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诗词平仄格律的探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水调歌头,词牌名,九十五字,双调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中两六言句夹押仄韵者,有平仄互押或句句用韵者。

    词牌平仄格式:

    ,。,。,,。,。

    ,,。,。,,。,。

    这定格也不知是以那位词人的词牌平仄而定的,总之是书上记载的定格吧。本文以此定格作出分析,不合定格要求的用五角星“”表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是苏轼代表作,是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倍受世人的赞誉、推崇和喜爱。

    本词人物思想背景是苏轼贬官密州,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时值中秋,欢饮大醉,想念亲人,所以本词情绪低沉而忧郁,但苏轼的思想十分豁达,以超现实的遐想,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痛苦喜乐融进了这“千里婵娟”浪漫主义风格和超时空的飘逸风格是本词最具魅力文学艺术特点。

    上片写“大醉”时的思想和情状,下片写中秋佳节思亲的惆怅,从“欢醉”写到超脱,从中秋明月写到人世的沧桑别情,全词充盈着神奇的想象和飘逸的浪漫气息,将人世的悲苦哀伤通过描述醉酒的“欢”情“醉”意,将孤独迷惘的情绪化解在飘飘欲仙的空明之境,牵人魂魄,沁人心脾。全词情感跌宕,放纵驰骋,情景交融,语句精练,词风超逸而浪漫,一位现实豪放派诗人的境界竟然也堪比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境界。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点也不为过。这也源自于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事坦荡,圆通顺适,内心平和,乐观开朗的人生境界。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

    这首词通篇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宋朝必胜的信心。

    上片对章德茂以热情地激越赞扬,激励他为国争光:“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下片对媚敌称臣的“耻臣”进行猛烈抨击,同时满怀豪情地激发人们的抗金斗志,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本次以议论入词,立意高远,大义凛然,酣畅淋漓,通篇弥漫充斥着浩然正气,洋溢着积极乐观和斗志昂扬的感召精神。

    在此列举了宋朝两位不同背景,不同思想,不同风格的词人作品,是想说明古人是如何作词写文的。现代人学诗填词,总爱遵循固定的词牌格律和平仄要求,殊不知思想反被禁锢了。上两首词均未严格按照词牌定格来写,即便是韵脚上也做了变化。我们再看看现代人又是如何写的。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