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岸无心彼岸有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法华经序品曰:“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这是佛经记载的彼岸花的情形。华,既是花。这是古汉语。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这四者被称为天界四花。曼陀罗华,既是白色莲花之意。摩诃,是巨大,伟大的意思,摩诃曼陀罗华就是大白莲花。曼殊沙华,既是红莲花的意思。摩诃曼殊沙华,既是大红莲花。

    法华经序品所云,既是佛说完经义之后,天降白色和红色的莲花,大大小小都有,一幅“天花乱缀,地涌金莲”的奇妙景色。

    曼珠纱华,学名石蒜花,又称彼岸花。石蒜花品种较多,除了红色之外,还有白色和黄色的品种,也有罕见的蓝色品种。

    但真正能称之为彼岸花的只有红色的石蒜花才是名副其实的彼岸花。红色品种的花有种特殊味道,类似大蒜,有毒,蒙汗药主要成分,昆虫和老鼠之类的不喜欢靠近它,颜色有如鲜血,带有一种诡异的灵异气氛。

    彼岸花,花开彼岸,开花时看不到叶子,叶生此岸,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世世相错。其它白色、黄色、蓝色的石蒜花,花叶同现,因此算不得是彼岸花。

    相传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样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色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这也成为黄泉路上唯一的可见的风景与色彩。

    佛法云及莲花和彼岸花,实际是一种形象的暗喻或暗示,这些天花构成火红色的花径和洁白的花径指引人们走向人生的彼岸,生命就如同这白莲花般或是如这彼岸花般,或是通向幽冥之狱,或是走向天堂之旅。

    “彼岸花,开一千年,谢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关于彼岸花,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有一位貌美如花的仙女住在忘川河的彼岸,有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住在忘川河的此岸。然而忘川河是一条“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弱水,那是天、地、人三界的界河。界河上有一座桥,名唤奈何桥。奈何桥为立体三叉形状,分别连接此岸、对岸和彼岸。我们大家都知道,奈何桥的对岸是地狱,而彼岸是天堂。

    隔河相恋,不能随意往来。可是这两个年轻人的心却能心心相映,可以隔河相望,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意乱情迷的他们再也顾不上这天、地、人三界之定数,仙女越过雷池,跨上了奈何桥,而男子也闯过了鬼门关,走上了奈何桥。两人终于在奈何桥上相见。

    一时的冲动,注定悲剧的开始。这段情缘触犯了天、地、人三界的定数,天降下雷霆之怒,地狱张开烈焰之火,男子被雷电击毙化作一株花草的叶子,而仙女则被地狱之火焚烧化作那株花草的花朵。只是这花奇草十分奇特,历劫一千年才能开花,开花时,叶子已经枯萎;花开一千年后花谢,花谢后叶子才生。如此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又世世,花叶两相错,历经无数的轮回,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心爱的那一半。

    却说释迦牟尼佛一天说法经过忘川河时,看见彼岸生长着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却不见一片叶子;回头再看此岸,发现一株郁郁青青的草,只见叶子不见花。佛慧眼一看,立时明白了缘故。

    佛无悲也无喜,突然伸手将此岸的叶和彼岸的花一起给拔了出来。放在手心,感慨的说道:“相念不能见,相爱不能守,缘生还缘灭,缘尽不能散,缘灭不能分,汝等且去彼岸,在那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也经过奈何桥,不小心被忘川河的河水翻起的浪花打湿了衣服,而那株花草也被忘川水打湿,此时火红的花朵褪去妖红,变做纯白色莲花,即曼陀罗华。

    佛沉思片刻,大笑道:“大喜既是大悲,铭刻莫如忘记,是是非是非非,非非非是是是!好花!好花!好花!”

    于是便佛将这种花种在了彼岸上,并取名为曼陀罗华,以此接引那些往生彼岸的魂魄。

    然而佛祖忽略了一件事:在忘川河奈何桥上,那忘川河的河水把彼岸花褪色的红艳艳的颜色滴进了忘川河,那是彼岸花的怨恨和孽性。着红色迅速蔓延开了整个忘川河,从此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很快闻知此事,知晓曼陀罗华已生,便来到忘川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忘川河水中长出。

    地藏将它拿放在手心叹到:“你即已脱身而去,何苦把这无边恨意留在这无边苦海之狱?我且让你做个接引使者吧,你就在这黄泉路上生长繁衍吧,以此指引那些魂魄走向轮回往生之路,让大家记住你的色彩,彼岸已有曼陀罗华,你就叫曼沙珠华吧!

    这就是彼岸花的神秘传说。

    生命死后要经过鬼门关,然后走上遥遥漫长的黄泉路,虽然千万里般漫长,魂魄却不会孤单。路上盛开着满眼火红的曼沙珠华——彼岸花。花叶两不见,相惜永相失,这不仅仅是生命的暗示,而是生命原本就如此。

    黄泉路的尽头,便是那忘川河。忘川河漫无边际,血色河水滔滔,任何鬼魂掉入期间都将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很多执迷不悟的鬼魂跳入河中,再也没有回来。

    忘川河上便是那座立体三叉奈何桥。在奈何桥头,有一座亭台,名唤望乡台。所有魂魄都要在望乡台排队等候,依次在走向奈何桥。望乡台是魂魄们在踏入奈何桥上时唯一可以再回头看见此生的亲人和朋友的地方,还可以一一回忆和反思忏悔。因为过了望乡台,便要喝下孟婆汤——即忘情水。

    喝了忘情水后,魂魄们将走上一尊巨大的石头面前,此石名唤三生石。这“忘情水”喝了便忘却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得失荣辱,都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恰如这彼岸花,生生死死两不相见。在这里,魂魄们所有的记忆和经历都将在这里重演,既可以看见自己的过去,也可以看见自己的现在,更可以看见自己的未来。经历一番情感精神重演之后,魂魄被彻底消磁处理,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情缘,了无牵挂地大胆走过奈何桥,从而进入六道经历又一次的轮回。

    一些情孽深重或是罪孽深重的魂魄,再踏上望乡台之后,那一丝灵智或是欲念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