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文字之方向化繁为简繁简并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和行书的书写特点,进一步简化,从文字的发展角度看,这是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

    简体汉字在大陆使用,而在大陆以外的其它华人区,汉字仍旧使用的繁体字。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国际化、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汉文化圈以及向全球推广和传播汉文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文字。秦汉时期文字变革也并没有一下否定别的字体,都是逐步完善的。但这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支持教育部的文字改革。

    三、文字改革

    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

    44汉字写法调整:

    1“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2“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3“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4“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5“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6“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7“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因此调整的确有必要。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同时这也是更方便书写和识别(今后文字学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美化我们的文字,使之更加简洁美观,更加富于时代特色,使之适应国际化得需要,最终成为国际化的文字符号)。

    四、关于使用繁体字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是违背文化发展潮流和违背文字发展规律的。

    文字,就是一种语言符号,我们要继承,也要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经历8000年能持续继承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记录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字符号从一开始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的。从伏羲画字到黄帝仓颉作书,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到秦汉小篆,再由隶书到楷书,无不是逐步化繁为简、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最终形成“点、横、竖、撇、捺、提、折”为基本笔形的汉字结构体系。

    繁体和简体是汉字的同一种结构形态,仅仅是书写笔画有繁简之别。如今在大陆就有13亿人在使用,在海外也至少有近7000万使用汉语和文字的。说汉语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尼(部分人)、马来西亚(部分人)、台湾(地区)、韩国和越南(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日本(日语里有)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汉语或汉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领域,在国际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全球化、国际化得时代背景下,因繁就简,繁简并行已成为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废除简体汉字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发展趋势的。同样否定或禁止繁体字也是现实和不符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规律的。对不识繁体的人来说,前人的许多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势必都不认识,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繁体字的结构、笔法也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在美感上显然简化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因此简化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文字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这次文字调整就是符合这种规律要求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