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字漫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的文字风格发展成长始于炎黄年代,那时候语言简单,多用二词;而到了殷商,词汇增加,文字体系已经逐步完善。甲骨文字成文当时的重要语言工具,文字以歌谣、颂祀为主。而到了周朝,中华文字体系空前发展,从易经词文可见当时的语言已经十分精准和简略。后来的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属于甲骨文体系的字体演变,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又称为大篆。秦帝国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化繁为简形成小篆,后程邈改革,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整理后更加抽象形成隶书字体。汉初王次仲继续在隶书的基础上,取楷树枝干之直而不屈之形,形成楷体。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字至于秦汉时代就完全形成并完善确定下来。而后这两千多年,我们则是在这已经完善的文字体系里舞文弄字。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在心为志,言为诗,动于中,形于言。言不足,咏歌之;歌不足,手舞之,足蹈之。

    古人在这里形象、精简而生动地把诗歌的概念和内涵描述出来,足见古人对文字的精辟见解,这方面在文心雕龙里有更多的叙述,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研究。

    首先从章句来看。

    诗歌的章句无常式:三言两语,四言五言,六言七词,八言九出,长短不等,舒缓有度,应机而变,顺情而至,随时而用。这点我们从古诗词和古代文献典籍可知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体风格。那么对于今天,我们要延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面对的是博大浩瀚的历史文典,即或是穷尽一生的精力或时间去阅读,我们也是无法全部读完或读懂呀。那么我们该如何着手呢?

    章句二字在古代的本义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含义,我们现代用的是引申抽象化的意义。章,同彰,表彰,明显的意思;句,同局,布局,格局的意思。章句就是文字的表现布局组合形式。后来引申为文字的结构形式。章的意思就变为文章的意思了,句就变为句子的意思了。

    以此我们写文章就由字而句,由句而章,最后积章成篇成文。这里章就有节段的意思了。篇、章、字、句的布局或规律就形成了文体风格。篇、章有如歌舞之旋律变化,句、字犹如节拍、节奏之舒慢缓急,字词则要求精炼准确,形象生动,随变适情。这样才能“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形成有条不紊、结构严密好文章。

    诗歌正是这样突出特点的特殊文字形式。

    其次从文体上看。

    独立成篇章的文本样式、规格、体裁、格式或模式,称之为文体。文体是文字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文体包含文字的内容和形式。从表层意义上看,文体构成包括表达手法、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等;从文体深层意义上看,包含社会、政治及历史等因素:如时代特点、民族精神、阶级烙印、文化环境、个人因素、文化氛围等。实际应用中,划分文体通常取决于文章的表层特征的强化、突出或变异。

    诗歌正是这样一种在语言体式和结构类型上采用强化、突出或变异的手法,应用抽象或形象的表现手法,表达文字的思想或感情。

    再看文体的分类。

    文体的分类为诗、歌、赋、词、小说、散文、戏剧、应用文等。骈体文实际是古散文与赋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采用散文表达形式,应用歌赋文字语言,因此可归于赋,也可归于散文。古散文气势恢弘,直抒胸臆;骈文气韵流畅,含蓄典雅。

    从文字的发展过程来看,文体的历史性和时代特性尤为明显。直到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开始接纳西方文化,并受其影响。新文化运动最开始是以破坏或决裂的方式对旧文化进行革新的,这样的结果产生了以白话语言形式的中国新诗歌、新小说、新散文、新戏剧、新应用文等新的文体格式。但因汉字语言的表意特性,我们几乎只是只在语言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即用白话语言替代了文皱皱的古文语言。

    新文化开始之初产生的一大批新诗人,依旧保留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本特点,讲究韵律和节奏,同时吸纳了西方自由诗的特点,不再受句式长短或章节的影响。这类诗人影响较大的有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郑愁予、任洪渊、杨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