一惊非同小可,赶紧各展绝世轻功,飞也似的扑奔古洞。

    他们到达洞口,见了石上留言,方知大悲尊者及“三奇羽士”南门卫,是自行移石封洞,业已双双道成,离却浊世。

    独孤策与独孤兴怆念师恩,均不禁悲怀难抑地,拜倒洞前,放声痛哭。

    两人哭得声泪俱竭,独孤兴方语音抽咽地,向独孤策发话说道:“大哥,两位老人家既已成道,我们哭死何益?还是细看留训,继承遗志要紧。”

    独孤策闻言,也就强抑悲怀,泪眼模糊地,与独孤兴一同细看大悲尊者及“三奇羽士”

    南门卫等在石上所留训示。

    这两位老人家所留训示之中,只是勉励独孤策、独孤兴师兄弟,善自奋发,秉仁心,行恕道,为莽莽江湖,扶持正义,并未有什么特殊传授。

    但训示末后,那位以“神卜”著称的“三奇羽士”南门卫,却特别留给独孤策八个字儿,写的是“英皇好合,一剑成名。”

    独孤策看得茫然,心想“英皇好合”一语,似是南门师叔预示自己与慕容冰慕容碧姊妹,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但“一剑成名”却极难解,田翠翠行前虽曾把前古神物“青萍剑”

    慨赠慕容冰,但此剑已被自己失去,落入“百花公主”夹谷妙之手,难道竟能珠还合浦,并使自己成就什么莫大功业?

    看完训示,独孤兴与独孤策商议,要不要设法弄开大石,入洞一瞻两位恩师遗容。

    独孤策想了-想,摇头说道:“佛家寂灭,道家飞升,这种最高功果将成之际。最忌尘扰!两位老人家如今虽已解脱,仍似不加惊动为妥,否则老人家们又何必移石封洞,与我们吝见一面呢?”

    独孤兴听得点头说道:“大哥所见极是,青雕既不在此,我们还应该仆仆风尘地,奔赴‘野人山’,方不致耽误了‘天南大会’。”

    独孤策一算时日,果极匆迫,师兄弟遂双双下拜,叩别恩师,离却“昔陀”渡海西去。

    途中,独孤策自然把前在“离魂谷”分别以后的各种经过情形向独孤兴详述一遍。

    独孤兴听到他“罗浮”跳崖,巧遇“半奇老人”南宫珏后,便向独孤策伸手含笑说道:

    “大哥,南宫老人送你那柄折扇,是否带在身边?”

    独孤策闻言,遂取出那柄湘妃竹折扇,递给独孤兴观看。

    独孤兴展开折扇,只见一面是画,一面是诗,画是一枝白梅,几撤墨兰,数丛黄菊,三竿朱竹,诗则是首七绝,字作南宫草书。

    独孤兴辨认出写的是:“兰菊竹梅寓意深,南宫费煞苦精神,谁能尽得其中妙,便是江湖第一人。”

    独孤兴看完以后,扬眉笑道:“好个‘便是江湖第一人’,这位南宫老人家,口气真不在小。”

    独孤策点头笑道:“南宫老人垂死赠扇之时,曾说这柄扇儿,代表他毕生心血。”

    独孤兴皱眉说道:“一代大侠的‘毕生心血’四字,应该分量极重,但我却除了一点怪事以外,根本看不出这柄扇儿,有何奇妙之处?”

    独孤策含笑问道:“贤弟看出了哪点怪事?”

    独孤兴指出那首草书七绝的起首四字,应声答道:“按照春夏秋冬的四时区分,应该是‘梅兰竹菊’,但南宫老人却写作‘兰菊竹梅’不是有点怪么?”

    独孤策“哦”了一声,摇头笑道:“这不是怪,这只是为了诗的平仄,才故意颠储,倘若写成‘梅兰竹菊’寓意深,便觉拗口,与下面一句‘南宫费煞苦精神’合不上了。”

    独孤兴静静听完,含笑说道:“大哥,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因为‘梅兰竹菊’虽然与这首诗儿的平仄不合,但‘兰菊竹梅’依旧微拗,真正咬文嚼字,应该写成‘菊竹梅兰’才觉顺当。”

    独孤策悚然一惊,点头说道:“兴弟说得极对,这样看来,南宫老人是有意写成‘兰菊竹梅’的了。”

    独孤兴目闪奇光说道:“开宗明义,这起首四个字儿,必蕴有莫大玄机?且让我把这扇上的诗画,多看几遍,也许能看出一点道理,再复互相参详推敲,使大哥尽得其中之妙,成为南宫老人家所期望的‘江湖第一人’呢!”

    独孤策叹息一声,点头说道:“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贤弟以局外人慧眼细观,必然比我高明,或有所得。“

    独孤兴默然不答,只是一面赶路,一面对扇上这首草书七绝,仔细注看。

    行约百里。独孤兴几乎已把这二十八个字,看熟得可以脱手摹写,但仍未获得其他灵机妙示。

    赌气之下,不再看诗,把扇儿翻转,细看那画笔并不太高明的一枝白梅,几撇墨兰,数丛黄菊,三竿朱竹。

    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次居然被独孤兴看出端倪。蓦地止步停身,向独孤策扬眉狂笑说道:“大哥,我看出一些妙处来了。”

    独孤策含笑问道:“兴弟请讲。你看出什么妙处来了?”

    独孤兴递过扇儿,指着那万叶森森的三竿朱竹,颇为得意地,微笑说道:“大哥请看,倘若你站在那竹根方位,这三竿朱竹,岂不恰似‘金鸡点头’的三幻剑影,那万片竹叶,岂不像似漫天飞洒的朵朵剑花,”

    独孤策凝视片刻,失声说道:“兴弟委实独具慧眼,看得丝毫不错,这扇上所画的三竿朱竹,当真含蕴了一招剑法绝学。”

    独孤兴听了这“一招剑法绝学”之语,不禁微笑说道:“大哥,我师傅‘神卜’之技,着实惊人,他老人家留赠你‘一剑成名’之话,似乎有点端倪了呢!”

    独孤策熟视扇上,瞿然说道:“以此类推起来,则这一枝白梅,几撇墨兰,及数丛黄菊,也必都像三竿朱竹一般。象征着另外三招绝学。”

    独孤兴点头说道:“大哥这等说法,当然正确,但仅凭眼看,难以揣摩,你何不以剑代笔,照样画他几笔,或许更易生出妙悟。”

    说罢,便自身边取出一柄软剑,双手捧过,向独孤策含笑说道:“大哥,这是你前在‘庐山’送给我的‘寒犀软剑’,你用它代笔作画,应该更会觉得趁手一些。”

    独孤策深觉独孤兴这种以剑代笔,依样画葫芦的揣摩办法,设想得颇为奇妙,遂点头一笑,接过“寒犀软剑”便自照着扇上所画的梅兰竹菊,慢慢比划。

    起初,边看边画,自然极慢,但等到熟悉以后,便即剑发如风,威势凌厉无比。

    独孤兴正自看得高兴,独孤策剑光忽收,眼神发滞地,茫然呆立。

    独孤兴讶然叫道:“大哥,你怎么了?”

    独孤策又似回答独孤兴所问,又似喃喃自语,依旧双目发直地,低声说道;“我我明白了!我我我糊涂了。”

    这两句话儿,直把独孤兴听得好不糊涂起来,因为独孤策似乎心神恍惚,遂向他肩头上重重拍了一下,高声叫道:“大哥清醒一些,你到底是明白了?还是糊涂了呢?”

    独孤策被他这一叫一拍,方自迷茫之中,清醒过来,双眉深蹙地,向独孤兴苦笑说道:

    “兴弟,我明白了,‘半奇老人’南宫珏,就是‘玉斧醉樵’董百瓢老人家所遇见的‘四招驼道’。”

    独孤兴因已听独孤策详述别来经过,故在闻言之下。不禁惊喜交进地,扬眉大笑说道:

    “这样说来,这扇上所画几撇墨兰,数丛黄菊,及三竿朱竹,所含蕴的剑法绝学,就是董百瓢传授你那由‘沉香救母’、‘吴刚伐桂’、”五丁开山‘,改名为’沉雷郁夏‘、’爽气迎秋‘及’瑞雪飘冬‘等三绝招了。“

    独孤策目光中仍带茫然神色地,点头说道:“不错!不错!”

    独孤兴指着扇儿,继续笑道:“夏秋冬三招,既已吻合,则这只白梅,定然含蕴着‘四招驼道’,舍不得传授董百瓢,综合众妙,威力特强的那招‘万象回春’的了?”

    独孤策点头说道;“当然如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