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舌辩诸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个娃娃好心计。”田丰越听两人激辩越心惊,暗想程长风该如何应对。

    “好,那我问你,诸葛小兄弟,儒者应该怎样,什么样的才算儒者?”程长风何曾惧怕过论辩,此正投其所好。

    他不等诸葛亮回答,自问自答道:“从有儒者之名起,就有小人之儒和君子之儒的分别,如果再细分下去,单算君子之儒,各个朝代也各有不同。而无论君子之儒还是小人之儒,皆以沽名掉誉之辈为主,在我朝初期,儒者近乎方士,或者说是‘神棍’一般。”程长风此言即出,所又人都是微微色变。

    这话如果是另一个人说出来,怕是早被人当作疯子了。

    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程长风继续道:“想那董仲舒是我朝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吧?然而他最擅长的却不是写文章,而是指挥大批的巫婆求雨(此有史记载,非作者胡言也)。”若论言辞尖锐,诸葛亮和程长风比,还稚嫩许多。

    “儒者既然如此不出众,甚至多行卑鄙之事,那大人怎么解释我朝官员皆是儒者之辈?”诸葛亮毫不示弱。

    “呵呵,皆是儒者?未必吧?我记得前朝(西汉)极爱求地方人才,贤良、文学、治剧(善于断狱)和孝廉并举,但真正吃香的哪个不是那些具有法家特征的人才,这些人才能为皇帝所用,进入官场,就变成了能吏、廉吏,只不过我朝中人不肯承认这一事实罢了。”

    的确,西汉的这种人才标准,尤其是武帝时期,造就出了一大批酷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法家思想虽然出现的很早,但始终不受人们欢迎,最终也没有能够扬光大的原因之一。”

    儒者真正走红也是在西汉末年,自汉元帝起,皇帝开始把原来当幌子的儒学(儒学从产生时起,就是以虚假为特征的,它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打出来的幌子而已)当了真,君臣一起比着儒家的信条操练政治,操练到驴唇不对马嘴的时候,就有点像演戏了。王莽篡汉,原本就是一场大戏,只可惜,演得过了头,新朝也就谢幕了。

    正是由于统治阶级对儒学的大力推崇,大批“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名利,必然要顺从统治阶级的意志,处处以儒为尊,以儒为鉴,以儒为信条。自然,儒学这种过高的要求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怎么办?大批孔老师的子孙另辟蹊径,更加地扬儒学之本义为达到某种目的打着儒学的幌子,矫揉造作,大作表面文章。不管是真是假,先博得个儒者的名声再说。

    为了博得儒者的好名声,一些士大夫有的矫情作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应劭风俗通义载,有个老儒每逢想跟妻妾“那个”了,就行礼如仪,请示道:为子嗣计,敦伦(做*爱)一次如何?然后就开始“那个”(估计孔老师既听不见他的请示,自然也不会批准他去“敦伦”而他也没等孔老师批准就去“敦伦”了,不知道算不算不尊敬他的孔老师),敦伦的时候口中还**叨:本为子孙计,非为性也。可见这个老儒虚伪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我的某些行为,在一些尊古守旧的人看来莫不是大逆不道,甚至深恶痛绝,他们以打击我为快乐,但他们又算什么?以虚名博取天下人的尊敬,却没有给我大汉带来一点希望。似他们这种儒者要之何用?当然,像我老师卢植一般,那是真心为国,爱民如子的君子之儒,但他们不但不能施取所长,还要处处受到奸臣宦官的打压,仅仅靠这几人又能给我大汉带来什么,?所以,我不怕,我程云一心为我大汉,为我民族,那怕留得万世骂名,但只要能给百姓一个富足的天下,我愿足矣。”程长风这些话虽然尖锐,但句句在理,尤其是最后这段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他对卢植的中肯评价更是让田丰这样自幼习儒的松了一口气。

    “程大人志向的确高远,然方今乱世,人人不能自保,大人又凭什么给百姓一个富足天下!”诸葛亮的确不凡,虽然算暂时认同了程长风这片儒学理论,但面对他的慷慨激昂,竟然丝毫不为程长风的ji情所动,小小年纪,如此冷静,天下少有。

    “孔明问的好!”程长风现在已然把诸葛亮当作一个成*人一般来对待。“我一直在想,怎样才算给百姓一个富足天下,是让他们吃穿不愁就可以么?即便我能保他们这一世衣食无忧,那我之后呢,谁又来保障?君不见我大汉文景、武帝之后,在他们当政之时,天下算富足,百姓也算安康,但他们之后的,百姓的利益又有谁来保障?遇到一个昏庸的君主,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这些普通的百姓。”程长风问。

    “那大人的意思是怎么改变?”诸葛亮这时有了兴趣。

    “所以,与其在我这一世给百姓一个衣食上的富足,不若给他们一个清明的制度,让他们的幸福不是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让他们有能力为自己创造幸福的生活!毕竟不是人人皆英雄,能让普通的百姓拥有创造生活的能力,给他们一个依靠自己奋斗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机会,而不是靠这田、靠这地,靠这无凭的君主,完全靠自己!那样,才是我程长风的富足天下!”程长风此话一出,满座之人半响无语。

    程长风这话一出,诸葛亮满脸肃穆,伸出小手,轻轻的拍击起来,片刻,屋子内所有的人都跟着击掌起来。

    “都说程大人行事不同凡响,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诸葛亮口气也有所缓和,小脸一扬认真道:“但大人锋芒毕露,恐有损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这是真关心程长风未来的展。

    “孔明,你只听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可否听过‘独木成林’呢?”程长风决心今日务必要收复这小小的诸葛亮,开始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所知道的一切。

    “呃,这到是没有听说过,烦请大人详解。”诸葛亮一听程长风所问是到自己不曾懂得的,立刻兴趣大增。其他人也不曾闻听过什么‘独木成林’的理论,都是齐齐围坐过来。

    “各位可能都不曾南部蛮荒之地,那里有一种树木名为榕树”程长风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果然此刻大家的注意已经完全被他吸引,就连那智慧绝的诸葛亮也因为孩童的天性,索性双手支撑着下巴,趴在了几案上,期待程长风的下文。

    “这种叫做榕树的树木,就是一种很出众的树,但是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众而被狂风摧毁,这是为什么呢?”程长风故意问。

    “喔,它长的一定很粗壮?”余扬第一抢答道。

    “我觉得应该是它的根系扎的比较深”田丰补充道。

    “也许是他们成群生长着。”张绡想了想。

    “你们三个没意见么?”唯有赵云、凌浣和诸葛亮不说话。

    “快讲吧”几人齐声不满道。

    “呵呵,这榕树粗壮则粗壮,根也很深,但比它们更粗壮、扎根更深的不都照样被狂风摧毁了么?所以,你们说的都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不过心柔说的有些靠近,它们的确是群而生之,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它们的群体并非很多个个体集合而来,而是由一棵树木不断繁衍生殖而来。”程长风道。

    “这怎么可能?”诸葛亮不相信。

    “怎么不可能,这种树的枝条可以垂掉生长到地下,并形成新的根系,于是就变成了另一棵树木,就这样一变十,十变百,到最后每一个枝条都成为了新的树木,而且,到最后,你根本分不清哪棵是曾经的那棵主题的母树,那些又是后来衍生出的小树,这也正是‘独木成林’的道理!”程长风论断道。

    “那程大人的意思难道是您就是那‘榕树’不成?”诸葛亮追问道。

    “对,我的意思就是这样,如果我是那出众的树木,我也是一棵榕树,而你们就是我生长出去的枝条,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能最后独立成长的枝条,而不是单纯依附与我的枝条,这样表面上看我是孤独的,是独立的。但是我却知道,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会无条件的支持我,陪伴在我身边,而我也会把我的一切献给你们,而且,我希望这种‘榕树’精神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最出色,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无数人无私无畏的支持,那样,我们这个民族还怕谁!。”程长风说完,故意重重摸了摸诸葛亮的脑袋。

    “大哥”赵云几人激动万分,自古那些君主或者领导者无不把属下当做一种工具来使用,那有程长风这般与众不同的理论,有若亲人一般的互相扶持依靠。

    “程大人,您真是言语不凡。”诸葛亮敬佩道,这一刻,他那颗骄傲的心灵真的被程长风这种质朴但伟大的情怀所感动了。

    “孔明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另外以后你叫我大哥即可,田先生叫我大人那是因为他年纪大了,碍于身份又不好意思叫我老弟,我也拿他没什么办法,所以你不必客气。”程长风故意调侃道。

    “嗯,只有一个问题。”诸葛亮摸了摸脑袋笑道。

    “哦,什么问题,尽管说来。”程长风暗叫“真是累死我也若再招几个诸葛亮这样的人才,绝对不必建设一个新的江山城容易多少。”

    “我知大哥在渤海之滨,幽、冀两州交汇处修建了一座江山城,但那里开始的的地理位置、环境都不算好,咱不说地理偏僻,单说原来上有公孙瓒的辽西铁骑和鲜卑等族时刻磨刀霍霍,下有冀州袁氏、韩腹等人的虎视眈眈,大哥如此聪敏,为何当初要选此百战之地立足呢?”诸葛亮果然不是省油灯,末了还要为难程长风。

    不过程长风却

    “孔明,百战之地方有百战之兵,百战之兵方能定天下!”程长风毫不犹豫,豪气干云道,此话一出,诸葛亮双眼一亮,心折不已。

    赵云更是激动的喃喃自语着什么。就连凌浣也是神采飞扬,紧盯着程长风和诸葛亮,若有所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