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夫少好榜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升官发财死老婆,有好事者称之为男人一生中的三大喜事。前两件事很好理解,普天之下,又有哪个人不想升官发财呢?升官发财不是男人的专利,男人想发财,女人也想发财;男人更想升官,女人也更想升官。区别也是有的,男人想自己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女人想靠着男人发财,再讨个诰命。在天朝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升官就意味着发财,发财却不一定升官,所以升官是比发财更大的喜事。

    死老婆也成了男人的喜事,就有点奇怪了。细究之下才明白,原来死老婆是某些升了官发了财的男人的喜事,升官发财是死老婆成为喜事的必要条件;以此推论,升了官发了财的女人,死老公也有可能是喜事了。只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成功人士的专利,与碌碌无为之辈沾不上边。为什么是成功人士的专利呢,因为升官发财是成功的几乎唯一的标志。

    相对而言,可能男人更加渴望这样的好运气。在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里,老夫少妻是一种常态,大家早就见惯不惊了;老妻少夫就很不合时宜,难免招来旁人的非议。虽然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应该老妻少夫更加适合。想想唐玄宗李隆基吧,儿子的老婆也要抢过来,白居易还为他们创作了感天动地的长恨歌,歌颂他们的生死爱情;而李隆基的祖母武则天,只是找了两个小白脸,您看招来了多少唾沫星子。

    贪得无厌是人性的本质。位子高了,银子多了,欲望就大了。车子可以从奥托换成奥迪,再从奥迪换成奔驰;房子可以从多层换成高层,再从高层换成别墅。老婆也想换,但换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中华民族的所谓传统美德。搞得不好就成了当代陈世美,腐化堕落的典型,说不定连位子也保不住了。位子没有了,银子也要打折扣,那才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如果遇到善解人意的老婆,关键时刻自绝于党和人民,主动到阴国去报到了,您说这个男人咋个不偷着乐呢?喜新厌旧的男人,固然可以抛弃糟糠之妻另结新欢,但做榜样就不合适了,也不容易炒成银子。

    您说这男人的运气咋就这么好呢,想发财就发财了,想升官就升官了,喜新厌旧了老婆就死了,但好运气还没有完呢。老婆死了就成了名正言顺的钻石王老五,美女排着队投怀送报,于是就增添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于是这男人又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不见雪中送炭,时闻锦上添花,应该是增广贤文上的话吧。

    您可以把上面的文字看成诛心之论。我也承认,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男人都觉得死老婆是喜事,但死了老婆喜欢与第二代第三代再续姻缘是事实,炒作与第二代第三代的姻缘也是事实。如果不是原老婆给他腾出位置,他有这个名利双收的机会吗?

    既然是单身男人,当然有另寻新欢的权利,旁人无权说三道四。要找就找吧,也不是啥好光彩的事,说不定背后还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呢?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就非要他们做我们的榜样呢?

    那个在数十年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杨博士算是一个例子。他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在82岁高龄娶了28岁的翁帆。年龄颠倒,阴阳和谐。在专业方面,杨博士好久没有建树了,好在爱国主义精神犹存,好歹到清华大学有限责任公司谋了一尊菩萨的位置,除了厚颜无耻地歌颂天朝的教育制度外,实在乏善可陈。

    我们这里的刘德一也算是一个例子。但是和北京的杨博士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毕竟一个是省城一个是京城嘛。刘德一凭傻儿师长成名,接着就刘郎才尽了,傻儿军长,傻儿司令一部比一部差劲。官是越做越大,戏却越演越糟。最后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演了一出老夫少妻的恩爱秀。可惜这出戏的代价太大了。

    这两天又冒出来一个王刚。他用一个老幺儿证明他雄风犹在,大概也在证明老夫少妻的恩爱吧,但他又把老幺儿的尿当成“饮尿”喝了,还要恬不知耻地告诉全国人民,难道是老糊涂了吗?不过他没老的时候也不咋样的,您数数他演过的角色吧,左一个是王刚,右一个还是王刚;前一个是王刚,后一个还是王刚,本职工作实在是不称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