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实行票证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月一日开学季,吴可畏骑车往海淀区大泥湾路82号而去。三个月前,他连毕业考试都还没考,就被京大保送到了京大附中。

    前两天,他已经来过一次,办理了报到入校手续。现在,他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就是上学路有些远,骑车要花四十多分钟。

    原来他是想去在东城区的第二中学,这学校离他家就十几分钟的距离。而且还是座百年老牌的名校!

    可京大领导答应,在京大附中上满两年初高中的课程,就让他进京大。前提条件是,两年之内必须完成初高中的全部课程。

    这个条件让他心动!按照他自己的规划,两年初中毕业,再去上四年中专。所花的时间,和去上京大一样多。那还不如上京大!毕竟中专生再好,也没大学生牛!

    吴可畏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既然有这种好事找上门,他当然点头一口答应。按京大给的这个时间表走,他十八岁就能大学本科毕业。

    他立刻全心身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一点都不敢放松自己。现在晚上他都在驿站空间内,购入大量的初高中教材和名师光盘进行自学。

    他超群的记忆力,再加上比别人多出的九倍时间。两三个月就学完了两年的初中全部课程。

    过了年末,来到了五六年。

    这一年年初,乡村成立农村合作社。将几年前分给农民的土地,从私有变成了集体所有。

    顺义张家村,贾张氏名下的两亩田地也变成了集体所有,她弟弟再也给不了她粮食。

    这一下她慌了神!又听说马上城里也要实行商品凭票供给制,不管购买什么商品,都要凭户口本发票据来供应。

    她想将她户口重新迁入城里。可不管是街道办还是派出所,给她的明确答复是,想将户口迁进城里?他们根本就没这个权利。

    这下贾张氏是欲哭无泪!她再打滚耍泼也无济于事。她家就贾东旭一个人吃商品粮,秦淮茹母子再加上刚出生的女婴,只能去粮站买议价粮吃。比如,去粮站购买商品粮加粮票,标准面粉是一角七分一斤,议价粮就要三角一斤。

    成人每月的定粮是二十八斤,儿童十五斤。有单位在职的职工们,每月还能从单位领补差工种粮。如贾东旭每月能从轧钢厂领十斤粮票,那他每月加起来就是三十八斤粮食。

    而傻柱做为二线食堂职工,每月只能领七斤补差工种粮,加一起每月是三十五斤粮食。

    体力活越重,补差工种粮就越高。整个四合院领最高口粮的是二大爷刘海忠。做为一名打铁的锻工,他每月的口粮是四十二斤。

    整个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全包含在五大票证之中。粮油供应证、商品供应证、副食品供应证,机动券、燃煤证。当然,每年还会单独发布票,棉花票。

    粮油供应证,凭此证件可以去粮站领取粮票油票,或购买主粮、辅粮和食用油。

    商品供应证用此能购买肥皂,火柴,牙膏牙刷,毛巾等等一切日用品。

    副食品供应证,供应如糖类、南北货、烟酒、饼干糕点等副食品。

    机动券可以去菜市场购物豆制品,各种水产鱼类,各种肉类制品。

    燃煤证顾名思义是用于购买燃煤,蜂窝煤所使用。

    还有一些像自行车票、手表票等等购买紧俏商品的票证,就不是普通百姓所能触及到的。

    贾张氏从有土地之人,一下子跌入到尘埃。现在家里什么都有缺口,但最缺少的还是粮票。毕竟别的都还能忍,但饿肚子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三毛钱一斤面粉的议价粮,她贾家还真消费不起。她儿子贾东旭每月工资三十八块六,只能买一百二十多斤的议价面粉。

    她试着去找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商量,希望他能召开一次全院大会,让院里有多余粮票的邻居们,能捐献点给她们贾家。

    易中海早就对贾家有了隔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

    前两个月,邮递员同志来他家里送汇款单。随口问他一句,是不是他有个徒弟也住在这院里?

    易中海好奇地问他:“怎么了?”

    邮递员回答道:“刚才在大院门口,有个年轻人站门口问我,是否是来送易中海的汇款单的?他还说是你徒弟,拉着我一直问汇款单的事情。我们有纪律,不能透露汇款单信息给无关的人。所以,我没理会这个人。”

    易中海听完,心里是“喀噔”一下,如果这把柄被贾家抓住,这还了得。赶紧对邮递员表示,从下个月底开始,他顺路去邮政局柜台上领汇款单,不用邮递员这么辛苦来回跑。

    这样一来,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