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母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里的那些丫头们,还念什么书,都让她们别念了,下地帮你干点活儿吧!妈妈总是默默地摇头,说,她们想念书,我就供(应钱)。其实当时妈妈在这种境况下向别人家借钱也是很难的,现在有时还听妈妈说,哎,那时我向你二姨(一个远房的亲戚)家借五元钱,她都没借给我呀!说完还心酸地摇摇头。

    家境的窘迫,并没有压倒母亲,她用自己善良和坚忍影响着我们年青的心灵,同时也受着村民们的尊重。当时在村里有一个五保户,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太太,靠生产队的救济粮过生活。妈妈常打发我们去帮她打水扫院子,说,她一个人不容易,咱们还有力气就帮帮她。有时家里做了点好吃的,也让我们给她送一点儿去。也许许多的人生之课母亲就是这样给我们上完的,从来没有一点儿口苦婆心的成分。

    印象中有一个冬雪的早晨,姐姐开学的日子,可是我们村距去城里高中的火车站要有二十几里的土路,大雪天怎样才能准时赶上火车呢?妈妈为了不耽误姐姐的返校时间,便到村里的王家,求他们帮个忙,赶着马车送姐姐去车站。那时已经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人家对马就如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爱惜,大雪天,就是不答应妈妈的求助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王家大伯二话没说,就套了马车,送姐姐去车站。当时我和妈妈站在风雪的马路边,看着拉着姐姐的马车渐渐成了一个黑影

    就这样,我们姐妹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学会了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于是我们用每年从学校拿回的奖状、奖学金来让母亲获得些许的宽慰。我们姐妹几个就象一只只劳燕,纷纷地从母亲的身边飞出来到外地求学,最终都学有所成。也许是母亲的付出感动了上天,父亲的病也渐渐恢复了起来。随着大姐毕业能挣钱贴补家用,姐妹们象跑接力一样一个个地将下一个妹妹从学校带了出来,并扎根于城市。这样父母便应该没有理由还留在那个曾洒下汗水和泪水的乡村,可是母亲却一直等到姥姥去世了才肯搬到城里。现在想母亲虽然只读了五年的小学,也许还没有听说过“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句子,可是她也是那样爱自己的母亲,爱包办了她婚姻而使她承受了精神和肉体折磨的母亲,当时真可以说她是一个孝字当先的。

    (二)母亲在城市

    父母都被接到了市里,当时居住的条件并不太好,是一幢四五十平的小房子,在三楼。刚开始的时候,父母都不太习惯,因为他们认为到了市里,没有一个认识人,真的就象住在了笼子里一样,心里很是闷得慌。而且爸爸吸烟,妈妈总是唠叨说,到厨房的抽油烟机处去抽,可惜了这新装修的房子了!害得爸爸也不高兴。但是妈妈有一点感到很高兴的就是,不用到柴禾垛去抱柴禾生火做饭了。妈妈刚来城里的时候,常说这煤气可真是一大发明,无论阴天晴天,都不用担心灶堂上会生火冒烟,看来妈妈对下雨天用湿柴烧饭是深恶痛绝的。

    刚到市里,母亲到外面走走的一大障碍是不敢过马路,她说,看那么多的车真是可怕。所以那时我们姐妹在休息的时总是陪着他们去闹市,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妈妈每次单独出行的时候过马路尽量地多走有红绿灯的人行路,宁可多绕一些路也要去走,实在附近没有,就一定要等着有别人过马路时一起随着他们过去。

    妈妈来了后仍是舍不得花钱,去一站地以外的交费公司去交水电费,从来都是走着去,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乘公交车,妈妈说,还得花一元钱,我又不挣钱,能省一元就是一元,害得我们有些惭愧,便更多的给他们钱,可是母亲仍舍不得花,都攒起来。看来母亲是过惯了穷日子的。早些年家境的拮据,早已让母亲养成不乱花一分钱的习惯,这也成为妈妈身上的一种美德,正是因为妈妈这样持家,我们才得以一个个都没有重蹈母亲中途辍学的覆辙。

    后来妈妈与邻居的大妈认识了,才渐渐地不再寂寞,有时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可是由于早些年的积劳成疾,母亲患了心脏病,只是不能生气,不能激动。再后来,我们姐妹都渐渐发展起来,母亲也便过上了好日子。当然更多是借助姐姐的能力,母亲由城市平民上了一个层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我们姐妹每当节假日回到她的身旁,看到母亲渐渐开始重视生活质量,开始讲究保健服装,开始谈论温泉浴归来的感受,才真正地感到母亲终于身心都开始步入幸福时光,当然物质的丰厚仍不能与孙儿绕膝的快乐相提并论的。那天我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和不足三岁的儿子玩飞镖,儿子从远处投,当磁铁的飞镖粘到妈妈手时的镖盘上时,妈妈就让儿子说出那是数字几,一幅和乐的祖孙图。想妈妈教育孩子真的是有一套办法,要不我们怎么都能成为现在这样呢!

    感谢母亲,感谢她给了我们生命,感谢她带我们走向光明!

    2004.5.12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